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改革、调整、增长与摩擦性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改革遇到的一个重大难题是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显然是有其特殊性的,基于资本主义经济现实运动而形成的诸种通货膨胀理论(需求拉动说、需求转移说、成本推动说、理性预期说等)都不能圆满、确切地说明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通货膨胀现象。然而,任何进行经济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必然要发生通货膨胀以及其他一组相关的经济现象,又说明这种通货膨胀是有其内在必然性的。经济理论的任务就是要基于我们的特殊实践把那个特殊的内在必然性揭示出来。任何通货膨胀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有着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深刻  相似文献   

2.
吕品 《经济问题》1990,(4):18-20
近年来,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观点:既然物价上涨不可避免,通货膨胀是商品经济的共性表现,那我们为何不利用通货膨胀来实现我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呢?这种观点以及维持这种观点的某些西方理论在我国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决不能利用通货膨胀来实现价格改革与企业改革,同样不能利用它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治理通货膨胀的指导思想最近几年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是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出现的。对某些人来说,这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似乎通货膨胀是改革带来的结果,因此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以改革的停滞为前提条件。尽管许多人没有明确表达这种观点,但是从最近一两年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来看,确确实实是把治理与改革对立起来,相应地出现了市场机制的发育受到人为地阻碍、旧的体制又或多或少地复归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王琢 《经济纵横》1989,(11):20-27
<正> 十年改革取得了伟大成就。十年来,我们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前提下,探索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新模式,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开始了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尝试。从而初步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给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大发展。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经济体制改革中确实也存在某些突出的失误,这就是明显通货膨胀。据我看,通货膨胀并不是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而是由于我们理论上和工作中的失误造成的。这种失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革的宏观理论选择失误;一是改革战略的选择失误。  相似文献   

5.
“正常的价格波动,是价值规律的体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干扰经济发展的坏事,但不要怕”。在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社会,出现通货膨胀确实并不可怕,而且,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好处。这里,我们发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体改委顾问童大林先生的文章。文中观点带给人们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目标。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通过几年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新课改确实给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已全面展开,这项改革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课堂教学无疑是一场挑  相似文献   

7.
物价上涨又称通货膨胀.目前,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旷日持久的物价结构性上涨,且已发展为全面的通货膨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生活、社会生产、以及经济运行都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本文从引起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入手,通过分析当前通货膨胀的特征,找出引起通货膨胀的根源,并试图找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许桂娟 《经济纵横》1989,(10):20-21
<正> 六十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这一事实否定了过去那种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会发生通货膨胀,社会主义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传统结论。实践证明,只要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就有可能出现商品与货币的失衡。特别是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这种失衡会导致币值的变化,当失衡超过一定点就会发生通货膨胀。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存在通货膨胀,其程度和特点,与各国所采取的不同经济模式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当前通货膨胀中的国有企业行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在过去的一年中,持续的通货膨胀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将根据实际调查资料,分析通货膨胀是如何通过国有企业行为影响中国经济进程的。一、价格形势与企业对价格的恐慌即使人们还未能充分证实通货膨胀作为集权经济改革的伴生现象是否具有规律性意义,物价的持续上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据有关方面测算,1978—1987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了45.7%,而同期市场货币流通量增长了625%。1984—1987年,扣除经济增长、结构性调价、经济货币化因素影响之后计算出的货币过量增长每年约为5—8%。所以,经济改革以来,隐蔽的或公开的通货膨胀始终存在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通货膨胀的挑战,抑制通货膨胀、治理经济环境已成为深化改革的当务之急。生产资料流通与通货膨胀的关联程度如何?在抑制通货膨胀过程中物资流通部门怎样才能有所作为?这是我国经济实践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一、生产资料流通与通货膨胀的关联分析当前,理论界对解决通货膨胀有两种意见;一是把一切通货膨胀都归结为货币现象,认为要控制通货膨胀,不论是在价格双轨制下,还是在单一的价格控制下,只有一  相似文献   

