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对朝核问题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第二次朝核危机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并先后主持了五轮六方会谈,其作用为各方所关注,由此产生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对朝核问题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本文结合朝核问题发展态势,通过对中国参与程度、中朝互动情况等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其结论是:中国在推动危机解决方面扮演着一种协调人和危机挽救者的角色,但问题的最终解决仍取决于美国和朝鲜自身。其根本原因在于朝核问题首先是美朝间的安全问题,其次才是地区安全问题。美朝双方应该为推动朝核问题的彻底解决付出更多的诚意和努力,双方应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美国在伊拉克问题和朝核问题上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造成当前国际形势起伏跌宕的主要根源。美国执意发动伊战,引发了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较量,增加对朝施压,造成总体国际形势相对紧张动荡,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和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美这一战略性和策略性的失误使之在全球和地区战略环境中的有利因素相对减弱,而中国的有利因素则相对增强。  相似文献   

3.
朝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危险博弈正在把朝鲜半岛推向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将给东北亚所有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并使国际核不扩散体系趋向崩溃。开展有关国家的多边对话与谈判是制止朝美危险博弈、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必要手段。为此 ,中国应该就修改中朝条约中的有关条款与朝方磋商 ,与此相配合 ,韩、日也应说服美国不能轻易使用武力。这样才能促使朝美相互做出必要的妥协。最后 ,作者就重新思考我国东北亚外交的一些传统理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对朝政策因为朝鲜核扩散性质的恶化而具备了强制外交的各项基本特点,奥巴马政府的"战略耐心"政策就是一项典型的强制外交政策。特朗普政府上台数月以来,强调美国对朝政策的重大调整,宣告"战略耐心"已经结束,其朝核政策的明显变化在于:一是将解决朝核问题列为美国亚太外交与安全政策的优先事项;二是在对朝施压和威慑的力度、范围和国际动员的投入上明显增强。特朗普对朝政策转变,也适逢国际社会对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进展所产生的威胁认知不断上升之时。中美首脑"海湖庄园会"开始重建东亚在朝核问题上的大国合作进程,中美首脑共识正在为打破朝核僵局发挥重要作用。作者从强制外交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的视角,介绍和分析了强制外交在解决核不扩散问题上的学术和政策主张,比较和探讨了特朗普政府与奥巴马政府在朝核政策上所发生的具体变化和调整。作者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对朝强制外交短期内不会将军事打击列为现实选项,对朝鲜的对策更接近于"战略强制"的内涵,以谋求全面遏制朝鲜的核武器与导弹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朝核问题利益攸关,解决朝核问题必须标本兼治,中国应作如下策略选择:采取解决朝核问题与缓解朝鲜内部危机相结合的措施,推动朝鲜改革开放;推动美朝关系在全面改善的基础上实现正常化;加强中关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在六方会谈基础上推进东北亚安全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朝核问题的演变牵动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安全走向,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国际政治理论对朝核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解读,积极互动和增加共识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朝韩十年     
孙玲 《中国报道》2011,(2):34-37
纵观近十年来朝韩关系的发展状况,尽管围绕朝核问题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尚未平息,但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民间等方面的交流都有所进展。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外交两难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伊拉克问题上,由于俄罗斯面临的外交两难处境,俄罗斯政府采取了十分务实的外交策略,从战前坚持的反对美对伊动武立场,后转变为不希望看到美国在伊失败,俄外交立场发生了180度转弯。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受俄现实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外交战略方针的影响。在伊战后重建问题上,俄罗斯同样将采取灵活多变的外交对策,为谋取对己有利的方案而纵横捭阖,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四任总统先后对美国核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虽然这种调整仍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但其呈现的调整趋势已然有轨迹可寻:一是核武器的实战作用在逐步下降,二是核武器的打击对象从固定明确转向灵活模糊,三是核力量建设从旧三位一体向新三位一体发展,四是防扩散在核政策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透过美国核政策不断的调整演变,可以发现其不变的四个基本原则:绝对优势原则、领导主导原则、灵活选择原则和核先发制人原则。由于冷战后美国核政策调整的趋势和原则深刻地体现美国自身安全利益考量的本位立场,而这一立场与国际防扩散目标存在难以调和的龃龉。美国在国际社会不断强化防扩散机制、提出无核世界的主张、倡导裁减核武器等一系列举措,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防扩散和反核运动起到推动作用,但其核政策对国际安全环境也造成诸多负面影响,使国际社会安全感普遍下降,使无核世界的目标遥不可及,最终也会使美国难以摆脱恐怖主义与核武器扩散相结合的安全梦魇。  相似文献   

