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在将生产制造中心向中国加速转移的基础上。也加快了在价值链上游R&D环节的战略调整。在我国大规模设立研发中心,使跨国公司在我国R&D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基于跨国公司在我国R&D投资动机,构造了一组教学模型对其在我国R&D投资模式进行分析,从而关注跨国公司如何在我国特定的环境下进行R&D活动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中的地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针对47家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实施调研,运用7点Likert量表问卷获取第一手数据,通过因子分析、信度分析、聚类分析和Scheffe多重比较分析等统计方法,部分证实了“跨国公司R&D机构职能定位因R&D投资动机不同而存在差异”、“跨国公司R&D技术外溢渠道因R&D机构职能定位不同而存在差异”等两项研究假设。揭示出“全球技术型”R&D机构倾向于与本土机构开展研发合作,“技术转移型”R&D机构开展技术交流的意愿较低,“市场导向型”R&D机构对研发成本不敏感等检验结论,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国际直接投资流量迅速扩大,发展速度超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转让的发展速度,在国际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起到了越来越关键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今天,国外R&D对一国技术进步的正外部性逐渐成为理论与政策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外R&D基于何种路径溢出?其效果又如何?本文旨在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非物化形式4个方面来归纳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的进展.最后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工具3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脉络演进做出简要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工业发展模式裴长洪一、外商投资在中国工业部门中的比重和贡献1988年以前,外商投资在工业中的比重并不很高,除1985年外,其余年份外商投资在工业部门中的比重都没有超过三分之一,即便是1985年也只达到37.6%,而房地产、公用设施及...  相似文献   

6.
随着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R&D机构也在不断增多,跨国公司R&D投资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对于跨国公司R&D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跨国公司R&D投资的现状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R&D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定性研究中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方面进行论述,在定量研究中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研究。在跨国公司R&D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向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运用理论模型描述R&D投资结构对创新系统产出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上,利用1990~2006年中国创新系统数据,对R&D投资分配结构与自主创新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R&D三个流向投资与自主创新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因此,本文进一步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基于投资流向的R&D投资结构效率进行定量研究,并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欧美日韩在华制造业投资的区位决定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采用系统的数据和计量模型方法,按摩了欧美日韩在华制造业投资的区位决定。分析结果表明,欧美日在华制造业投资区位主要受市场规模大小和集聚经济效果的影响,并具有向高式资地区集中的趋向;而韩国在华投资的分布则主要决定于地理和传统的经济文化联系。从省级地域单元来看,地区平均税负水平的高低对外商在华制造业投资的区位选择在统计上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跨国公司R&D全球化背景入手,采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了我国利用跨国公司R&D投资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开拓进取型、克服加强型、支持引导型和防御完善型四大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简称北京试验区),是国家于1988年最早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截止1995年底,北京试验区已批准和认定的外商投资企业达1182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计820家,约占70%。从企业数目的增长速度看,从1988年到1995年,北京试验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0%。这些企业对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认真研究中外合资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外双方的投资动机,有效地实现合资伙伴间的优势结合,以争取企业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其深远的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本研究于1996年初开始…  相似文献   

11.
对跨国公司而言,制度变迁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从跨国公司母公司所在国的制度环境到投资子公司所在国的制度环境的变化,这是不同制度环境的自然转换;二是子公司所在国的制度环境的变化,这是同一种制度在若干时间段的变迁。双层制度变迁下的公司治理具有明显不同于单层制度变迁的模式选择和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2.
在明确发展战略后,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实施这些战略,有效的投资则是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性措施之一.企业在筛选投资项目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投资动机问题,也可以说是投资的必要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中国25城市从1992年到200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域决定因素.采用的是随机效应动态模型,运用GLS进行估计,同时对异方差与一阶自相关现象进行了诊断与矫正.发现集聚效应、经济增长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贸易依存度等5个变量非常显著,除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外,其余变量与FDI呈现正相关,这与我们预期的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15.
开放源代码创新中,技术研发由志愿者通过网络合作完成,创新成果向所有人开放,对传统RD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建立合作RD模型,对开放源代码创新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传统合作RD企业产品的替代性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对合作溢出效应有消散作用,抑制了企业的研发投资;(2)开放源代码产品的互补性使得企业(个人)研发支出与合作溢出形成正反馈,从而增加了研发投资和社会总福利。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竞争的日趋白热化,跨国公司一改过去把R&D活动主要集中在母国进行的做法,开始制定和实施R&D投资国际化的战略,根据不同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比较优势,寻找R&D配置的最佳区位,从而促使跨国公司的R&D活动日益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本文将以跨国公司R&D国际化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跨国公司R&D国际化获得利润最大化来进行数理分析,说明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市场导向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文献多是从研发投入、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导致交易费用不同的角度研究市场导向与外资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则从外资企业功能定位、资源要求、市场机会、风险暴露以及不同动机的成本节约差异入手研究外资的市场导向对绩效的影响。相对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而言,市场开拓型外资企业在价值创造中承担了更多的功能、投入更多的资源、面临的市场机会更多、风险更小,并且成本节约更大,这些因素使其绩效好于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的绩效。我们通过江苏省苏州地区4026家生产性外资企业2003-2007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结论。同时,实证研究发现市场导向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受到进入方式的调节作用,在合资与独资两种不同进入方式下,市场导向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在方向上表现不一致,而且在强度上也存在很大差别,合资的市场开拓型在华子公司的绩效要好于独资的出口导向型在华子公司的绩效。基于该研究结论我们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展非煤产业早已成为煤炭企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和调整产业化结构的重要途径。回顾非煤产业发展历程 ,大多数项目选择了产业投资 ,而且是直接投资。于是 ,许多以矿区自身为目标市场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了。水泥厂、红砖厂、煤矸石厂、劳保厂、小机修厂等几乎在每一个煤炭企业非煤产业中成了不可或缺的项目。上述传统非煤产业的发展 ,在为矿区的配套服务、分流富余人员、解决职工子女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也随之产生了一个共同的缺点 :“长不大”、“活不长”。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永远“长不大”的企业难以抵御风云变幻的市场风…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