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告步入联姻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MBO在中国愈演愈烈,即使在2005年4月财政部建议暂停受理和审批MBO的情况下,MBO热并未褪却。高管们采取变通方法绕过壁垒运作MBO,信托MBO即成为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应用最多。研究通过对MBO与信托联合背景的分析,运作方式的分析,揭示MBO信托蕴藏了巨大的利益,但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危害,须加以重视和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国资委公布《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紧急喊停MBO,但是MBO并未退出国有资本减持的舞台,信托公司的加盟为其赋予了更新更规范的意义。本文探讨了信托公司加盟MBO的可行性以及它对MBO原有模式风险的降低,充分肯定了其积极意义,同时也指出信托MBO的特有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曲线”MBO     
黄华 《中国工商》2004,(4):66-72
一度沉寂的MB0再度粉墨登场.不过.与以往稍有不同的是,MBO此番再度亮相,其名、头前均被冠以了“曲线”两字。从郑州宇客车“曲线”MBO的跌宕起伏终至尘埃落定,到大连美罗药业“间接”MBO毫无悬念的一锤定音,再到紧随其后一长串或公开或隐蔽的“曲线”MBO蠢蠢欲动,一连串“曲线”MBO或称“间接”MBO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4.
中英MBO对比分析及我国MBO风险规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建刚 《市场周刊》2004,(4):62-63,65
财政部于近期暂停了国有企业MBO的审批工作,有研究者称MBO在我国已经失灵。通过对中英两国的MBO发展的对比研究,说明了问题在于我们自身环境的不完善性,并从我国MBO的目标、价格和融资风险等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规避风险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5.
MBO(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这个热得发烫的“舶来词”,让人欢喜让人忧。人们不知被有关专家誉为MBO年的2003能否走好?MBO已让对资本有着高度嗅觉的人再也无法平静…… 然而,MBO果真能掀起惊涛骇浪吗?在中国,已经“蜕变”了的MBO,其背后主要的推动力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MBO——中小国有企业改革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首先说明了我国中小国企引入MBO原因,然后对MBO实施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即定价与融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中小国企实施MBO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管理层收购MBO在民营经济领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国有企业、国有股权改革理论上,通过MBO是实现国有股减持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实际操作却并不像理论那么简单。譬如,股权定价问题就是MBO操作的难点。定价问题是经济交易中的核心问题,关系到交易各方的利益得失。西方国家MBO参与收购定价的主要是经理层、目标企业股东和MBO中介机构三方,MBO定价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而中国在MBO定价时却表现得较为复杂,尤其是关于如何合理确定转让价格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建立企业价值评估标准,完善企业价值评估机制,科学地进行股价的核定是MBO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思皓 《商》2014,(3):101-104
由于特殊的制度背景与市场环境,我国MBO被赋予了国有产权改制的禀赋,较国外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实际的推行中, MBO引发了诸多问题,其中最具争议的是定价问题。已有文献对于国企MBO定价的研究热度较低,近年来呈下滑趋势。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充分阐释,结合对于MBO市场参与方的激励机制分析,为构建优化定价模型的理论基础,并得到了优化的资产定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有助于改善MBO市场均衡状态,产生产权改革效率提高,企业潜在价值增加的正面影响。当然,本文只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对国企MBO定价的研究空间仍非常巨大。  相似文献   

9.
陈幸 《商业科技》2009,(17):101-101
本文简要介绍了管理层收购(MBO)的发展历程和MBO的特征,并针对我国和欧美国家MBO实践的差异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对比。  相似文献   

10.
张琼 《新财富》2004,(9):60-60
企业实施MBO是否能提升治理效率,是MBO能否成功实施的一个价值判断基础。在MBO实际操作方式上寻求所有者和经营者价值的合理平衡,是影响MBO能否成功实施的一个实践判断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MBO应走向市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层收购(MBO)是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在目前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本具体分析了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收购主体、收购定价、融资渠道等,并提出了完善我国MBO的一些措施,借以促进我国MBO走上健康的市场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卿智群  范芳文 《商业研究》2004,(20):138-140
MBO(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掀起热潮,但是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非流通股占比例大(约占65%)等特殊性,所以目前在上市公司推行MBO会造成严重损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使全流通问题更加尖锐。根据我国经济政策、中小企业的特点、MBO的优点,目前MBO适合在非上市中小企业推行,同时应在通过公开信息,引入竞争机制确保MBO价格的合理,重视无形资产评估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管理层收购MBO在证券市场发达的国家曾经风靡一时,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中国,MBO近些年才开始试行并逐步兴起。由于MBO在明确产权、强化激励等方面可以对企业管理、尤其是对管理者产生积极作用,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准备着手实施MBO。  相似文献   

14.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新型交购手段,近几年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越来越多的得到运用,然而,MBO在我国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MBO的特点及在我国应用的意义出发,分析MBO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MBO实战手册     
《新财富》2004,(9):54-59
“康缘药业”、“美罗药业”MBO的成功,不仅又制造出一批超级富豪来,其更重要的意义是表明了我国MBO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上海荣正的王玮栋认为,从今年市场上普遍认可的成功操作的上市公司MBO案例来看,其成功实施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商界名家》2005,(2):62-64
6年前,四通首次在中国吹响MBO号角,成千上万的中国企业闻风而动——MBO(Management Buy-out),成了被许许多多创业型企业家追捧的功成身退的理想路径。  相似文献   

17.
崔伟利 《商业研究》2004,25(16):102-104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国有资产在非垄断领域实行“国退民进”战略,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行政职权。MBO作为改善国企所有缺位、激励不足和效率低下的又一新举措,在这种背景下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首先分析我国MBO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当前我国实施MBO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郑培敏 《新财富》2004,(9):52-52
MBO政策的松动是国有资产监管体系逐步健全的必然结果。客观地说,MBO的政策障碍正在逐步缩小,阻碍MBO创新与实践的更多是残余在民众中的仇富心态和舆论的情绪化作风。  相似文献   

19.
裴长洪 《财贸经济》2007,(6):127-127
近年来,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又称MBO,这一问题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也成了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现实问题。 高伟凯先生的专著《MBO理论分析及其规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是基于其博士论文基础上成稿的。该书的出版,为我国MBO理论研究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解决了一些人们广为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商界领袖》2004,(5):47-49
在财政部“禁令“下达不到半年且未明确宣布解除的时候,武汉有机的MBO竟然成功!而这次MBO与众不同的是,该公司管理层按照市场竞买方式,战胜上海复星、浙江升华拜克等对手,被称为全国首例市场化MB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