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开办费之会计核算与纳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开办费是指筹建期间发生的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一、企业开办费会计与税务处理相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  相似文献   

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开办费是指,筹建期间发生的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应在发生时直接计人当期损益,不再分期摊销或留待以后一次摊销。根据税法的规定,2008年以后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可以分期摊销,但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工作中,借款费用的核算往往不被大家重视,很多企业将借款费用直接简化为财务费用计人当期损益。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对借款费用的核算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提高了企业的可操作性,促进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与原制度相比,新制度对借款费用的核算规定有很多变化,本文就新旧制度在借款费用核算方面的不同规定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制度实施以后,借款费用核算对纳税产生的影响以及调整。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该准则在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对金融工具的定义、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分类、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方面作了具体的约定和规范。但在金融资产的有关规定中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关于企业准备金的不同规定 1.<企业会计制度>:(1)企业应按照谨慎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各种准备金.比如:按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其市价、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按应计入当期损益但尚未支付的费用,计提应付工资、利息、修理费、水电费等预提费用;按经营风险规定标准计提风险准备金等.  相似文献   

6.
秦玮  张玲 《电子财会》2004,(6):35-37
财政部于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与2000年1月1日起执行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以下简称《扣除办法》)和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对借款费用的有关规定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认识这些差异?  相似文献   

7.
企业取得政策性搬迁补偿款在会计上有特殊的核算方法,在税法上有特定的处理要求,且两者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实务中,无论是企业会计人员还是税收征管干部,都存在诸多模糊认识。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了企业搬迁业务的会计处理,并就相关的纳税调整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周立 《财会通讯》2006,(1):62-63
由于会计与税务服务目的不同,它们在对某些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直接导致了在所得税的处理方法上,会计核算与所得税税法的规定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不一致。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陆续颁布实施,这种不一致表现得越来  相似文献   

9.
10.
按《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规定,企业若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则应将其作为负债:(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上述确认条件的负债,在会计核算时,应在确认负债的同时,确认当期损失。  相似文献   

11.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企业涉税业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特别关注有关企业所得税的新规定,自行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因此要注意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正确进行  相似文献   

12.
李婷 《会计之友》2009,(15):84-85
企业可以通过在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中进行纳税筹划,实现企业在合法条件下节税的目的,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本文以2006年新会计准则、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及2009年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为背景,从会计核算和纳税筹划入手,对现阶段企业固定资产中的纳税筹划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为,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按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差异可归为三类:第一类是会计上确认收入,无需进行纳税调整;第二类是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形成永久性差异,纳税调整只涉及到本期;第三类是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形成暂时性差异,纳税调整涉及到本期及以后期间。本文主要分析讨论后二种情况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4.
固定资产折旧与企业纳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企业可以通过在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中进行纳税筹划,实现企业在合法条件下节税的目的,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本文以2006年新会计准则、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及2009年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为背景,从会计核算和纳税筹划入手,对现阶段企业固定资产中的纳税筹划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问题解答(三)》(财会〔2003〕29号),对企业接受捐赠与对外捐赠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作了明确的规定。从这两个文件的规定来看,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接受捐赠、对外捐赠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的处理。一、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一)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交纳所得税。…  相似文献   

17.
林志宏 《会计之友》2007,(8X):28-29
在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中,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内容,这是适应会计外部环境的重要变化。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个全新资产构成要素,是企业和税务共同面临的新问题。如何在实务中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会计核算,并做好纳税调整工作,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使用、科学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费用,国家财政、税务、安监等部门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规范了安全生产费用的财务管理。本文根据最新的政策法规,进一步细化安全生产费用的会计核算,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法规的前提下,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统筹规划,从而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企业既要贯彻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规范的会计核算,以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维护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又要不折不扣依法纳税。当二者存在差异时,应按会计制度核算,按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后纳税,这是处理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正一、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及税务处理差异(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取得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然后将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以初始投资成本作为此项投资的入账价值;反之,则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作为此项投资的入账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营业外收入。按照税法规定,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