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经济师与名牌战略──名牌界定要清晰贾建喜,刘整书什么是名牌?现在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名牌是一种知识产权;有人说名牌是一种文化;有人说名牌是销路好的产品;有人说名牌是质量最好的产品;有人说名牌是广告做得多的产品;还有人说只要获得省优、部优、国优的产...  相似文献   

2.
齐选 《经济视角》2009,(1):100-103
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却可以散放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热量。有人说教师就是那一根根火柴.在瞬间的闪亮中创造着千倍、万倍的热量.传承着人类文明的薪火。有人这样赞美教师“你用澎湃的激情,耕耘温馨的沃野;你用执着的热情,开垦冷漠的荒原;你像清澈透明的甘泉,浇灌干涸的土地;你像润物无声的细雨.滋润焦渴的心田。  相似文献   

3.
林畅 《经济世界》2003,(2):89-89
股市是什么?有人说是天堂,有人说是地狱。面对着电脑屏幕上股票涨涨跌跌的曲线,有人痴、有人狂、有人笑、有人叫。股市到底是什么?股市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金钱战争,一场残酷激烈的心理战争。记得初涉股海,自持满腹经纶,什么市赢率,投资组合理论,弱势市场有效等等投资理论,均能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可却连连被套,屡屡踏空。于是乎,又买来一大堆书本和报刊杂志,潜心苦读;电台、电视台各时段的股评节目,日日必听,天天必看;专家、高手的讲座更是风雨无阻,但实际效果却令人沮丧。于是,在股海中沉沉浮浮了几年,心有感悟:人在股…  相似文献   

4.
邯钢自1990年提出并实施“模拟市场,成本否决”机制至今,不仅摆脱了濒临破产的困境,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邯钢机制的研究是多角度的:有人从实现“两个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角度研究,认为它是一种改变了经营观念、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变化的新型企业微观运行机制;有人从搞好国有企业、实现国有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研究,认为它是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挖潜增效的企业微观管理机制;还有人从管理、会计角度研究,认为它是中国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或是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与中国企业实践的有机结…  相似文献   

5.
王珩 《经济纵横》2006,(2):81-83
有人说,拓展培训只是一种“户外体育+娱乐”的企业福利;有人则认为,拓展培训可以转变人的态度和行为,影响人们的做事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中国模式"? 现在议论"中国模式"变得很热闹.有人说已经有了这么个模式,有人说还没有.在说有的人中,有的说这是个好模式,有的说它是个坏模式.而在说好的人中,有人说它可以推广,有人说它只适合我们的特殊条件,而所有这些争论的前提,就是所谓中国模式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评“泛生产力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人为了强调什么重要就把什么说成是生产力,于是政治、思想、道德等本来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的东西都变成了生产力。这种“泛生产力论”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它动摇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基础,否定了历史辩证法社会动力系统的基本观点,颠倒了物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它会导致泛经济化、泛市场化,不利于社会大系统各领域的良好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提倡读原著、学经典的时代,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原著枯燥难懂,读了没用;还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原著不好买,不好读,已经过时了。针对这些言论,结合我的实践,说说我读原著的收获与体会。  相似文献   

9.
当蓝光刻录机上市的时候,有人说“它太贵了,而且用它刻录BD碟片既慢且贵”:当较便宜的BD—ROM光驱上市后,有人说“是便宜一些,可它竟然连DVD都不能刻录”。除了这两类产品,还有更好的选择么?答案是肯定的,近日,笔者在中关村卖场看到了“既优惠,又能读取蓝光碟、刻录DVD/CD碟片”的华硕蓝光康宝BC-1205PT。  相似文献   

10.
市场,是一个巨轮,它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前进;市场,是一所学校,它培育和训练出一大批人才;市场,是一种机制,它制衡和协调各种经济关系。明清时期太湖南岸,在市场的推动和制衡下,有了蓬勃的发展。远的不说,在南宋时它已是最富庶的地区,支撑着国家重大的财政。韩愈说:  相似文献   

