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面对国际政治的转型以及跨国公共问题的挑战,中国在外交观念与实践领域正在发生悄悄的革命。文中的中国外交新思维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中逐步形成的主张在多边制度安排基础上处理全球与地区公共问题的理念。中国新外交则是指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一系列外交实践。中国新外交的结果是在国际关系领域一个“自由中国”的出现,“自由中国”表现在:中国对主权的新理解与调整,中国独特的多边制度治理结构,社会性因素在外交中地位的上升以及因为参与多边制度而带来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制度化与社会化。“自由中国”的兴起,将对未来东亚国际治理乃至世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交目标实际上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认知,中国外交目标的设定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自我认识必须参考他者认识,内向思考与外向思考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利益出发得出合乎客观的主观认识。中国外交目标的认知与判断,具体体现为关于发展目标、政治目标、安全目标和文化目标的认知与判断,国家利益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作为一种主观认识,中国外交目标的设定是一种价值选择,它主要取决于中国对客观环境、自身国力的主观判断。  相似文献   

3.
金纽 《环球财经》2003,(5):16-16
在伊拉克硝烟尚未散去的情况下、美国人就急不可耐地把朝鲜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讨论,企图以“伊拉克模式”打掉另一个“邪恶轴心”。朝鲜方面的适度妥协可能会为朝核危机的解决提供外交斡旋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文化外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外交等,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文化传播主体的增加和文化穿透力的增强,文化外交必须是在一定的核心理念指导下的系统的开放的文化外交战略,具有辩证思维视角的中国民族文化交流理念和传统文化精华"和而不同"思想恰好堪当此任,以此为核心来构建中国文化外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峰 《环球财经》2009,(7):22-25
一个弱小贫穷的国家,竟然把几个西方大国玩弄于股掌,朝鲜可谓创造了以小搏大的外交奇迹。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六方会谈”里有不少短视和自私的算计,如美国的轻敌、日本的机会主义和韩国的摇摆不定等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交目标实际上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认知,中国外交目标的设定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自我认识必须参考他者认识,内向思考与外向思考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利益出发得出合乎客观的主观认识。中国外交目标的认知与判断,具体体现为关于发展目标、政治目标、安全目标和文化目标的认知与判断,国家利益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作为一种主观认识,中国外交目标的设定是一种价值选择,它主要取决于中国对客观环境、自身国力的主观判断。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的声音正在引起全球的关注。近期,中国政府高官们纷纷高调发声,而且表达“中国声音”的场合与时机都是精心挑选的。这些事实无不折射出同一迹象——中国声音日渐响亮,中国财经外交拉开了大幕。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影响国家外交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文化角度理解一国对外关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中国有着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是其深刻内涵的三个重要层面.“和”作为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及价值理想,对当代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发展道路和战略目标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二战以后,随着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经济在外交中的作用更为突出,经济成为外交决策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国家在制定对外政策时,都要考虑本国的经济利益、经济实力,同时把资本、商品、劳务输出、国际核算和外汇关系等作为外交手段。经济是外交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毎位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现代化之梦。现代外交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对外展示的重要路径,其对于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中国公共外交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局限进行了客观分析,同时也为公共外交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一些解决措施。从而促进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先后经历了两次外交转型。第一次转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其核心是从屈辱外交向革命外交转型,目的是在世界舞台上赢得国家主权独立和尊严。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启动了中国外交的第二次转型,中国外交从革命外交向发展外交转型,目的是为中国现代化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随着中国日益深入地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特别是中国的经济总量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作者认为,中国外交需启动第三次转型,其核心是从发展外交向领导外交转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成为扮演建设性领导者角色,但中国不会挑战或者取代美国作为全球领导者的角色,而是从中国国情和能力出发,在全球经济和社会问题上努力做一个建设性领导者。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是中国当前最为重要的国家级顶层战略.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构建的过程中,中国外交在理念、政策、策略等方面实现了诸多创新与进步.同样,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也应当创新经济外交理念,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断完善工作模式和机制,坚持市场政府分工并进、外交经济相互支持,加强中央层面的统筹协调和央地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从而实现“一带一路”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3.
14.
王佐 《科学决策》2008,(1):64-64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中国国际问题高级论坛-改革开放与中国外交”1月3日-6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5.
16.
韩国对中东的“韩流”外交,是随着韩国政府的重视和“韩流”现象的出现开始的。韩国政府对“韩流”的推广和“韩流”本身易于引起中东地区人们的兴趣是“韩流”能够在中东发展的重要原因。韩国通过对中东的“韩流”外交不仅提升了韩国的形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为韩国的外交开辟了新途径,对于加强韩国与中东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桃 《理论观察》2011,(1):71-72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民间社会”的作用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民间外交也已经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渠道。长期以来,民间外交作为中国整体外交的组成部分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民间外交的学术研究.进而服务于中国民间外交的实践.已日益成为各方普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欧盟对外发展援助政策是欧盟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人道主义行为,既是欧盟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也是一种外交行为,是欧洲共同外交安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二者在表面上分属于不同的体系,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对外发展政策与共同外交安全政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9.
20.
面对国际政治的转型以及跨国公共问题的挑战,中国在外交观念与实践领域正在发生悄悄的革命。文中的中国外交新思维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中逐步形成的主张在多边制度安排基础上处理全球与地区公共问题的理念。中国新外交则是指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一系列外交实践。中国新外交的结果是在国际关系领域一个“自由中国”的出现,“自由中国”表现在:中国对主权的新理解与调整,中国独特的多边制度治理结构,社会性因素在外交中地位的上升以及因为参与多边制度而带来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制度化与社会化。“自由中国”的兴起,将对未来东亚国际治理乃至世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