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书 《辽宁经济》1997,(4):29-29
中国证券市场的战略选择国际化●刘书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历史不太长的发展中的证券市场,这个市场还不是国际化的市场,但它处在市场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处在国际性大金融市场的辐射范围内,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必须朝国际化方向发展,国际化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战略选择。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环境为背景,尝试建立了一个针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最优国际化战略选择问题的内生性模型,考察要素禀赋优势、贸易成本、市场容量以及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等因素对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由于经营环境和国际化诱因的不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尽管基本遵循跨国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般原则,但是并不能照搬发达市场环境下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陆奇斌 《特区经济》2006,(3):316-317
随着国外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趋势增强,我国零售企业需要了解国外零售企业实施国际化策略的一般规律,由于零售企业国际化是个复杂的过程,本文从分析零售企业实施国际化的原因、国际化所包含的内容、如何选择国际化市场、国际化成功条件和失败的原因四个方面进行了一般性规律分析,希望能为我国零售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缪燕辉  张颖 《北方经济》2012,(18):81-82
截至2011年底,中国中小企业已累计达到1023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可以说目前中小企业已经在中国整体经济和制造业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随着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中小企业选择"走出去"去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行跨国经营,进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化经营战略正在被更多的企业家奉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然而随着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企业国际化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成为学者和商业巨人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虽然国外  相似文献   

5.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中国企业必须积极利用国际先进的研发资源,实施研发国际化战略,才能更快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该文分析了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发展现状.总结了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模式选择,进而提出了中国企业实施研发国际化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面对全球国际化浪潮,为了使我国制造业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文章从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入手,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国际化和创新两大核心战略,是TCL发展的两个前后驱动轮。TCL通过自主创新,走国际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是中国家电企业成功的一个典型。对中国家电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世界品牌的“中国创造”转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经济国际化,是密切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把我省经济融入国际市场,依托国际市场的力量加快经济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这是一项牵动全局的战略决策,其实施过程必然深层面地涉及现行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要求在更宽广的经济社会层面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升经济体制的质量,增强经济制度和体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强化改革在经济国际化战略中的动力作用。   从我省的实际情况以及与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比较成功的省市间的差距来看,当前影响经济国际化战略实施的,固然有市场、…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我国民族汽车制造业品牌国际化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我国民族汽车品牌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分析。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民族汽车已经取得的一些国际化经验以及民族汽车制造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都为我国民族汽车品牌国际化带来有利条件,但是中国产品原产地形象的不佳、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人才的缺乏以及汽车行业全球化竞争的不断激烈成为我国民族汽车制造业品牌国际化的不利因素。中国民族汽车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竞争力选择合适的品牌国际化的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当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并大力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之时,以海尔、长虹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家电企业不甘示弱、“与狼共舞”,逐渐形成了走向世界、争创全球品牌的战略意识,纷纷在观念、生产、营销、研发和资本等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品牌会更加注重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参与世界竞争,与世界跨国公司一道分争国际市场,这是必然的趋势。相信不久的将来,国际化战略会给我国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从而使我国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一、中国品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出口增加值测算角度,对1995-2011年中国出口中的制造和服务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服务出口总值基本赶上甚至一度超越了制造出口总值,中国同样也是"服务大国",其中由制造业间接出口的服务含量超过了由服务业直接出口的服务含量;(2)中国服务出口的国内增值能力弱于制造出口,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台湾、德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是中国出口价值的主要外部来源地,中国本土的制造和服务在全球化分工中需要实现自我提升;(3)中国产品在主要进口市场所占份额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相比国际服务市场,中国产品在国际制造市场上拥有更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文章的研究为制造和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张蒙 《特区经济》2008,(3):211-21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国际市场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其形式、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长期指导我国外贸战略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已不再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并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国应逐步淡出比较优势战略,而选择以竞争优势为主导的贸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臧铖  冼国明  初晓 《南方经济》2022,41(7):69-86
