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近年来,由于人类捕捞量的加大和农药使用增加等原因,泥鳅的天然资源越来越少,人工养殖越来越多,由于人工养殖密度比较大,病害发生的几率较高。为了及时、迅速、准确的对泥鳅病害进行防治,减轻病害对泥鳅养殖的危害,促进泥鳅养殖快速、健康的发展。现将泥鳅病害的诊断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近两年来,江苏宿迁地区广大渔(农)民养殖泥鳅的积极性非常高,全市推广面积达2600亩,主要养殖品种有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两个品种。本人根据2010-2011年在宿迁市水产科技示范园实施的泥鳅苗种繁育及养殖过程中摸索和积累的经验,将泥鳅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泥鳅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居高不下的利运回报催生了泥鳅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泥鳅的人工养殖产业中,养殖成功者很多,但失败者也不少,个中缘由多种多样,但苗种成活率太低是个不争的事实。本人从事泥鳅养殖多年,一直都在探索学习泥鳅的繁育养殖技术,除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外还走访了大量的养殖户和水产科研机构,个人觉得泥鳅苗种成  相似文献   

4.
<正>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往往小泥鳅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因为养殖密度过高,而需要分池养殖,以减小养殖密度,缩短养殖周期。但在泥鳅苗种分开暂养时往往引起大批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给泥鳅养殖企业或个体带来极大的损  相似文献   

5.
<正>一、湖北省泥鳅产业化现状(一)湖北省泥鳅繁养殖技术发展现状湖北省在2000年就有人开始从事泥鳅的零星养殖,由于当时泥鳅人工繁殖苗种技术不过关,没有人繁泥鳅苗种供应市场,养殖户主要是捕捞天然的泥鳅苗种养殖。同时,对泥鳅的食性研究不彻底,甚至还有误区,认为泥鳅是杂食性偏植物食性(而我们研究的结果是泥鳅属杂食性偏动物食性),  相似文献   

6.
<正>泥鳅俏销的市场行情,催生了更多的人加入到泥鳅的人工养殖行业中来。但由于人们只知道泥鳅好养,不愁销路,却并不懂得科学的养殖方法,或一知半解,以为只要有水,投下苗种就可以养殖了。其实这种误解或轻视正是造成一些刚涉足泥鳅养殖的农户失败的主观原因。要想养好泥鳅需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准备,否则任何环节的工作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养殖失败或劳而无功。那在养殖前到底要做哪些环节的思想、技术储备及准备工作呢?一是池塘的准备;二是泥鳅苗种的选定;三是泥鳅养殖过  相似文献   

7.
<正>2005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河南沿黄地区稻田生态养殖泥鳅的技术研究。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泥鳅属稻田生态渔业的优良养殖品种,其产量和效益均高于稻田养鱼、养蟹。精养泥鳅的稻田一般亩产泥鳅可达  相似文献   

8.
<正> 稻田养殖泥鳅,要获得高产量高效益,就必须解决好稻田的施肥用药问题,才能达到水稻、泥鳅双丰收。那么,怎样在养有泥鳅的稻田里安全施肥用药?根据稻田养殖泥鳅专业户的实践,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经验,供稻田养殖泥鳅的专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池塘养殖泥鳅高产高效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誉称,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产品供不应求,泥鳅的身价倍增。由于泥鳅养殖效益看好,全国很多地区出现了泥鳅养殖热,为探索池塘养殖泥鳅高产高效新  相似文献   

10.
<正>泥鳅是地方养殖小品种,先前无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市场火爆,养殖的面积就多了起来。养殖泥鳅如何赚钱?笔者认为泥鳅分级养殖效益好,广大养殖户不妨一试。下面把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鳅池建设。泥鳅养殖池的水深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大鳞副泥鳅为鳅科副泥鳅属的鱼类,俗名大泥鳅,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也是我们北方地区的土著品种。由于大鳞副泥鳅个头大,生长快,抗病力强,养殖效益高等特点,目前,南北方都有养殖。为了探索大鳞副泥鳅更多的养殖模式,我单位于2018年在我市淡水鱼种场高桥试验基地进行了大鳞副泥鳅的无土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本次试验小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相似文献   

