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改革》2004,(1):29-31
很多年过去了,应该对多年来全面而又简单的非农化做出反思,对我们都已熟悉的所谓发展做出质疑,这些都是谁的发展?这些发展将会为中国成千上万个乡村及生活在其中的成员带来什么样的明天。  相似文献   

2.
何劲 《农业经济》2003,(12):3-4
当今中国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困扰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难题。中国要想在二十年间实现小康目标,关键在于真正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切切实实地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破解“三农”问题,最难最关键的就是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当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在切入点问题上众说纷纭,这主要是因为对切入点的属性认识不清,把握不准。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从其属性来看,应该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桥头堡、突破口、着力点和调控器。联系“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比照切入点属性,在和实践上都能够证明,“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充分必要条件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非农化过程潜在的社会风险 目前,就如何解决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其中颇有影响的主张之一便是非农化,此一脉最极端、最典型的语言是:农民的出路就在于“消灭”农民。草就此文,并非要探究解决“三农”问题的立足点究竟应  相似文献   

5.
张翔 《农村展望》1991,(1):40-41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是社会文化在农村活动的表现,是农村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定的乡村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乡村文化,这各上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又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绦垢发展,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麦基说的“研究社会如果不考虑到文化,那就不会有所发展”。因此,我们研究和探讨农村发展问题,有必要对乡村文化的现状、发展目标和建设途径等问题加以讲座,以求通过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农村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与解决办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1、三农问题的客观必然趋势 国外已经普遍认为中国是21世纪最大的“世界工厂”。根据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实际地位,我们客观上只能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保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这种优势实际上产生于农村高达3个亿以上的过剩劳动力(全国劳动年龄人口7.4亿,其中农村5亿;农业实际需要1.5亿,乡镇企业实际解决5000万非农就业),使我们可以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长期维持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南方农村》2004,(1):54-54
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日前致信正在浙江绍兴柯桥召开的2003年中国城镇建设发展论坛。他在信中强调,以现阶段来看,小城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三农”问题,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推进城镇化为目标,充分利用市场机  相似文献   

8.
罗亦凡  毕东 《山西农经》2022,(7):1-5+10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发展需要,也是反映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性荣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将更加倾向于以乡村文化发展哺育精神文明发展,以乡村文化振兴助推文明城市建设成为具有现实意义与操作价值的议题。在研究乡村文化振兴对于乡村文化主体、乡村文化本体与乡村文化载体的发展作用后,得出了乡村文化振兴能够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产生助益这一结果,对于研究乡村文化振兴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工作通讯》2008,(11):52-53
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同时,农家书屋也正在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在破除封建迷信、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文明乡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期,我们专门编发一些地区农家书屋建设、管理、使用的好经验、好做法,希望对各地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起到借鉴、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予”是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六字方针(多予、少取、放活)的头两个字。“多予”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多给农民、农业、农村一些投资。温家宝总理在人民代表大会上作出承诺,今后新增的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农村。温总理还在答记者问时强调:金融政策、财政政策都要对三农倾斜,把全面小康的基础建立在农村的小康基础之上。“多予”让千千万万的农民看到了实现全面小康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2日《陕西农村报》刊发《我国80%以上的自杀者是农民》的短文,读后让人不安。 文章揭示:农业部经营管理司副司长刘登高说,农药是中国主要的自杀工具。研究发现,80%以上的自杀死亡者和自杀未遂者都是农民,每年有15万人服用农药自杀死亡,50万人服用农药自杀未遂。  相似文献   

12.
13.
缓解“三农”问题的五项政策建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4.
善待老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我国的人口增长率,也使我们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农村老人,原本可以发挥更多的余热,他们原本是和谐垢乡村社会不可或缺的建设者。但现实情况却是,他们是贫困群体中的贫者,弱势群体中的弱者。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文章探讨了中国乡村振兴进程中面临的国情农情约束,以及如何基于中国独特的国情农情,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方法]通过中国与世界各国现状的比较,指出“乡村衰落”这一世界性难题及其内在原因; 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外流、小农经济、土地制度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约束。[结果]立足中国独特的国情农情,对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何走从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质量兴农、创新治理、绿色发展、文化兴盛、精准脱贫7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结论]按照国家的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能够立足国情农情走出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合作事业的一种新气象──农民专业协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部经管总站刘登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恢复了家庭经营应有的地位,建立起“统分结合”的新体制。伴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在80年代初,专业户,专业村大量涌现。正是在农村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农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税费改革之后,农村公益事业如何兴办,成了一个新难题。通过对郧县部分乡镇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农民投工投劳情况的调研,笔者认为,创新机制、多管齐下,是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坚持“一事一议”,用民主的办法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是兴办农村小型公益事业的主要途径。基层组织要采用示范、引导和耐心教育说服的办法,多做群众工作,使村民把实“施一事一议”制度作为维护自己民主权益、为自己办好事情的重要途径,变被动参与为主动…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民需要文化来塑造,农村文化是新农村的灵魂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兴起,催生了农村文化的复苏,迎来了农村文化的春天农村文化需要“送”,更需要“种”,让群众唱主角发展农村文化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也并非一定要花大钱政府职能尚需进一步归位,加强对农村文化的引导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市场化和农民城市化改变了乡村社会秩序的基础。传统乡村秩序逐渐解体,乡村社会活力渐趋衰退。老年人日益成为乡村社会的主体,这一现象定义了乡村建设的需求和空间。农村老年人协会回应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建设需求,是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考察湖北省官桥村老年人协会的建设实践,笔者发现老年人协会建设的资源输入、村庄本位、组织动员和文化导向等机制激发了村庄社会的内生活力和农民的主体性,承载了乡村建设的意义。老年人协会不仅增进了老年人群体的福利,还辐射至村庄社会,促进了村庄社会整合与公共秩序再生产。因此,农村老年人协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空心化和老龄化导致的农村社会资本流失和文化生活凋敝,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奠定了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因此,需要正视乡村社会转型的实践过程,从农村老龄化和经济空心化的基础出发,坚持底线思维和农民本位,探索符合农民主体需求的乡村建设道路,这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