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对于资本市场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贬值的幅度会有多大,这完全取决于中国央行对各国货币汇率关系的评估与取舍,市场根本就不用过度解读。最近“人民币贬值”成了一个热词,这个“贬值”主要是指人民币兑换美元的贬值。就目前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关系来说,尽管政府希望人民币汇率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均衡汇率,但是仍然无法摆脱主要是与美元汇率挂钩的路径。没跳出央行掌心这波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是1月22日欧洲央行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金融开放元年,人民币呈现加速升值态势。尽管5月17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人民币的汇率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但是,在汇率改革的关头,面对来自美国等利益集团的巨大压力,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似乎远非市场供求那样简单,在很大程度上更体现了中国与世界许多国家间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权力对决。  相似文献   

4.
2015年最有可能的情形是人民币汇率在一定区间内波动,并在2015年末维持在约6.15的水平。从1月16日至29日的10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市场价已接近每日交易区间下限。人民币如此大幅震荡并非首次(2014年初和2014年末人民币曾出现类似波动),但此次行情引发市场猜测人民币会否转入贬值通道。投资者猜测央行会否在近期会扩大交易区间或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  相似文献   

5.
资讯     
●周小川强调:中国将渐进式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央行将选择用渐进的办法改革汇率机制。不过汇率在什么时候改革,对亚洲国家乃至全球不会有很大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不会有预期的那样大。就全球而言,中国经济增长率高,但中国的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就亚洲而言,中国活动的范围也不太大。中国的汇率在什么时候改革对亚洲国家乃至全球不会有很大影响。国际上的压力并不完全是经济上的压力,其中有其他因素如政治层面的压力。所以,用渐进的办法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将是中国的选择。●朱之…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人民币在岸市场与香港离岸市场相互影响机制,并运用VAR模型和DCC-MVGARCH模型分别考察了"8.11"汇改前后CNY与CNH人民币汇率均值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性。文章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汇改前CNY拥有人民币定价权;二是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发生变化,人民币定价权归属呈现阶段性特征;三是CNY与CNH之间原有的稳定联动机制受到汇率形成机制调整的冲击,两地汇率动态相关系数波动性增强。通过分析汇改后影响人民币定价权变动和两地联动机制的因素,文章建议促进在岸市场建设,巩固在岸市场人民币定价权;加强央行与市场的政策沟通,锚定市场预期,同时重视外部风险冲击,稳定两地汇率动态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人民币在岸市场与香港离岸市场相互影响机制,并运用VAR模型和DCC-MVGARCH模型分别考察了"8.11"汇改前后CNY与CNH人民币汇率均值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性。文章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汇改前CNY拥有人民币定价权;二是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发生变化,人民币定价权归属呈现阶段性特征;三是CNY与CNH之间原有的稳定联动机制受到汇率形成机制调整的冲击,两地汇率动态相关系数波动性增强。通过分析汇改后影响人民币定价权变动和两地联动机制的因素,文章建议促进在岸市场建设,巩固在岸市场人民币定价权;加强央行与市场的政策沟通,锚定市场预期,同时重视外部风险冲击,稳定两地汇率动态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货币政策操作风格转变得更为透明化,货币当局沟通逐渐成为中国以及世界各国引导市场预期、影响汇率波动的有效货币政策工具。文章选用2005年7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月度及日度汇率沟通、人民币及美元汇率数据,运用MGARCH双变量模型以及Logit二值模型,通过对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沟通有效性的联动分析以及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沟通条件和趋势的检验,对中美沟通策略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官方口头沟通倾向于在人民币存在贬值趋势时实施升值意图的口头干预,并对人民币汇率水平产生合意的影响。中国官方口头汇率沟通倾向于在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时实施,中国央行沟通对汇率波动产生削弱的效应,熨平汇率波动,稳定币值。美国官方口头干预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水平变动影响不显著,其汇率水平更大程度地反映外汇市场供求。美国官方口头汇率沟通倾向于在美元币值波动较大时实施,对于其波动产生的影响则取决于沟通的主体。来自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以及美联储的口头干预对美元币值波动产生加强作用。这表明中国汇率沟通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起到了有效而显著的作用,中国央行应继续掌握汇率沟通管理预期的主动性,当市场出现相关传言时应及时予以沟通引导,有效发挥汇率沟通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6,(25):19-19
【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9日】中国央行行长助理马德伦上周表示,市场将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变动速度。  相似文献   

