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本文主要应用粗糙集理论对招投标资格预审进行分析,对所建立的资格预审指标进行客观分析.主要为招标提供新的资格预审评分方法,对实际工程招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土绿化PPP项目“风险源-受体-防控”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风险系统理论构建研究框架,并结合管理学原理和特征映射理论对国土绿化PPP项目的风险进行研究。国土绿化PPP项目的风险源可划分为4个方面:管理主体、管理环境、管理过程和管理客体。通过对风险源作用于风险受体的侵害路径进行分析,得出已有的风险防控机制在风险预防措施和风险应对措施上存在弊端。其中规划过程的风险预防措施的不足体现为前期评估不全面,绿化方案设计中社会资本的参与度低和资格预审程序不完善;执行过程风险预防措施的不足体现为监管主体单一、绩效考核指标不合理和缺乏对人为破坏的预防措施;风险应对措施的不足体现在不能缓解风险因素对于项目本身造成的冲击。为此,提出增加自然条件评估和经济可行性评估;资格预审中增加技术审查;林业部门和社会资本平等协商确定绿化方案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从央地关系视角,揭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历次调整背后的逻辑,并提出现行法律框架下进一步改进用地预审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研究结果:在"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的体制结构下,中国土地利用和管理同样呈现出一种"土地分权经营和行政集权约束"的特征。国家发展目标的变化直接影响中央对地方土地利用管理行为的要求,同时地方土地利用需求也影响中央政策的调整,央地关系的微妙变化推动了用地预审制度的三次调整。从2001年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制度建立到2008年进行第二次调整,预审内容呈增加趋势,用地约束逐渐增强。在2016年最新一次修正中,预审内容减少,预审范围缩小,预审阶段行政约束减弱。研究结论:用地预审制度应当顺应中央要求和地方需求作进一步改进完善,适度调整用地预审权限,进一步提高用地预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问题用地单位T公司向B市国土资源局申请办理某小区项目用地预审手续,提交了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随后,B市国土资源局向T公司作出《用地预审意见》。刘某是该项目地块范围内的居民,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得知上述《用地预审意见》后,认为用地预审意见违法,并提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该用地预审意见。  相似文献   

5.
广西的土地杠杆调控作用主要是通过土地规划、供应、价格等实现。从土地杠杆运用的实践看,存在土地规划适应性差,且与其他相关规划缺乏衔接,产业用地控制指标不健全,园区土地集约评价考核作用不明显、土地价格机制没有有效发挥等问题。建议从八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土地杠杆:(1)在土地规划编制过程中加强与其他规划的协调;(2)年度计划指标与产业发展相挂钩;(3)强化预审环节的"闸门"作用;(4)强化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和用地目录的调控功能;(5)实施产业差别化供地政策;(6)积极盘活低效利用土地;(7)显化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作用;(8)强化土地价格杠杆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作用,在目的层面.预审旨在理顺人与土地的关系;在用地管理层面.预审制度可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可以有力地促进规划的实施、可以促进存量土地的使用和供地方式的改革;在社会经济发展层面,预审是实现土地宏观调控、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应遵循依法、规划控制、强制与审请、实质审查、公益利益和准入等六项原则.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7月25日颁布施行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旧办法”),旧办法在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切实保护耕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修订后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从充分发挥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角度着眼,增强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作用。从操作层面来说,只有将新办法中的有些问题加以明确,有些关系加以厘清,才能保证具体工作中预审流程的顺畅,进而达到预审目的。笔者根据近年来从事预审工作的实践,试对新办法做如下解析。什么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旧办法第二…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土地用途管制为基础、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查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制度。其中,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作为《土地管理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土地管理制度,是建设用地管理程序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管理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的改革实践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新问题。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在预审制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土地利  相似文献   

