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只有中国共产党的一国两制方针,才能为香港带来清晰的未来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围绕香港政改问题的纷争和由此引发的非法"占中"行动,实质是管治权之争。任何试图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所享有的自由、权利和特殊条件来改变内地体制的行为,只会贻害香港,是置广大香港人的利益和命运于不顾。回归17年只是很短的时间。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建立一种适当的中央和香港特区的关系、香港人与内地同胞的关系,以及香港内部不同力量之间的关系。香港大多数人是理性的,主流意见是要和内地继续发展经济合作。香港未来的发展离不开中央的对港政策,离不开香港和内地的良好关系。要在这个基础上,去思考香港未来的民主道路。  相似文献   

2.
向红兵  杜惠忠  卢柱林 《经济师》2011,(11):197-198
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复杂程度加深,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并成为制约内部审计质量的瓶颈。文章旨在探讨我国经济责任中对审计人员内在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提出了如何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素质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刘梅英 《时代经贸》2011,(17):62-67
经济波动的发生有其内在和外在的机理,在波动中,产出、就业、物价、投资、消费、金融等许多宏观经济变量都相互联系地协同变动。但不同的经济体在经济波动中各因素作用的程度不同,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机制也有差别,从而导致各个经济体形成机制的千差万别。通常把形成和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归为两类:一类为经济体系本身的因素,即内部因素或内生因素。另一类为经济体系之外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收支中的双顺差格局和内在经济的结构调整要求使单从经济因素或单从政治因素,很难理解目前的人民币升值问题。如果综合影响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环境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则可以更好地把握人民币升值的内在根源。随着中国汇率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实现,人民币最终将实现国际化和自由浮动。  相似文献   

5.
剖析香港回归之际经济整体下滑的症结;探究回归后香港经济由复苏到发展的内外因素;深层思考香港经济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林梅 《生产力研究》2008,(24):121-122
文章旨在考察中国企业集团绩效的发展机制。以2004年428家上市企业集团为对象,文章实证分析了体制背景和内在行为对企业集团绩效的影响,发现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体制背景均不直接影响企业集团绩效,而内在行为是绩效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内部经营管理亟待改善。由于发展目标不同,当前企业集团绩效在体制背景上无显著差异只是转型经济时期的暂时现象,未来政府机制主导的企业集团绩效将不再显著地高于而是低于市场机制主导的企业集团,目前这种趋势已有所显现。  相似文献   

7.
经济波动的发生有其内在和外在的机理,在波动中,产出、就业、物价、投资、消费、金融等许多宏观经济变量都相互联系地协同变动。但不同的经济体在经济波动中各因素作用的程度不同,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机制也有差别,从而导致各个经济体形成机制的千差万别。通常把形成和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归为两类:一类为经济体系本身的因素,即内部因素或内生因素。另一类为经济体系之外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A.因素分析未来香港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将首先取决于下述基本条件的变化.1.香港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发生变化,但是香港的地缘因素有可能改变.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世界里,地缘因素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普遍降低,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面对 2 1世纪的通信企业 ,在扩大投资作为主要启动力量的同时 ,必须具有良好的企业素质作保证。良好的企业素质是通信企业在未来竞争中持续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它将会制约着通信企业的经济增长 ,为此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对通信企业素质评价方法进行研究 ,以便为培育通信企业新经济增长点提供理论依据。二、评价通信企业素质的指标和能力系数企业素质是指决定企业能量大小的各种内在因素的总和。它包括企业的职工素质、技术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通信企业的素质可以从以下五个能力具体表现出来 ,即 :技术创新能力、内涵…  相似文献   

