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 种草养鱼适应于以养草鱼等草食性鱼类为主的养殖模式。它养殖成本低、周期短、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但南方地区在种草养鱼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现就我国南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综述如下,仅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经在各地考察及交流,发现我国南方种草养鱼中存在五大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正> 各地大面积实践证明,种草养鱼可利用邻近池塘的荒坡、荒地,甚至塘头池边的零星杂地种植高产饲草。塘泥可用作种草的肥料,种出的饲草又可返塘喂鱼,做到“寸土不荒,四季常青”。以此形成良性循环。种草养鱼,可以大幅度提高鱼的产量,特别是草、鲂、鲤、鲫等优质鱼的比例和产量,使养鱼效益显著提高。这样,既可改变“人放天养”的  相似文献   

3.
<正>利用鱼池的坡埂、塘边隙地适当套种优质饲草喂鱼,是降低养鱼成本、提高养鱼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今种草养鱼由于养殖成本低、周期短、效果好,适合山区县大力推广,现将种草养鱼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改春放冬捕为常年轮捕轮放。即改变春季投放鱼种,元旦或春节于池捕捞的习惯,做到市场鱼价高时,常年随时网捕。有两种方式:一是一次性放足鱼种,辅大留小;二是多次放养鱼种,辅大补小。 二、改单一养鱼为综合养鱼。即改单一养鱼为以鱼为主,鱼畜禽草综台经营,做到水中养鱼,水面养鸭,池埂(包括陆地)种草养猪。每亩水面配猪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由于池塘养殖成本增加,饲料价格增长过快,养殖利润不高。一些养殖户开始青睐一种种草高效养鱼模式。种草养鱼以植物(草蛋白)直接转化为鱼体蛋白,以鱼的排泄物和残饵等肥塘,使种养生产各环节有机结合,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种草养鱼模式可以为养殖鱼类提供优质廉价的饲料源,还可以改善水产养殖环境、减少污染、提高鱼体  相似文献   

6.
<正> “种草养殖发展生态渔业”是指充分利用空闲地进行种草养鱼,以草为主、高效优质营养指标平衡的颗粒饲料为辅,利用生物的自然生长公式、以量化分析量化管理为技术手段。通过积极预防防止疫病的发生,做到少用药或不用药、尽量避免鱼体内矿物质及抗生素的残留,保障鱼产品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渔业模式。  相似文献   

7.
杨草 《致富之友》1996,(9):19-19
鱼—猪—草综合养鱼新技术杨草鱼-猪-草综合养鱼技术是根据生态良性循环的原理,采用农牧渔相结合和种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也就是种草养猪养鱼,猪鱼配套,猪粪肥草的种草养结合方式。这样,既改变了"人放天养"的粗养鱼塘低效情况,又克服了"以人工投饵为主"的精...  相似文献   

8.
种草养鱼,可以扩大饲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鱼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推广种草养鱼,要强调以下四个方面的关键技术措施。(一)科学选择品种首先要选用适口性好、养殖对象喜食的青饲料品种;第二,用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配合,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提高饲料的营养品质;第三,用多年生牧草与一年生(或越年生)牧草配合,起到全年均衡供青或者填补缺青的空档;第四,虾、蟹养殖水面种植水草要沉水植物与挺水植物、漂浮植物相配合。总的要求是:选用的牧草要生长期长,耐多次刈割,同时几种牧草种类搭配起来,能起到在全养殖季节青饲料的“周年”供应。水产养…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充分利用牧草资源和稻田养殖设施,可适当安排农田(或养殖稻田)套种优质饲草(多花黑麦草)喂鱼,是降低养鱼成本、提高养鱼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合理安排茬口、科学栽培则是提高种草效果的关键。实践证明,利用养殖稻田轮作牧草养鱼模式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可根据养殖鱼食草习性和食量保证青饲料的供应,节约精料50%以上,一般亩增产鱼80—150kg以上。现将该模式养鱼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承包期较短的类型。指水面承包期在 3年左右。应选择鱼菜结合方式或鱼、草结合方式。鱼、菜结合方式为 :水面养鱼 ,池、坝埂种菜 ,菜叶喂鱼 ,净菜上市 ,这种方式优点在于节水、保水 ,以鱼带菜 ,以菜促鱼 ,鱼菜两丰。鱼、草结合方式为 :水面养鱼 ,池、坝埂种草养鱼 ,以鱼为主 ,以草促鱼 ,保护水土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二、承包期较长的类型。指水面承包期在 5年左右。应根据条件增加生产项目 ,实行种养结合 ,形成生产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综合利用 ,提高利用率 ,降低生产成本。可采用鱼、猪、菜 (草 )式 ,鱼、鸭 (鸡 )、菜 (草 )式 ,或者…  相似文献   