9.
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匮乏与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如何在保证惠民,便民的前提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成为了交通建设项目的重点关注内容。建立完整的土地资源节约化利用评价体系并将其应用到交通建设实践中已成为国际土地科学的前沿领域。通过研究城际铁路施工特点及相关技术标准,构建了基于用地数量、用地结构及用地功能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类指标权重,应用TOPSIS法评价模型进行节约效果排序并得出最终结论。并以关中地区三条城际铁路土地预审数据为例进行研究,证明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各地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清理,其中很多地方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以下简称"预审")作为行政许可事项,笔者认为,将"预审"作为行政许可项目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2001年建立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并于2004年12月1日开始施行修订后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真正成了土地管理的“哨兵”,但这项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予以澄清和明确。1.预审的技术原则这里所说的“原则”不是指《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原则,该原则是指建设项目用地在预审环节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宏观层面上的原则;这里所说的原则是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环节中,工作人员应该遵循的规范,是技术层面上的原则。适度性原则。自《国务院关…  相似文献   

12.
加强项目用地预审的六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对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合理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在一些地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用地选址不当、投资强度得不到有效控制,用地计划安排不合理等现象还比较普遍,由此造成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重复建设严重、用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为切实解决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这些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项目用地预审管理。一、建立完善的项目用地预审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土地>2009年第1期刊登了浙江省温州市国土资源局陈矫健先生的<用地预审目前还不是行政许可>一文.该文从法律定义、"预审"审查内容、行政许可事项法定原则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理由.笔者认为,该文所作的理论表述、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引用和理解不足以充分说明用地预审目前还不是行政许可.实质上,当前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从外在形式到实质特点都已经是行政许可事项,只是由于相应的制度困境未予以明确和显化.  相似文献   

14.
正问题某水电站建设项目为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其项目建议书已审批,现须申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应当提交哪些材料?解答为改进和优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要求,2016年11月29日,《国土资源部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的决定》发布,简化了建设单位应提交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材料,该决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一、不再要求建设单位对补充耕地初步方案、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5.
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天保工程中资源消耗失衡和“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其与林业分类经营在宏观与微观上是协调一致的。实施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应注意健全承包档案,追续合同当事人资格,建立通讯网络,强化管理,建立与效益挂钩的管护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会计》2005,(5):30-30
为促进会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科学、客观、公正的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办法,在总结2004年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经人事部、财政部研究决定,2005年继续扩大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试点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中,主要涉及三方,即用地方、被占地方和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国土管理部门。在项目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三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矛盾,影响项目计划进度或是社会稳定。那么,如何让建设项目用地方和被占地方真正理解预审工作,协调好三方利益,使三方有效配合,高效、圆满地完成预审工作呢?对于国土管理部门来说,应该积极发挥管理职能,努力协调好用地方和被占地方之间的利益。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信息充分公开。对预审工作所需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要提供便捷的查询方式,…  相似文献   

18.
用地预审制度的地位从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对有关“预审”的规定不难看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确立的建设用地预审制度,应是一项前置于建设工程立项,审查所报请立项的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无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保证的审查制度。确立这项制度的目的,笔者的理解是为了防止项目核准与供地脱节,维护经济建设秩序,做到有项目,就有用地保障,保证项目及早开工、顺利建设、尽早投产发挥经济效益。因此,确立建设用地预审制度,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确保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协调、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土地管理参与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具体体…  相似文献   

19.
高级会计师(简称高会)资格考试是我国最高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拥有该资格是会计权威的标志。长期以来,我国对高会一直采用评审方式。2003年,人事部、财政部在浙江、湖北两省开始采用考试和评审相结合的评价方式;2006年,除军队系统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实行高会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成为获得高会资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索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设置的内在逻辑与实现形式,为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路径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当前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空间和指标不足的情况下,宅基地资格权设置的内在逻辑是作为新增成员户兑换宅基地使用权“期权”,赋予农户资格权实现形式的多样化选择。宅基地资格权的实现形式除去规划批地的传统方式,还可以选择集中安置、宅地退出“类市场化”交易、村庄更新以旧换新、继承祖宅、城镇落户优先保障居住权利等多种形式保障“户有所居”。研究结论:农民权益的底线保障是宅基地资格权设置的初衷。资格权的“期权”逻辑可以指导实践中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让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拥有宅基地或农村住房保障,让城乡双栖人口盘活闲置宅基地的利用,让进城落户的新市民同步实现城镇保障性住房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