10.
夏文婷 《改革与开放》2012,(20):113-114
自2009年再次爆发朝核危机以来,朝核问题成为东亚地区的焦点问题,能否和平的解决朝核问题关系到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本文从安全利益、经济利益两方面剖析了中国在朝核问题中的国家利益取向,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朝核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采取务实的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11.
美利坚之魂     
刘致福 《走向世界》2014,(33):92-93
华盛顿故居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波多马可河岸边。临近故居还有几公里时,路两边的树木就看出一种异乎寻常的茂盛。树都很粗,树叶乌黑黑的,树林很密,看不到边际。故居在一个小山包的山顶上,叫弗农山庄。弗农山庄是华盛顿同父异母的哥哥劳伦斯在其父亲所盖的一处房子基础上改建的,起名叫弗农山庄是为纪念哥哥心目中的一位偶像、一位英国海军上将。  相似文献   

12.
庄芮 《亚太经济》2002,(2):18-22
美国“新经济”于 2001年3月陷入衰退。本文围绕这次衰退,分析和探讨了3个问题:如何看待美国经济的这次衰退?造成这次衰退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影响美国经济走出衰退的因素有哪些?主要观点是: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这次衰退是美国“新经济”一个正常的调整阶段,其本身并不意味着“新经济”的失败。这次衰退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内部存在3大隐患:债务过高而储蓄过低;经常项目长期巨额逆差;金融市场盈利率远远超出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当前影响美国经济走出衰退的两个关键因十是:消费者信心和投资者信心。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factor-costs and relative factor-intensity in the American and British textile sectors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empirical attempt is made within an explicit theoretical framework (a model). This framework is based primarily onimplicit analytical arguments made by E. Rothbarth and H. J. Habakkuk while explaining the causes for the superiority of American industrial efficiency as compared with the British. It is shown that various indicators for the textile sectors during most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favor a higher capitalintensity in the U.S.This work is part of a Ph.D. thesis written for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The author is deeply indebted to S. Engerman for his valuable help and comments. He has also benefited from comments by E. Drandakis, G. S. Maddala, F. J. de Jong and T. K. Kumar. Needless to say, the author takes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paper. Currently the author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Tallahassee, Florida, U.S.A.  相似文献   

14.
郑红霞 《改革与战略》2012,28(2):179-181,186
美国养老金成功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政府税收政策的支撑,而目前制约我国养老金发展的重要原因恰恰是税收制度的不健全。因此,文章通过对美国养老金的税收政策的基本特点、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探讨我国如何为养老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税收政策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impact of imports of Western capital to the Soviet Union have erred by emphasizing the direct contribution of such capital to output. To our view, a more important consequence of such imports is a catalytic effect on the productivity of indigenous capital and labor cooperating with Western machinery. Estimates of production functions for Soviet industry and several subsectors indicate that Western capital imports d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indigenous inputs and mak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more capital intensive.  相似文献   

16.
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的发展(包括经济、民主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等)和稳定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民主政治制度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为政府政治统治奠定了合法性基础;(2)清晰的界定了公共利益;(3)促进社会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渐进改革。  相似文献   

17.
学习是进步的前提.重视学习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客观需要,党员的学习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只有一个个党员个人都成为学习型党员,才能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中美30年     
美韶纪  郑伟 《走向世界》2009,(34):24-2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两国曾长期处于对峙状态.然而,彼此对立既不利于两国又不利于两国人民,中美两国逐渐开始寻求对话的途径.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实现了访华,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结束了长期对峙的局面,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起点.两国关系距今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美国与周边的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CBI)国家合作,形成了一条以纵向一体化为核心的区域性纺织服装生产网络(regional production network,RPN)。由于RPN合作国家是美国纺织产业重要的出口市场,因此后者在该网络中具有既得利益。美国政府进而签订的《中芙纺织品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旨在抑制后配额时代中国输美服装类产品对该RPN的冲击。本文就"协议"的实施对相关贸易流量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协议"已经对中国输美服装类产品产生贸易破坏效应,而墨西哥和CBI国家对美国的服装出口则从中受益。然而,研究并未显示"协议"的实施有助于美国增加纱线、面料等纺织类产品向RPN合作国家的出口,因而"协议"对美国纺织产业的实际保护效应有必要予以反思。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2008年"协议"到期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舆论环境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舆论是制约孔子学院海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此一直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美国是全球设立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作者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孔子学院在美国的舆论环境进行了初步评估。美国媒体对孔子学院的关注整体上在增多,但负面评价自2005年以来呈总体上升态势,并成为当前的主导评价。究其根源,诸如担心孔子学院成为促进中国政治影响的工具等方面的忧虑是促成消极评价的主要原因,而积极评价则源自于增加商业机会等经济因素方面的考虑。但反观自身,中方的一些做法也不利于提升孔子学院在美国媒体中的形象。有鉴于此,中国有必要因地制宜,根据美国的政治、文化特性,在推广进度、合作模式、外宣策略等相关方面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通过不断改善舆论环境来促进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