10.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前因。以沪深股市58家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扎根理论探索构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模型,显示企业文化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前置驱动因素,质量改进和经济绩效是调节“文化-责任”关系的内部情境因素,企业荣誉是调节“文化-责任”关系的外部情境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要求,并已成为制约中国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归纳了内部审计复合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并提出了内部审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基于管理学视角,从组织外部和内部分析了科技人才管理影响因素,并构建了科技人才管理促进机制。研究发现,科技人才管理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激励结构、发展前景和工作环境;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支持、政策导向和文化氛围。由此为依据,可构建科技人才管理的内部激励机制、发展机制与工作机制,及外部引进机制、投入机制和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杨小凯都系统考察了分工在社会经济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相比之下,杨小凯的分工概念更具微观拓展性质,或许因此其模型体系与马克思相比也呈现出高度分散、自由交易及极度扁平的特征。杨小凯主要从一般表象角度分析了自由对称的理性行为;马克思则对这种一般表象内在的临界条件展开质疑,继而考察了非自由非对称的理性行为。整合双方的分工理论对于更全面揭示社会经济结构均衡的形成机制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香港自由港政策体系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英 《经济前沿》2002,(9):32-34
世界上建设有大量的自由港区,也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但只有香港等极为少数的自由港区还维持着较为彻底的自由经济体制,其自由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香港政府对私营经济的合法经营活动实行的控制和限制,恐怕比世界上任何其它国家都要少。这样的经济制度及政策体系,虽与世界上各国的经济体制的发展并不吻合,但其对香港现代经济的崛起及高效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引起世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世人称羡的自由王国 香港实行的是最自由最开放的自由港政策,坚持贸易自由、企业经营自由、汇兑自由和人员进出自由。二战以来的半个世纪里,一般商品在香港可以免税自由进出,资本也完全来去自由,因而被誉为“购物天堂”和“亚洲的瑞士”,成为金融、贸易、工业、航运、旅游、信息等多项国际中心,而市内第三产业成为香港支柱产业,商业、房地产、建筑和饮食服务等行业蓬勃发展,十分发达。 各种国际中心的功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香港自由港能够有效地从世界市场调集自己需要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资本、科技、物资、管理人才等),形成一种巨大的生产力,其能量以几何级数的加速度增大,开创了现代国际大都会欣欣向荣的局面,并对亚太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6.
王钰 《当代经济》2010,(4):80-81
本文首先分析了联系汇率制的缺陷,包括外汇储备不能保证港币的稳定和兑付要求、美元利率和港币利率的偏差和不同步性日益明显导致利率套利机制失灵、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丧失等方面。接着指出在港币的估值中加入人民币的因素,实行盯住一篮子货币或者盯住人民币的汇率制度是未来香港改革汇率制度的趋势和方向。最后得出结论:改革联系汇率制度的前提是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当前改革香港联系汇率制的时机并不成熟,只有当人民币国际化进展顺利,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成为可能时,改革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才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香港经济是“自由开放型经济”。长期以来,港英当局基本上采取以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自由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积极不干预”政策,因而其价格理论和价格管理也打上了“积极不干预”的烙印。香港的价格理论一方面主张“价格制度具有自动控制一切经济活动的机能”,但另一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商业银行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内在关系的剖析,以及对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特征的分析,结合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十一五”时期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对于国内商业银行建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经营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莫复溥 《新经济》1995,(8):12-19
香港从本世纪70年代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部因素包括自由开放的金融政策、税制简单、政治和社会安定、当局较少干预等几个方面;外因则离不开世界金融业的扩展及银行业的全球化、优越的地理时差条件以及“中国因素”的作用。而内因是决定性的,外因则是促进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孙烨 《经济前沿》2001,(8):22-24
香港制造业的发展与困境香港曾以其发达的制造业带动了对外贸易迅猛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二战后,它从以转口贸易为支柱产业转向以发展制造业为主;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制造业已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是香港制造业变迁的重要时期。经过数十年的迅猛发展,日益突出的劳动力短缺、地价暴涨等问题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内部因素,来自亚太其它新兴国家和地区日益强大的竞争威胁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外部因素。此时的香港制造业虽已发展至顶峰,但前景甚忧。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为香港制造业注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