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随着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总储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民储蓄在总储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90年代已成为银行资金和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由此,居民储蓄行为构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4.
一般来说,居民持有现金有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当前我国居民储蓄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宏观经济的好转,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引起居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收入差距拉、投资渠道欠缺等因素息息相关。高储蓄率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加大了银行的风险和成本。本文着重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居民储蓄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改革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增长变动的基本情况,从我国居民储蓄和收入的关系入手,对我国近年来的储蓄政策对城乡居民及不同地区居民的不同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曾令京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1998,(5)
一、储蓄存款过度增长的实证分析为深入了解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过度增长的现状,请先看下表:居民储蓄存款与相关经济指标分析表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19881997年)21998年7月24日《金融时报》。一、从储蓄存款增长的跳跃性来看: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继1992年实现一万亿元大关的飞跃之后,1994年一举突破二万亿元大关,1995年又一举突破三万亿元大关,到1998年6月更是达到五万亿元大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一万亿元用了30年,从一万亿元达到二万亿元用了两年,从二万亿元达到三万亿元仅用了一年,从… 相似文献
7.
8.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到2007年3月底,全国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已达17.5万亿元,其中活期存款6_3万亿,占36%;定期存款11.2万亿,占64%。受股市上涨影响,2007年4月居民户人民币存款减少1674亿元,同比多减2280亿元,但比2006年同期依然增加606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居民储蓄的总量很大,增速很快,但并未达到对经济发展产生负作用的临界点。居民储蓄的动机,包括追求富裕、防范风险、预备支出、选择投资等多种因素。调控居民储蓄水平,既要提高居民收入所占GDP比重,又要正确引导居民的消费趋向。当前,重点引导中等和中低收入家庭进入房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疏通存款流动渠道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快速增长.近期,虽然股市行情趋好,分流了部分居民储蓄存款,存款增幅同比有所下降,但仍无法改变其增长过快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1.
12.
13.
居民储蓄过度增长的原因、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我国居民储蓄过度增长十分明显。由于居民普遍存在的谨慎消费心理和金融商品选择范围太小等到方面因素引起了居民储蓄过度向银行体系集中。过度储蓄造成经济增长缺乏增长后劲,金融风险过度集中银行体系。改变过度储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已经从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了2004年底的126196亿元,增加了599倍.其增长速度既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高额的居民储蓄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有着有利的一面,但也会带来的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为此,通过借鉴西方的储蓄理论,研究我国居民储蓄的内在特征,把握我国居民储蓄的未来走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的居民储蓄率水平一直居高不下。居民的高额储蓄无疑是把双刃剑,对经济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影响。分析了居民高储蓄现象的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提高了现行利率。这是否会对我国居民的储蓄行为产生影响,要视我国居民储蓄的利率弹性而定。分析我国居民储蓄的利率弹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节目组 《中外企业文化》2004,(4):56-57
记者:唐旭主任,如果要您做一个类比的话,1万亿元存款应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唐旭:可以这么说,如果用11万亿修三峡电站,我们可以修55个如果买波音737,我们可以买四万架;我国2003年GDP大约是11.6万亿,跟这个储蓄数额差不多.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