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 提高鱼种放养质量是池塘高产养鱼的一项重要措施,应把握好以下关键四点。一、放养时间 冬至后惊蛰前是最佳投放鱼种时间,此时水温都在5℃—12℃,有利鱼种捕捉运输和放养中的分拣挑选。但宜选择晴天操作,遇雨雪风冻天气不宜放养,以防冻伤鱼种,影响下塘鱼的成活率。二、选好鱼种 俗话说:“种好鱼满塘。”优质的鱼种,肉质肥满结实,体形正常,鳞片完整,体表光滑,体色和眼睛明亮,拿在手中跳动激烈,在  相似文献   

2.
冬季放养鱼种是提高鱼种成活率,获得来年渔业丰收的一个重要举措。因为鱼种经过秋季培育,体质健壮,鳞片紧密,适应能力强,加之冬季水温低,此时鱼的活动力弱,捕捞与放养过程中不易受伤,成活率高,宜早放养早生长。冬季放养鱼种要掌握以下措施:1、清塘消毒经太阳曝晒后,将池塘中过多的淤泥挖去,只保留15—20cm,铲除杂草,加高加固池埂。池塘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茶枯等。生石灰因为消毒效果好,且能改善池塘底质,是渔民朋友常用的消毒药物。生石灰带水消毒方法是:平均水深1m,每亩用生石灰120—150kg全池泼洒。生石灰干法消毒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3.
“鱼种放养莫过春,冬放鱼种长三分”这是成鱼养殖的一条成功经验。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其原因有三:一是此时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二是水温低,鱼活动力弱,在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三是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产,增产30%以上,减少冬季损耗,促进鱼生长使其出塘快,提高池塘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冬季做好池塘的干塘清淤和鱼种的放养是水产养殖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应不失时机地抓紧抓好。近些年来,有些养殖户只注重鱼种放养后的投饲施肥、用药防病等,而往往忽视必要的池塘清淤和鱼种的放养季节,从而  相似文献   

5.
<正> 一、怎样投放鱼种 冬春季节是放养鱼种的有利时机,尤以冬放最为适宜,因为鱼种经过一个冬天的环境适应,来年开春一个转暖便可大量采食,生长速度快,可提高单位面积的年产量。 (一)放养水温。投放鱼种时,池塘水温以5℃-10℃较适宜。这时鱼种活动力弱、鳞片紧,拉网、运输、下池鱼体不易受伤,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提高鱼种放养质量是池塘养鱼夺取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渔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放养鱼种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正>"鱼种放养莫过春,冬放鱼种长三分",这是成鱼养殖的一条成功经验总结。冬放鱼种,由于水温低,鱼鳞紧密,鱼活动力弱,在放养操作过程中鱼体不易受伤,鱼种下塘后成活率高。冬季放养鱼种,应注意以下七点: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因鱼市低迷,不少池塘养殖户反映效益不理想,但仍有不少养殖户取得了丰收。而其中不少人的养殖经验和管理水平都和他们差不多,为何有此落差呢?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为此笔者结合鱼种放养过程中经常容易忽略的几个问题提三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1、在同一地方购买鱼种 如果池塘放多地方的鱼种,因它们以前生存环境不一样,它们身上所携带的寄生虫、病菌的品种和数量也不同。并入同—个池塘后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大,生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病情也更趋于复杂化,增加了药品的支出。 2、要尽量买优良纯正的品种优良品种的鱼饲料转化率高、生长迅速、病害少。实验  相似文献   

9.
<正> 部分养鱼专业户对山塘、水库仍习惯于春放小鱼种,致使塘、库成鱼产量平均亩产长期徘徊在100公斤左右。岂不知鱼种小、成活率低,这是池塘养鱼低产的根本原因,为此,现将池塘投放鱼种关键措施简介如下:一、早抓冬放鱼种  相似文献   

