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性能的住宅建筑抗震设计方案既要技术先进,也要结构合理、安全和实用;既要降低工程造价,也要保证抗震设防要求和抵御地震风险的能力。基于性能的住宅建筑抗震设计方案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应采用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应符合现行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应依据工程特点和功能要求,合理地选择建设场地和地基;应该选择有利于抗震的住宅建筑平面和立面布置、选择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处理好非结构构件和严格选用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抗震概念设计的必要性、设计内容、设计原则等内容展开分析,结合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高宽比方案选型、建筑平立面优化布置、结构体系布置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提出了适当提高结构延性、增加结构整体性、做好非结构件设计、提高主要结构构件刚度及承载力、提高结构外围构件抗侧力等加强措施以增加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几种常见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抗震性能密切相关的几个因素,也就是人们在选择和使用建筑结构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的抗震规范对于板柱-抗震墙结构的适用高度,作了较严格的规定。但是,实际工程中,对于板柱结构还是有大量要求的,文章结合实际对板柱抗震结构适用高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几种常见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地震高发的国家,建筑的抗震设计对于减轻人员与财产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与发展来讲虽然进步很大,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建筑抗震规范与我国实际情况存在部分脱节,建筑抗震设计从业人员整体上素质不高,缺乏对高层重要建筑的抗震方案设计能力,在场地与材料选择方面缺少专业能力。针对这些情况,应...  相似文献   

7.
地震区建筑结构设防与不设防,震后结果大不一样。要使工程建设真正达到能够减轻以至避免地震灾害,把握好抗震设计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文章根据实践经验和对有关资料的总结,对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地震来临时,如果房屋不能够有效抵御第一波地震波,那么就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为此,很多研究者都对房屋建筑抗震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房屋钢构水泥混合土结构,该结构为钢结构跟水泥混合土的结合,将有助于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的应用日益广泛,结构工程师接抗震等要求进行结构分析与设计,但由于地震作用是一种随机性很强的循环、往复荷载,建筑物的地震破坏机理又十分复杂,存在着许多模糊和不确定因素,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是十分复杂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建筑工程中的结构构件是指建筑物的骨架,即基础、墙、柱、梁、楼盖、屋盖等,其在地震时的安全可靠性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结构构件以外的非结构构件,如:门窗、隔墙、围护墙、吊顶、设备等,在地震时的安全可靠性却长时期被人们所忽视,这其中很主要的原因就是非结构构件占整个建筑物总造价比例不高,在地震时其破坏所造成的损失较小,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对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问题,没有系统论述,本对所常见的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