文章首先通过定量识别《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构造出我国外资开放度指标,然后,采用价格法测算了我国省际地区市场分割程度,同时借助贸易增加值核算框架测度了我国各省市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业升级;在此基础上,将交互模型与非线性模型相结合,实证考察了市场分割视角下外资开放对产业升级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资开放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第二,市场分割的弱化会对外资开放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倒U型"关系起到缓解,甚至翻转的作用,特别是在外资开放程度较高时,外资开放对产业升级的抑制作用会随着市场分割弱化而得以缓解,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换言之,我国在持续深化外资开放以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配合统一的大市场。第三,在解决内生性问题、替换指标、加入更多控制变量以及剔除部分样本之后,结果依然稳健。上述研究表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而打破市场分割促进以统一大市场为基础的国内大循环的畅通是当前阶段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刘苏云 《改革与战略》2010,26(1):174-177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发展,近年来我国境外直接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境外直接投资流量有所下降,这让我国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体验了风险和考验,但无论如何都不容我国选择逃避与沉默。面对动荡的国际市场,我国必须以积极的姿态,从容睿智地迎接挑战,谋求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股市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全面认识中国股市的国际地位对于揭示国际股市一体化联动中的传导机制,防范和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冲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文章应用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金砖国家和七国集团股市收益率和波动率的联动关系及其联动网络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出中国在国际股市联动中的地位对传导关系的控制方式,定量分析出事件冲击下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1)国际股市收益率和波动率联动网络呈现出稳定的非线性联动关系网络结构,受其影响各国股市收益之间存在互惠性,而波动之间则存在传染性;(2)在收益率联动网络中,中国股市的作用和地位已与英国相当,远高于其他金砖国家,正逐渐由"从属地位"转向"中心地位";(3)在波动率联动网络中,中国股市是造成国际股市风险交叉影响的重要"桥梁"。综上而言,当前中国股市表现出"高风险低收益"的市场特征;(4)中国对国际股市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地缘特征",将网络中心国家股市的利好传递给地缘临近国家股市;(5)波动率联动网络中初始冲击强度较大的国家,往往是对中国股市持续大规模产生冲击的国家;(6)相比较国际股市调整波动冲击的时间而言,中国股市调整时间较短,这表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致力于股市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战略并购: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的市场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立峰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85-87,144
以产业为基础、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的战略并购代表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显著特征,文章通过对我国领先制造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战略并购将成为这类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也必然成为现阶段制造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途径和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市场选择与政府行为的视角,将资本深化分解为工资上涨引致的资本深化和政府投资引致的资本深化,利用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28个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本深化对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资上涨引致的资本深化能显著的促进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政府投资引致的资本深化却对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政府投资引致的资本深化与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其临界值为政府投资引致的资本深化达到0.057左右,目前越过该临界值的制造业行业有20个,且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制造业。而未越过该临界值的制造业行业有8个,主要分布于轻工业制造业。这一研究结果为中国"去库存、去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8.
贺俊 《改革》2021,(2):81-89
制造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和牵引。中国制造强国建设包含战略先导产业的技术和市场领先、极端压力情形下的制造业运行安全以及高强度创新驱动发展三个维度。其中,实现战略先导产业领先是制造强国建设的核心,其战略要点是在构建全球技术共同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中国市场需求的独特性重新定义根技术和主导设计,为推动全球新兴技术突破贡献中国力量;产业链安全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基础,其战略要点是根据“底线安全”原则培育基于次代技术的完整产业链,加快构建高效的产业链安全管理体系;高强度的创新驱动发展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前提,其战略要点是构建“创新友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推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竞争范式实现激励相容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倪晓宁 《特区经济》2012,(8):203-205
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是国际气候问题解决方案的基础和市场保障。本文以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为分析对象,依次分析了这个特殊的无形产品市场的供给方、需求方、交易商品、交易货币、市场的法律依据和运行机制以及最新发展动态等内容,并对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相关的清洁发展机制实施有效性、自发市场问题以及总量限额必要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也针对目前中国碳交易市场最新发展状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指出当务之急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碳汇产品定价方式、各级碳交易市场的兼容性以及试点企业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0.
龙少波  张梦雪  田浩 《改革》2021,(2):90-105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当前我国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主要方面尚存在一些堵点,不利于双循环新格局的加快形成。产业与消费“双升级”对畅通经济双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产业与消费“双升级”通过供给质量提升、技术进步方式转换、就业增加扩容三大机制能有效地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关键环节的主要堵点,并进一步通过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协同作用,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同时,国内经济大循环畅通的过程又将助力于疏通国际经济循环的主要方面所存在的堵点,使得我国以更高的规模经济效能、产业层级和更强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协作,并反哺带动国内经济大循环,加快二者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