11.
读编互动     
《资本市场》2012,(11):2
<正>在2008年全国"两会"的时候,中国内地政府提出的目标是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全世界都在扩张,只有中国在紧缩,这体现了中国政策的特殊,这种特殊建立在中国经济增长失衡和发展的特殊阶段上。刘伟认为,2008年春天发生了一场自然灾害——一场暴风雪把高速公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中叶以来,通货膨胀问题长期困扰着各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顽症,但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里,通货膨胀的破坏作用是大不一样的。我国自50年代初期开始,也存在着轻度的通货膨胀现象,不过1984年以前,这一问题不算突出,表现为时隐时现、时断时续,未对国民经济运行构成较大障碍。可是1984年来,由于不顾现实条件与客观可能,片面追求改革与发展的速度;加上有人不遗余力地鼓吹“通货膨胀无害论”,把通货膨胀誉为推动经济起飞的动力。从而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远远不能平衡,物资紧缺加剧、物价上涨无已,通货膨胀的危害性日益暴露。  相似文献   

13.
<正> 1994年的消费物价指数超过20%已成定局,这是由1993年底粮价上涨引发的改革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了政府、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极大关注。 现代经济条件下,任何物价上涨确实是一个货币现象,因为价格无非是商品交换价值的货币形式。但是物价上涨绝不只是一个货币现象,换言之通货膨胀并不只是一个票子发多了的问题。因为倘若物价上涨仅是一个货币现象的话,正像有人戏言的那样,我们把印钞机砸碎不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的日趋恶化,引起多数企业和民众的恐慌与不满,作为经济体制改革攻坚战的价格改革不得不在鼓动伊始就停顿下来。而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人们似乎手足无措,于是全面紧缩的政策主张应运而生。应当承认,如果制止通货膨胀是我们的唯一目标和最终目的,那么全面紧缩无疑是最有效、最简捷的方法。然而,制止通货膨胀对任何国家来说,都不是唯一目标和最终目的,因而全面紧缩在通常情况下并不为当代世界各国所采用,相反,以区别对待为特征的松紧搭配往往成为它们对付通货膨胀的基本手段,肩负改革和发展两大重担的我国更不应例外。当然,由于我国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客观环境、治理目标等方面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因而在松紧搭配的具体内容上也要与其他国家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的改革已经经历了第一个十年。由于改革本身的复杂与艰难,加上我们主观上的失误,目前经济改革处于低谷或陷入困境。如果不局限于眼下这种以通货膨胀为综合表现的经济困境,而是从更高层次和较大的历史跨度来看,所有制改革是改革困境的主要方面,而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则是其中的核心。我认为,中国的改革定能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摆脱困境,因为迄今遇到的困难的的确确是不断前进中的困难。传统国有制的改革也是这样,它一定能在社会主义的框架内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6.
汤枫 《经济问题》1991,(11):65-67
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在我国以人民银行为核心,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格局已初步形成。这种格局基本上适应了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作为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未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的作用,致使国民经济一度出现了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金融秩序混乱,社会资金流通不畅等严重问题。所以,强化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金融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7.
通货膨胀已经使中国的经济决策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价格体制改革带来了物价较大幅度的上涨,过高的通货膨胀率给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但要消除价格在任何意义上的上涨,则无异于否定价格体制的改革,重新硬化配给制。如何走出这种两难境地,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对通货胀胀加以适当的控制。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重的,各个经济主体在其中都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  相似文献   

18.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继续进行,个人消费作为恢复劳动力的必要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近年来在用于满足个人和整个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的这部分基金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并己造成了日渐危险的通货膨胀。消费基金的增长超出了市场承受能力,不仅说明了供求关系的矛盾,而且也表明了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某些非经济运行的怪现象。可以说消费环节的问题并不是单一的,它与生产、  相似文献   

19.
论财政分权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判断往往仅关注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投资过度两个层面,这是不全面的。以制度变革方面看,中国式财政分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国内投资两个层面而引发通货膨胀。中国式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分税制改革有助于减轻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外商直接投资、国内投资和货币供应量引发了通货膨胀的上升,而贸易开放度则抑制了中国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与文献评论通货膨胀是否会减少投资?尽管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普通公民未必一定确信通货膨胀是昂贵的,但是经济计量学方面的证据则出奇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依据通货膨胀后果的严重性,这种出奇的充分性可由以下两方面来证明。其一是假定通货膨胀所隐含的政治涵义相对于失业更为昂贵;其二是多年来致力于仅仅列举与重述通货膨胀成本的理论上可能的种种根源所耗费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