11.
未富先生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但对于养老,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误区。有人觉得;我现在炒股票很赚钱,养老金已经准备好了,不需要考虑养老钱;还有人会说:现在国家有社保,我的养老可以交给国家;也有人自己琢磨,我有儿子,养儿防老……但在专业人士眼中,这些观点均有点片面。科学养老理财的实质是:如何把今天的钱放到未来。年轻时就应该进行养老筹划,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我的养老我做主。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圈中一直有很多关经济学家排名的研究。给经济学家排名次的研究,最早所用的质量评价尺度是各位经济瞠家在“主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或文章的篇数。这种排名 法由于种种原因从理论上说有缺陷:(1)它假定在这种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每一篇文章质量相同;(2)这一类的论文发表后也许从未有人读过或用过;(3)它种出版物如著作、专著等被完全漠视了;(4)没有试图评价论的影响或创新质量;(5)它助长一种否定从事跨学科、应用或政策研究,以及出版物质量也许与一篇理论文章相似、但可能是在“次要”杂志上发表的研究人员的风气;(6)它无视发表上的本位主义问题,即因为与某种杂志的编辑有同学、朋友的关系,有的作者发表文章的概率大一些,给安排的版面多一些。  相似文献   

13.
特别报道     
杨光超 《商周刊》2012,(8):40-42
说青岛是色彩之都,一定不会有人反对。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依海而兴的青岛,蓝色是它的魂,红瓦凝固了它的历史,绿树、蓝天点缀着它的风情,就连泛着白色泡沫的黄色啤酒也炼化成了它的符号。一座城市填充了那么多亮丽的色彩,满街的活力使得老墙古树全都抖擞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志亮  瑞华 《经济师》1999,(6):37-39
人类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来临,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有人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社会知识化水平,距知识经济的起码条件还有相当远的距离;有的说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是在传统产业范围之内,现在提知识经济是不是虚无飘渺;还有的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现在处于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一马克思自己曾经有些惋惜地说:“《资本论》应用的方法,不常为人理解”。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后不久,人们对于《资本论》的方法,就有种种矛盾的解释。有人说是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有人说是用批判的分析法,有人又说叙述的方法是辩证的。当马克思在第二版跋中清算了这样那样的说法,肯定地说他的方法,是辩证方法以后,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改良主义者、修正主义者又针对着他的辩证方法来进行曲解和攻击。由于辩证方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它不仅是针对着他们一直信守不渝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而提出来的,并且用它来进行研究的结果:“在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它的否定的理解,它的必然的消灭的理解”。,也使得他们感到“烦恼与恐怖”。他们对  相似文献   

16.
尹中立 《时代经贸》2006,(7S):52-53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又称“证券信用交易”,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四种。市场通常说的“融资融券”,是指券商为投资者提供融资和融券交易。简而言之,融资是借钱买证券;而融券是借证券来卖,然后以证券归还,即卖空。 面对融资融券业务的合法化,有人欢呼,有人忧虑,因为他们看到了这项市场创新的不同侧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2010,(12):21-21
在11月期间,打得如火如荼的QQ与360之战,可谓网络江湖今年的压轴大戏。 有人说这场遭遇战折射了道德问题,有人说它彰显了法律问题,但不知有多少人意识到,这场争斗也同时蕴藏了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免费午餐究竟该怎样吃。  相似文献   

18.
一、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近年来,泡沫经济已取代经济衰退成为人们的梦魇,有人说中国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大泡沫,也有人说中国股市中存在着大泡沫。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和深交所副经理王健也认为,中国股票市场6万亿的市值存在着许多泡沫,许多股票缺乏长期投资价值,大大增强了金融体系的风险。那么,究竟什么是泡沫经济?通常人们把泡沫经济作为虚假繁荣的同义词,把一个经济实体在一段时间内迅速繁荣,然后又急剧下降的兴衰变化,看作是泡沫的表现,泡沫越大,迸裂得越快。就像一个肥皂泡一样,看起来五颜六色,可是中间没有什么内涵;一旦…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历来被认为是暴利行业,关于这点从福布斯富豪榜里四分之一以上的上榜者都是房地产大亨就看得出来;也有人说,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官商文化横行的行业,行业里充斥着金钱与权力的交易。可是有一个悖论是,不少看似风光的房地产企业往往说不行就不行,反而像万科这样并不刻意依靠关系和背景在市场竞争中存活的企业,能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成为行业领跑者。万科靠的是什么?毫无疑问,王石的独到眼光和经营理念对万科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不是官商文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自己的逻辑和特点:从形式特征上说,它是公有制“外加”市场经济;从理论逻辑上说,它是释放国有企业的活力、落实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弘然要求;从实践目标上说,它是以改组国有企业的结构和功能为中心,调整国有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结构。以全面建立包括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样一种格局,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条件下,自觉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