12.
<正>湖北省鄂州市泥鳅养殖科技公司位于临江乡粑铺(社区)总规划面积180多亩,是集泥鳅种苗培育、养殖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目前已获国家农业部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称号。据公司总经理许昌云介绍,目前公司现有泥鳅培训池塘60亩,商品泥鳅养  相似文献   

13.
<正> 江苏省赣榆县墩尚镇有个泥鳅养殖、贩销大户,他常年雇佣30多名帮工从事泥鳅养殖、收购,人均年收入超万元。去年初,他又引来韩国最大的水产养殖公司——清水水产养殖公司投资120万美元兴建了占地3000亩的明均食品有限公司,建起江苏省最大的泥鳅养殖基地,首期300多吨泥鳅在国庆后已陆续发往韩国,并带动当地1000多农户专门从事泥鳅捕捞、暂养、贩运,去年户均收入1万多元。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稻种植地区,泥鳅作为一种杂食性淡水鱼,养殖方法简单,饲养技术容易被务农人员掌握,是一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生态养殖技术。一、稻田养殖泥鳅的优势稻田养殖泥鳅不但不会对稻田产生破坏,还可以进行土壤保护。国家大力推广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就是基于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能够促进国家耕地保护工作的进  相似文献   

15.
<正> 2000年我站承担了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泥鳅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开发》。为配合水产三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我站在丰县华山镇泥鳅养殖示范园进行了泥鳅池塘高密度、高产、高效养殖试验。试验面积1120平方米,累计生产成鳅5592公斤,创产值8.8万元,获利润3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本试验,我们初步探索出泥鳅池塘养殖高产高效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之乡"江苏省赣榆县墩尚镇,只要提到养殖专业户张家敏,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由衷地称赞这位泥鳅养殖大王,感谢他带领村民养殖泥鳅走上富裕路。目前,银河村超过80%的农户养泥鳅,家家人均年纯收入过万元。一、打工偷艺养泥鳅提到张家敏养泥鳅,那还要从他到养殖场打工说起。1989年,张家敏从部队退伍回到农村老家,三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发现城里人喜欢吃泥鳅,恰恰他们村里不冷不热的气候条件盛产野生泥  相似文献   

17.
<正>利用藕田养殖泥鳅,不占用其他土地资源,节约养殖泥鳅成本,降低藕田害虫的危害,减少用肥量,可以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1公顷藕田可以产出莲藕30t、泥鳅975kg,其收益可达12万余元。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藕田条件用作养殖泥鳅的藕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良好、进排水方便、光照充足、土壤要黏、腐殖质丰富,以利于莲藕的生长和泥鳅的天然饵料繁殖,田埂无  相似文献   

18.
<正>五华县位于韩江上游,近年来在全县建立了6个泥鳅标准化养殖基地,辐射全县带头养殖。据统计,3年来孵化泥鳅2.5亿尾,培育种苗6000多万尾,全县累计推广主养泥鳅面积1030亩,平均亩产1181kg,亩纯利2.185万元,推广混养面积2570多亩,亩增泥鳅纯收900元,泥鳅高效养殖有效促进渔业增收、农村致富。一、泥鳅的人工繁殖与培育1.泥鳅人工繁育技术在五华县周江镇冰坎村建有台湾泥鳅繁育养殖基地185亩,由梅州市中渔远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渔公司),从  相似文献   

19.
<正>泥鳅空心菜池塘共生生态养殖技术,是利用空心菜吸收泥鳅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泄物、剩余饲料、氨氮等)转化为空心菜生长所需的养料,从而将养殖水体中的有害废物变害为宝,促使养殖水体自然净化,维持水质稳定,减少渔药使用,提高泥鳅品质和产量,并同时  相似文献   

20.
泥鳅的成鱼健康养殖,包括苗种的选择、饲料的投喂、水质的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国内外对成鳅的养殖有多种方式。国内泥鳅健康养殖的方式主要有水泥池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泥鳅套养、泥鳅流水养殖、泥鳅家庭养殖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