10.
<正> 将鱼种并入池塘越冬,既有利于越冬管理,使其免受寒冷及鸟兽侵害,又有利于池塘的及时清整,为翌年的鱼种生产早作准备,还有利于掌握鱼种的规格、品种、数量等情况,制订下年度的放养计划。那么如何做好鱼种的并塘越冬工作呢?具体要求是要把好“七关”: (1)秋季育肥关 强化秋季培育,促使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试验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是利用美国大豆协会80:20池塘养殖技术和豆粕型饲料研究养殖武昌鱼鱼苗至鱼种的生长性能、最佳放养模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鱼种在放养前一般都要进行合理搭配和放养量的正确计算。合理的多品种搭配混养和正确的放养量是池塘养鱼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提高池塘养鱼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搞好合理混养、掌握好  相似文献   

13.
<正> 春季科学合理地投放鱼种是池塘养鱼获得最佳效益的关键。春放鱼种要根据池塘特点、饲料、肥料供应情况、商品鱼市场价格、资金、技术水平等因素,因池制宜,统筹规划,做到“明确一个目标,选好一种模式,抓住四个环节”: “明确一个目标”即明确放养的每个品种当年达到商品规格。放养密度大,当年达不到商品规格,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放养密度小,高于商品  相似文献   

14.
<正>夏花放养即大规格鱼种放养,这类鱼种放养病害少,生长快,成活率高,因此被养殖户戏称为"傻瓜"养鱼法。一、夏花放养。鱼池的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2米,放养前10天清整加固塘堤,防渗防漏,做好贮水保水工作,保证池塘有足够塘水。  相似文献   

15.
<正>一、做好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鱼种放养前严格清池。池塘淤泥过多,使池变浅,水体空间变小,削弱了池塘保肥、供肥和调节水质的能力;淤泥中大量的有机质,  相似文献   

16.
<正> 将鱼种并入池塘越冬,既有利于越冬管理,使其免受寒冷及鸟兽侵害,又有利于池塘的及时清整,为翌年的鱼种生产早作准备,还有利于掌握鱼种的规格、品种、数量等情况,制订下年度的放养计划。那么如何做好鱼种的并塘越冬工作呢?具体要求是要把好“七关”。 1、秋季育肥关 强化秋季培育,促进鱼  相似文献   

17.
池塘养鱼首先要解决的当然是水问题。比如水源净,水量足,水体活,水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诸因子正常等。有了一口水质条件好的池塘,关键就是鱼种问题。鱼种是生产的物质基础,其放养数量、质量、规格和品种比例以及时间等是造成一年丰收的重要条件。现选择有关鱼种的几个问题来商讨。一、鱼类混养,提高效益确定多品种混养比例一要科学要求,二要权衡市场。就是说,以科学放养方法促成高产量、用市场法则谋取经济效益,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赢利,而科学放养是赢利的一种手段。为了取得好的效益,必须事前审时度势,确定鱼类混养比例问题精…  相似文献   

18.
<正>鱼种春季放养是商品鱼养殖采取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一些养殖户忽视放养中的一些技术环节,致使放养和养成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放养成活率,保证全年渔业生产的顺利、健康进行,广大渔农朋友们必须要注意做好以下八项工作:一、做好四工作1、做好池塘清淤和消毒工作池塘是鱼类栖息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19.
<正> 受传统养殖模式的影响,鱼种春天放养进行成鱼养殖仍是我国不少地方的主要放养方式。但纵观各地情况,同样是春放鱼种,放养效果及养殖情况却相差甚远,这里除养殖技术及养殖品种的差异等因素外,一些养  相似文献   

20.
<正>主养草鱼轮捕套养技术,即"一次放养,多次轮捕,捕大留小,套养鱼种"的模式,是通过渔农生产实践中总结岀一套适宜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方法,现将其重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一次放养,放足鱼种1.放养时间:坚持早收鱼早放养。每年十一月干塘收鱼,十二月清整池塘,元旦前后开始放养鱼种,一月底结束。2.放养模式:以草鱼为主养鱼类,多品种多规格混养。如一龄草鱼为主,套养二龄老口鱼的方式。3.放养量:亩产400kg的池塘按照计划产量1/6计算,亩产500kg以上的池塘按照计划产量的1/5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