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客资产最大化是企业营销活动追求的目标,在顾客资产评估方法和技术日渐成熟的前提下,营销决策应该以顾客资产为目标函数,而把营销投资作为能使顾客资产最大化的一个变量进行研究。顾客资产与营销投资是相关联的,逐步提高营销投资会增加顾客资产的价值,直到营销投资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后,顾客资产达到最大化水平,之后,顾客资产与营销投资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在顾客资产目标最大化目标下,获取投资与保留投资有一个理想的比例关系。通过一些实证模型,可以将企业的顾客资产转换为获取投资与保留投资两个变量的函数。通过求取该目标函数的偏导数,可以得出最佳的获取投资和保留投资。  相似文献   

2.
学界关于顾客中心导向在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中的积极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但针对制造企业不同情境下的服务化战略选择,宜采取何种顾客中心导向以助于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成功获取这一问题在过往研究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文章拟从顾客中心导向视角出发,以华东、华中、华南208家各类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制造企业不同服务化战略选择的情境下,不同顾客中心导向的秉持对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造企业所秉持的顾客中心导向与制造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性质保持相对适应或匹配的情境下,企业顾客中心导向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往往更加显著。即制造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的选择或实施,如果能在组织内部塑造与企业服务化战略类型性质保持相对匹配或适应的顾客中心导向,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或绩效成功获取的概率将更大。  相似文献   

3.
顾客价值管理的整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客价值管理是以最大化企业目标顾客潜在价值为核心整合在一起的一套整合的理念、方案和运营模式。它以整合的顾客价值管理观为指导,以企业理想顾客界定的价值整合企业的运营,开发最大化的顾客潜在价值,提高企业的顾客投资回报率,并使企业和顾客双方都为对方创造了最佳价值,从而使双方的目标也达到了整合。  相似文献   

4.
利用174份配对问卷的调研数据,基于权变理论研究了顾客需求获取方式对顾客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技术不确定时,顾客参与阻碍了顾客价值;当供应商依赖时,顾客参与促进了顾客价值,而供应商推断阻碍了顾客价值;指出: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应采取不同的需求信息获取方式,如此才能更有效地满足顾客特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传统顾客细分大多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等指标,无法反映顾客满意、顾客忠诚等关系营销的本质。以顾客忠诚、顾客价值理论为工具,围绕着顾客与企业建立关系的意愿,构建了顾客忠诚、顾客价值、忠诚一价值关系营销下的顾客细分模型。这一模型明确了关系营销范式下的顾客细分是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细分,资源配置和保持策略则是根据不同顾客的价值制定。  相似文献   

