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安徽省虽然拥有优良的资源禀赋,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仍处于被动落后的局面.在"泛长三角"概念提出以来,许多学者开始争相讨论安徽在担当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要素条件着手,分析安徽省在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中的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虽然拥有优良的资源禀赋,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仍处于被动落后的局面。在“泛长三角”概念提出以来,许多学者开始争相讨论安徽在担当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要素条件着手,分析安徽省在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中的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3.
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文化认同建构的内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需要区域文化认同的建构。安徽与长三角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归属性"文化认同的基础,紧密的资源互补需求和经济联系为"回应性"文化认同建构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要驱动着"功能性"文化认同的形成。此外,还应积极构建新形势下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共同的"泛长三角意识",给区域带来福祉的主流文化,泛长三角地区多样性、互补性文化的交流与认同等。  相似文献   

4.
泛珠三角区域自成立以来,合作各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成为我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文章通过对泛珠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模式的研究得出一些经验性的结论,为"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张珣 《时代经贸》2012,(20):88-90
作为泛长三角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承接合适的长三角地区转移的产业是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39个行业代码为两位数的工业门类的产业进行测定与分析,根据计算结果综合得出安徽适合承接的产业,以帮助其进一步提高区域产业承接绩效,更好地参与泛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分工。  相似文献   

6.
欧盟、泛珠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艳 《经济师》2010,(6):39-40
欧盟是当今世界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最成功的典型,从区域合作开始到一体化进程,开启和引领了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泛珠三角区域自成立以来,合作各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成为我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文章通过对欧盟和泛珠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模式的研究得出一些经验性的结论,为"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泛长三角分省市经济概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长三角是近年国家明确提出的重要经济发展区。本文从泛长三角各省市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经济表现、经济增长趋势及增长动力等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表明:泛长三角区域可以分为三个圈层,三个圈层的经济差别明显;泛长三角经济增长抗风险性强于全国,其中江苏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抗风险性最强,上海和浙江则最弱;泛长三角第三产业最具增长空间,其中江苏竞争力最强,甚至金融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也抢走了上海第一的地位;经济增长动力方面,上海正在转型,浙江和江苏的动力结构比较稳定,江西和安徽则开始从依靠消费向依靠投资转变。  相似文献   

8.
江霞 《江南论坛》2011,(3):21-21
【本刊讯】在2008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就作出。“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指示,长三角区域合作迈出新步伐。2009年,安徽正式成为长三角峰会成员,从此开启长三角合作“3+1”的新时代。2010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进入国家战略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首次列入座谈会这个年会主题.  相似文献   

9.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参与长三角分工合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一个重点;既能加快安徽的发展,又可以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文章对皖江城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经验、皖江示范区新时期新阶段的承接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庄荣盛 《江南论坛》2005,(12):27-29,36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民营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毋庸讳言,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长三角民营经济也面临着许多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必须要实现两个转变。一、从单打独斗向区域分工合作转变我们知道,在博弈论  相似文献   

11.
计紫藤  张亨明 《经济师》2014,(11):189-190
深化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既可加快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又可实现长三角周边省份的加速崛起。文章在阐述了合肥经济圈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之后,着重分析了合肥经济圈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具体模式,即以优势互补、区域共赢为前提,以产业转移、产业合作为主线和以提高新兴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为目标。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促进合肥经济圈发展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霞 《江南论坛》2011,(10):23-23
[本刊讯]目前,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今年以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联动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产业合作和转型升级为主线,构筑合作平台,完善合作机制,实现了"十二五"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的良好开局,基本形成了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3.
于阳  朱云鹃  朱学星 《技术经济》2011,30(12):75-80
基于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利用区域相互作用引力模型,以安徽省相关城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为背景,计算了归入泛长三角地区的安徽六市与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的经济联系强度及经济联系隶属度。根据计算结果,对安徽六市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提出了安徽六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双圆模式"以及与其他城市进行经济合作的具体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泛长三角“统分结合”的区域合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作区域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现象,其运行机制是区域合作机制。长三角、泛长三角都是一种合作区域,长三角的区域合作机制必然向泛长三角地区扩展,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统分结合”的区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绿色金融是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助推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展区域各城市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评估将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采集长三角绿色金融建设的制度政策、市场活力、保障措施等系列指标,构建了长三角城市群绿色金融发展评估指数,以发现不同城市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从顶层设计、机制创新、分工合作等角度对绿色金融如何高效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区域分工是区际经济联系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是区域经济利益增长要求在空间的具体体现,是突破单个区域资源与生产率限制的一种有效途径。区域分工形成的客观基础是区域差异和对大区域整体利益的追求,即利益是驱动区域分工合作的根本动力。就安徽融入长三角对策选择的问题,应用博弈分析的原理,分析区域分工的动力机制以及区域政策对区域竞争和分工过程及结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制度合作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鸿胜 《江南论坛》2007,(8):9-9,19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长三角区域一市二省经济发展平均年增长超过13%,财政总收入是90年代初的16倍.长三角区域带动了我国东部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发展,辐射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具成长性的区域之一,目前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为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保护环境双管齐下,就要积极实施产业转移战略。而安徽作为长三角纵深腹地,与长三角无缝对接,具有承接长三角产业的区位、资源、产业优势,基于此,文章在分析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不足基础上,对其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三角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该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及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地位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长三角的发展重点及定位进行论述,指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制约因子及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0.
从泛长三角省域、市域和市区三个层面,通过构建加权空间平衡点模型、中心度指数模型以及运用绝对集中度、分散度指数和城市场理论分析其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研究发现,泛长三角省域空间平衡点有趋近地理重心的态势;泛长三角地级市经济空间上主要呈现以沪宁线为核心的中心—边缘结构特征,市域经济出现空间极化和离散现象,空间上基本表现为GDP前十位城市和后十位城市,并找出了各个城市在不同时期其经济发展对整个区域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泛长三角经济呈现由较均衡到趋不平衡再到趋均衡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