10.
钮文新 《发展》2014,(8):16-16
正拉高利率逼迫人民币升值,高利率和升值吸引过多热钱流入,进一步推高人民币汇率。这个一直困扰中国经济的恶性循环是不是已经"寿终正寝"了?好像是。今年2月份之后,央行开始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而这一动作的直接结果就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受到压制。此时,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创下6.04峰值,而此后一路贬值。而3月中旬汇率扩波幅后,人民币贬值幅度继续扩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迈出坚实一步。当日央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在此基础上,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改终于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重启。6月19日晚,央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新闻稿,指出.将“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认为,“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3.
资讯·大事     
《中国经济信息》2010,(13):10-11
汇改重启“利大于弊”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宣布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20日,央行新闻发言人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就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行了公告和阐述,强调“此次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已经在撮和交易市场上出现宽幅波动趋势,有的当日汇率波幅达到0.29%,逼近0.3%的上限,显然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已从过去0.15%扩大到0.3%,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大,意味着人民币升贬值的弹性空间加大,人民币汇率改革政策是否会再有新突破呢?非常值得股票市场投资者高度密切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陈鉴鸿  禹泓 《特区经济》2005,(9):145-146
在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人们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取向十分关心。一种思路认为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短期内适合我国国情,应当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但管理浮动本身应在汇率形成机制等方面作相应的调整,从长期看则应向人民币汇率单独浮动的方向发展;另一种思路则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以单向的汇率目标区为改革取向,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构想是:根据人民币的实际情况设立目标区,在确定中心汇率时,盯住包括美元、日元、欧元等与我国国际收支密切相关的一系列货币,根据人民币波动的实际情况和国内经济情况,设置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16.
美国退出QE会推动美元走强,加剧人民币贬值预期。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较好、中外货币利差较大及央行汇率管理较严等积极因素,人民币不会出现大幅贬值。我们应利用美元走强、人民币预期贬值对出口贸易的有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企业扩大出口,推动辽宁出口贸易的发展。利用委托贷款等市场化的外汇储备运用方式,支持辽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和并购,提升辽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10月在韩国庆州闭幕。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达成联合声明。声明缓和了人们对各国货币竞相贬值而导致货币战争的担忧。声明强调,各主要经济体应该基于市场决定汇率的原则,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同时就解决全球贸易  相似文献   

18.
以当前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中不难看出,这其中有境外投机性的“热钱”,相当部分流入房地产市场使然的结果,也有汇率改革不到位从中作梗的因素。缘由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际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在这样的汇率制度下,美元持续贬值传导至国内,就导致了资本价格的扭曲。因此央行及时出台调整房贷政策,来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现象,同时又暗示汇率改革时机悄然来临。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下。央行苦苦支称着汇率稳定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谁在导演人民币汇率当天冲高回落的剧本?或许,市场应该重新解读央行对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表态——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当下,盲目追涨人民币的投机客不得不面临套利浮亏的尴尬。6.7980——6月22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大幅走低295个基点,首次突破6.80关口。然而,市场并没有刷新人民币升值的新记录——尽管开盘美元兑人民币一度触及当日新低6.7900,但截至17点30分,即时汇率反而涨至6.8136附近,  相似文献   

20.
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国家相关机构与发言人先后通过不同场合的公开表态以期稳定市场的人民币汇率预期。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对于公开表态事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过去三年中,人民币汇率受贬值预期冲击的影响明显,中央银行、国务院等机构的公开表态并没有有效稳定人民币汇率,反而使得人民币汇率有进一步贬值趋势;分样本的分析表明,公开市场表态对"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显著。文章的结果表明,对未来的人民币汇率管理而言,中国的汇率管理机构应该在加强与市场沟通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进行实际干预,以提高信号指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