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这项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现"两个转变"是基本前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六化"是中心内容,"七个结合"凝聚"三种力"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大众。当下的中国,民生问题是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关切。关注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切入点,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内容和方法的大众化,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应把握两个基本原则,其一,大众化体现了理论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也必然要回到实践中去这一基本原理,在大众化过程中要把握生活化的原则;其二,大众化能够实现的理论根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主体这一基本观点,在大众化过程中要把握通俗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被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又要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能够被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实现马克思主义实践大众化。高校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武器,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真理。本文从客体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的内容,找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客体角度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载体的作用。以数字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为重点,着重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在当前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建设好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坚持在科学性的前提下实现理论的通俗化。  相似文献   

7.
2009年10月,河南农业大学在河南省内首批17个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在安阳市汤阴县、漯河市舞阳县、南阳市方城县、信阳市罗山县等地正式启动。河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村官"专业的大四学生通过进入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见习,向农村传递党的创新理论、先进的科技知识和观念,协助村两委班子搞好村级组织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在农村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导向功能,是高校在农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以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为载体推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农民和大学生"村官"来说,可以实现"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精神实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群众,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接受理论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为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的本质和思想的形成规律、国际和国内局势的发展变化要求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为指导。新形势下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必须坚持灌输内容的创新,提高灌输主体的综合素质,注意灌输对象的层次性,实现灌输方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理论的说服力不仅来源于理论本身,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实践的证明。马克思主义能否为广大民众乐于接受并用以指导实践,取决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的形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反腐倡廉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邓小平理论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三个代表"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各项工作努力做到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以理论创新的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从群众路线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在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广大民众的有机结合。它的提出不仅是实现理论创新的客观需要.更是对大众新的各种利益需求的现实回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以实现大众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相信大众的力量,集中大众的智慧,激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心需求。在宣传普及工作中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正确领导方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是根据革命斗争需要提出的一种理性认识,是用科学的方法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的一种理论。文章拟在对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历史考察基础上,澄清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本质内涵,并探索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厚重价值,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指导下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提高公民的政治意识、道德素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新形势下,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对于灌输论的质疑声,有必要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科学内涵,充实内容,创新手段,增强时代感和针对性,有效发挥灌输论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是在理论层面上极具价值,在实践层面上也不乏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其途径及实践难题是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基本国情的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亦不相同,并涌现出许多新问题。本文着重论述新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路径: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建设,并在此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学习与思考并重、始终落实理论与实际结合、始终保证思想与时代共进的三大原则,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创新任务,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我国改革攻坚期、开放深化期、经济升级期、文化繁荣期、社会转型期的科学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知识理解和实践应用基础上树立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念。教师要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并根据学生思维习惯和认知能力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实施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必须首先处理好"整合教学内容的逻辑体系"这个基础性教学实践环节。造成这些教学逻辑割裂化、简单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和"原理"课改革的历史背景及现实要求的深度认识。因此,必须把教学逻辑的论析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背景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把握逐步趋于合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论坛体系与讲台体系的矛盾消解正在突破历史瓶颈,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个典范,其具有以下主要历史效果: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唯一公认的科学世界观在人民大众头脑里落地生根,使人民大众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其教训主要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时政治实践的关系始终没有完全理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存在简单化、庸俗化和极端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实用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在规律研究不够、把握不准.  相似文献   

19.
三风建设不仅是党内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而且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本文从党风、学风、文风三个角度探讨了新形势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路径,旨在阐明三风建设对于当前条件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基层党团组织及理论社团和互联网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