6.
顾客知识的涵义及其系统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兵 《经济师》2007,(3):242-243
企业只有通过对顾客知识的掌握,才能理解顾客需求,并发现潜在顾客和市场机会。文章从顾客知识的形成过程入手,基于对企业的顾客知识与消费者的消费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提出顾客知识的概念,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给出了顾客知识的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7.
顾客信任的形成机理及其营销管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关系营销的本质是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一种互信互利的顾客关系,通过顾客关系达成交易和获取盈利,因此获取与深化顾客信任、培育优质的顾客关系是企业实施关系营销的基础和核心,也是获取顾客资源、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在全面分析顾客信任的价值内涵基础上,深入探讨顾客信任的演化过程与形成机理,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了赢得顾客信任的信任营销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从顾客需求的明晰程度,可以将顾客需求分为3个层次:顾客的意识需求(顾客的已知需求)、顾客的潜在需求、顾客的未知需求。不同的顾客需求反映出不同的顾客需求与产品的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9.
顾客满意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企业竞争激烈,竞争的焦点是顾客竞争,要想获得和保持顾客,就需要企业了解顾客需求,使顾客实现满意。本文通过对国外研究文献的总结.讨论顾客满意的内涵、测量模型,以及顾客满意与顾客感知服务质量、顾客忠诚的关系,指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戴尔的营销模式不可复制的本质在于,首先他们进行了思维的创新,他们与潜在顾客和已购买戴尔产品的顾客保持沟通,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和好恶,他们不是关起门来猜测顾客需要什么,而是用这样的销售模式,提供给顾客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为此,他们剔除了市场营销上的高投入,增加了技术标准化和快捷的售后服务,减少了基础技术创新和PC机的种类,创造了直接销售和客户定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顾客价值创新模型及企业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顾客创造并传递价值是企业成功获取自身价值和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对顾客价值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焦点。顾客让渡价值的基础是顾客获取的整体价值和顾客付出的总成本之差。在此基础上,企业顾客价值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和策略是“使能顾客”与“解脱顾客”。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12)
唯品会在电子商务市场的极大成功,吸引了众多的效仿者和竞争者,如果想要继续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就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加大对顾客满意度的研究,发现潜在的市场和需求,提升服务和品牌,以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需求。文章以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为指导,分析唯品会在网络销售过程中,分别为顾客所创造的价值以及顾客为此付出的成本,从而凸显其竞争优势,总结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为已经或准备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的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顾客知识管理能力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客知识管理能力对新产品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企业必须加强顾客知识流程在组织内的运作效率以及组织环境对顾客知识管理活动的支援能力。顾客知识管理重塑了企业的价值,企业的成长必须将重心置于顾客,设法通过顾客互动,获取顾客知识,并将知识在组织内分享与应用,以发掘出可能的产品创新与满足顾客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罗忠良 《时代经贸》2011,(22):116-117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竞争转向对顾客满意与忠诚的竞争,建立顾客满意与忠诚管理体系十分必要。顾客满意与忠诚管理体系包括测评体系、测评方法与持续改进三大块,测评体系应包括对外部顾客、内部顾客和潜在顾客三方面的测评,测评中应针对不同类型顾客选择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以顾客满意指数理论为指导进行。在满意忠诚测评基础上企业应对企业管理、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顾客让渡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秉文 《经济师》2006,(4):72-73
顾客让渡价值是顾客进行购买产品或服务决策选择的理论依据。它是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之差。目前文献对顾客让渡价值的研究都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使得总顾客价值和总顾客成本评价的主观因素太大。因此,文章引入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顾客让渡价值评估的量化模型,对顾客让渡价值的量化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6.
利用顾客参与来高效获取顾客知识,对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新服务开发绩效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顾客参与信息共享、责任行为和人际互动三维度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服务相关知识、消费使用知识和顾客自我知识获取均有显著正向影响;3类顾客知识获取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新服务开发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内隐性会部分调节顾客参与同顾客知识获取之间的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企业要赢得长期顾客,就要创造顾客满意,顾客满意的主要来源是与客户保持密切的关系。顾客满意营销活动已经成为目前众多企业的营销利器,如何实施基于顾客满意的营销战略,已成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竞争优势来源于顾客所得到的价值和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企业要获取竞争优势,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降低顾客所付出的成本;二是提高顾客所得到的价值。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竞争优势的取得和保持,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本优势的取得和保持。本文拟通过对企业成本价值链的分析探讨如何获取成本优势并使其保持持久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所谓关系营销,就是通过不断调整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建立和保持与顾客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从而获取长期利润的营销理念和实践。房地产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房地产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和残酷,房地产营销已成为决定房地产企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新兴的关系营销理论对我国众多的房地产企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往研究主要考察了企业按现有顾客向潜在顾客进行口碑推荐的效果进行奖励即按绩效付费这单一形式的各种激励机制,本文引入了一个新机制--对潜在顾客的推荐行为所发生的成本提供即时的补偿,并研究了补偿与奖励两种激励机制相结合促使顾客进行口碑推荐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利用这两种机制,企业与潜在顾客都能得到更大的效用。进一步,随着口碑推荐的成本效率性的变化以及推荐成本的结构性变化,企业相应的最优激励机制的选择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