11.
(1)充分利用池埂各其它零星地块种草,使1亩养鱼水面种草面积达0.5亩,春季种黑麦草,秋季种苏丹草或坚尼草;(2)在投饲方面,试验池在早春和晚秋和全配合饲料养鱼试验,其中以种草养鱼节本增效最为明显,现将本市金港镇长山水产养殖场2003-2004年种草养鱼试验情况小结如表:一、试验情  相似文献   

12.
种草养鱼技术的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大力推广种草养鱼技术,每年种草面积约为300~350公顷,取得了显著的效益。本文以该县1991年在淮胜乡水产养殖场进行的“种草养鱼试验”项目的数据为试验值,并设该场1991年全场生产实绩为对照值,对种草养鱼技术进行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3.
<正>冬闲田养鱼,是利用晚稻田收割后至翌年春早稻生长前稻田休闲期养鱼,一般是以养成鱼和种鱼为多。冬闲稻田长时间积水,浮游生物丰富,还有谷粒、草籽等残留,可成为鱼的好饵料,很适合养鱼。利用冬闲田养鱼能为池塘,  相似文献   

14.
<正> 稻田养鱼一般每亩可产500公斤稻50公斤鱼,是一项投资小、花工少、见效快、收益大的致富门路,丘陵、山区、平原湖区的农户都可以在自家稻田中应用。解决好养鱼稻田“施化肥、施农药、浅灌晒田薅秧”三大矛盾,是获得稻鱼双丰收的关键。其巧解稻田养鱼矛盾有三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随着粮价的上扬,饲料价格普遍上涨,使养鱼饲料成本加大,经济效益下滑。为降低鱼饲料成本,确保显著的养鱼生产比较效益,应充分利用圩埂、池坡及短期闲置鱼池,适时种植优质高产的鱼用青绿饲料。现将种草养鱼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选好草种适期播种种草既要求高产,又要确保常年有草供应,实践表明每亩池塘配备300—400m2草地,既可确保养成鱼的需草量,又能确保饲草全年供应。春用草种以苜蓿、黑麦草为主体品种。苜蓿为多年生饲草,春秋播种均可,每亩池塘搭播80—100m2,从四月初开始供草,至6月底可收割3次;黑麦草于8月底、9月初播种,每亩池塘…  相似文献   

16.
<正> 稻田养鱼要妥善解决好稻作与养鱼的矛盾。 1、妥善解决浅灌、晒田、薅秧与养鱼的矛盾。 稻田自插秧后一般都要前期水浅,中、后期适当加深。由于浅灌是在前期,而前期放养在稻田中的鱼苗又较小。对鱼  相似文献   

17.
<正> 水稻产区的不少农户在稻田中养了鱼,这是提高稻田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然而,养鱼与晒田、追肥、施药等常规措施之间存在着矛盾,稻田养鱼如何过好这三关呢?  相似文献   

18.
<正>现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各地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本来就不充足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同时,水产养殖成本也与日俱增,水产养殖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怎样才能应对挑战,实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呢?种草养鱼就是一条好路子。种草养鱼就是利用田地(家前屋后的空闲地、农田间的十边地以及田埂、渠坡等废闲地)种植鱼类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靑绿饲料来发展养鱼生产的一项农艺措施,它具有低投入(每亩仅需300元左右的饲料成本)、易管理(只须适时浇水、施肥)、高产出(亩纯收入在2000  相似文献   

19.
《渔业致富指南》2013,(21):26-27
“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只要水好,鱼的质量就一定好!”8月21日,记者踏访了鄂州市部分大型水产养殖基地,几位基地负责人均道出了相同的养鱼经。  相似文献   

20.
2002年,由于饲料价格的上涨和商品鱼价格下跌的双重影响,我市的成鱼养殖亏损较为严重。据当年度初步统计,我市约有50%—60%的养鱼户处于亏损状态,亩亏损额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最高的达到千元以上,这给我市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针对上述现状,我们市水产技术指导站积极探索节本型养鱼新模式,在2003年我们试验的种草养鱼和全配合饲料养鱼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总结介绍如下:一、种草养鱼模式1、鱼种放养时间冬末春初2、主要技术措施(1)亩用生石灰80kg消毒池塘和施发酵有机肥100—300kg;(2)每1亩水面配0.5亩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