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同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笔者认为,总理此次讲话最大的亮点有二。第一,在谈到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时,总理说: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两难”问题增多。应对这一局面,需要智慧和勇气,用新视角和新思路,正确认识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把握好、运用好宏观政策,统筹施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2007年的经济发展态势是增长偏快,有可能在2008年出现通货澎涨,宏观经济调整势在必行。可是,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却是走下坡路的态势。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大环境和人民币"内贬外升"的经济现象,是我们所不熟悉的。2008年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很难科学地设定,这是温家宝总理3月18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的根本原因所在。下文对这种"困难局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亚信息》2008,(3):17-18
哈萨克斯坦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政府首脑例行会议前夕接受了俄罗斯《公报》记者的专访,就哈萨克斯坦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将其讲话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德国《商报》网站4月14日】在中国的分析家和政治家当中,这个论点已经流传开来,即危机已经在世界第三大国民经济体中国抵达了最低点。他们赞同总理温家宝的看法,即中国的经济形势“比预想的要好”。获得采纳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显现出成效。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自主创新促经济转型升级在中央高层形成共识,李克强总理指出,要通过激发社会、企业、个人的创造力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探索自主创新促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也是人民日报社和国务院国资委共同指导、由本刊和国资委新闻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经济论坛"的核心主题。从本期开始,本刊将推出"经济升级与创新驱动"系列报道,重点报道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践中做出有益探索的区域城市、行业、  相似文献   

6.
唐任伍 《改革》2013,(7):5-13
李克强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提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的"改革论",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改革的措施和手段,迅速启动新型城镇化和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并开始实施财税、金融等全方位的改革,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明确了新一轮经济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小康社会、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构建进一步改革的路径,初步形成李克强的经济改革思想,释放出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农资讯     
《老区建设》2010,(19):4-5
温家宝:粮食安全是当前需着重解决的紧迫任务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4日、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出席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并致辞,阐明中国政府的立场和看法。温家宝表示,各国应把巩固经济复苏势头作为优先政策目标,保持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力皮,审慎稳妥把握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和节奏。温家宝强调,  相似文献   

8.
7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很高兴看到李克强总理召集企业家开座谈会,听取企业家们对中国经济的意见,同时希望总理多开这样的座谈会,让实业家的声音变成中国经济舆论的主流。结束金融家垄断话语权的时代我们一贯的主张是:必须结束金融家垄断话语权的时代,而让企业家发出应有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1995年12月26日上午,李鹏总理听取了张塞同志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统计工作的汇报。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张塞同志从1995年宏观经济运行总体态势、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和1996年发展趋势三方面向李鹏总理作了全面汇报。在汇报完经济形势后,张塞同志又就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自动化系统建设问题作了报告。李鹏总理认真听取了汇报,并对有关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去杠杆化”是中国经济最近热门的词汇,被巴克莱银行概括为“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的三大支柱之一。这源自李克强总理对于“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等看法的衍生。  相似文献   

11.
金改思考     
5月以来,国务院多次指出,金融和实体经济密不可分。尤其7月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简称"金十条"),从多个角度阐释了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如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意在加强引导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上海国资》2012,(2):7-7
正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最近一段时间,发展实体经济日趋成为社会共识。温家宝总理近日在天津考察时强调,要把更大的力量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2年经济工作必须做到"四个牢牢把握",其中之一就是"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重要性。新华社《新华网评》推出了八评"发展实体经济"的系列评论。  相似文献   

13.
10月12日、13日和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召开行业协会负责人、部分地方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三场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意见和建议。温家宝总理给出的总体判断是: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形势应该说比较好。现在可以有信心地讲,中国经济增速基  相似文献   

14.
外媒看两会     
中国勾勒宏伟刺激方案美国《纽约时报》3月5日3月5日,伴随着对中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困难和挑战"的警告,温家宝总理描述了一系列建设、补贴等经济措施,旨在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全球金  相似文献   

15.
正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在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宏观调控抉择两难的情况下,我们深处着力,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之策,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3月5日《新民晚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李克强总理分别用"看得见的手"和"看  相似文献   

16.
故宫太和殿前"不同寻常的握手"、中央党校题为《新时代的中国和印度》的演讲、9个被誉为"里程碑式"的协议或备忘录的签署……81岁的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圆满完成其总理任期内最后一次访华旅程。这一次"龙象如何共舞"再一次引起世界的关注。正如辛格所言"中国和印度两国不是命中注定的对手,而是合作伙伴",那么两个巨人该如何携手,舞步要怎样协调才能一致呢?在辛格到访之际,很多印度知名企业家也来中国考察参观,《中国经济周刊》日前独家专访来华访问的印度工业联合会会长克里斯·戈帕拉克里什南(Kris Gopalakrishnan),从一个印度企业家视角,解读时下最热门的中印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13年5月1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印度,在不到24小时内两度会见印度总理辛格。之后,中印两国签署了有关贸易、文化和水资源的8项协议,并且发布联合声明称"我们一致认为,两国应该把彼此的发展看成各自的重大机遇,中印和睦相处会形成亚洲合作的新亮点,中印共同发展会打造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8.
从近年来宏观调控实践看适度调节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为此,"要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适时适度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适度调节或调控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意义。宏观调控的根本使命在于调节经济运行,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的春天已经到来,但是世界经济的寒冬尚未过去,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进一步加深。面对这样的形势,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20.
10月的最后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一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受邀发言的四位企业家中,两位是民营企业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马云对总理说,民营企业家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信任。总理当即回应:对民营企业家,政府不仅信任,还要依靠!大约两个月前,李克强才刚刚给民营企业家们派送了一份"大礼包":金融、石油、电力、铁路、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