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敬峰 《山东经济》2006,22(5):54-57
本文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产业内贸易对劳动要素的弹性略大于对资本要素的弹性,我国产业内贸易具有利用劳动要素比较优势的特征。我国产业内贸易一方面应继续发挥现有优势,另一方面又要促进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出发,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商品出口贸易状况进行了分析。结论是,中国外贸出口的显示比较优势已经开始由资源密集型产品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应该进一步开发中国比较优势产业的潜力,并积极扩大规模报酬产业和产业内贸易,支持中国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以此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3.
产业内贸易是现阶段贸易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搞好产业内贸易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极为重要,为此要选择好主导产业,创造产业竞争优势;积极扩大对外投资,增加中国产业内贸易份额.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衡量产业内贸易发展程度的常用公式是格鲁贝尔·劳埃德公式,但该公式在衡量双边产业内贸易上存在不足。而使用伯格斯特朗德公式,考察中日两国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原因和发展前景做出分析,从而得知:中日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程度稳中有升,反映了两国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结构特点。中国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改善外贸商品结构以适应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6.
丛海彬  邹德玲 《特区经济》2007,224(9):46-47
随着世界贸易格局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强,产业内贸易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为进一步促进浙江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对其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际贸易的产生,最初来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社会形态的进一步演变,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指导之下,资本家们便开始在国际范围内转移生产要素,以寻求低成本高利润的空间。本文旨在探索产业间、产业内以及产品内贸易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使用1997~2012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否依赖于人力资本。实证结果显示,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因人力资本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时,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人力资本水平较高时,二者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说明,要想更大程度地发挥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是前提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进  巫雪芬 《改革与战略》2011,27(6):181-183
文章利用加权产业内贸易指标、产业内贸易与贸易额和GDP之间的相关关系对"金砖四国"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推动四国贸易的主要是产业间贸易,中国与印度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最高,但中国与巴西的贸易额对加权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弹性系数最大,中国与俄罗斯双边产业内贸易对推动两国GDP的作用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机电产品规模发展迅速,迄今出口金额已超过全国外贸总额的一半。为中国经济的腾飞贡献巨大,然而长足发展至今,也更表现出很多问题和隐忧。本文从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出发,探讨我国机电产业的结构特点、存在问题,并进而提出机电产品外贸发展的思路转换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已经成为中美贸易的主体,且中国对美出口不断扩大。本文以该类产品为研究对象,借助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揭示中美的优势;运用产业内贸易调整指数,说明两国间产业内贸易状况;运用产业内贸易失衡指数,指出该大类下对两国间贸易失衡起到推动和缓解作用的产品;借助于动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美间该大类贸易平衡状况的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把产业内贸易分为水平性和垂直性两种,并利用修改后的Grubel和Lloyd指数,计算了我国与14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总产业内贸易、水平性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根据本文的研究,目前我国主要还是以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为主,其比重达到80%;水平性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小,一般都不超过10%。与此同时,本文还时影响我国总产业内贸易、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我国总产业内贸易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与平均市场规模、外国投资、人力资本正相关;水平性产业内贸易与平均市场规模、外国投资正相关。地理空间位置与它们都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要素禀赋的差异性正在弱化,规模经济日趋重要,大多数产品为满足国家之间不同购买需求日趋差异化,技术变化也不断向各行业渗透。双方在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从传统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本文借助现有统计数据,揭示中国与东盟国家逐步从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探讨形成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以及进一步发展产业内贸易的有利弊因素,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产业内贸易的大量发生向传统贸易理论提出挑战,产生了产业内贸易理论。80年代后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  相似文献   

15.
产业内贸易对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要优化产业内贸易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升级,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谦  别朝霞 《世界经济》2006,29(11):70-84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动态比较优势模型研究人力资本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与先前的文献不同,本文认为动态比较优势的核心是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一方面可作为一种要素投入用于各种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外部性,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研发部门的效率,这种外部性是发展中国家培育自己动态比较优势的核心。只有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使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演变,才能使发展中国家不断进入更高级的产业,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旅游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创汇效应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阐明了成都市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利用近8年的数据,建立了弹性系数评级模型和GDP与旅游创汇收入之间的关联性测算模型,实证了旅游服务贸易对成都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联系该项关联度的现实意义,对成都市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内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1994年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正式实施以来,东盟经济合作得到较快的发展,东盟区内贸易份额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那么,东盟区内贸易的扩大主要来源于何种形式——产业间贸易还是产业内贸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将就此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东盟区域贸易合作的代价。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通过对中印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分析发现,首先,从静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考察来看,中印制成品主要是以产业间贸易的模式为主.其次,从动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考察来看,中印的贸易增长主要是以产业问贸易为主要特征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不能纠正贸易不平衡性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便找到更能真实反映边际产业内贸易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