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电力企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评价电力客户信用等级应考虑企业信用和经营能力两个方面指标,并建立了一套实用性较强能反映电力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层次方法对信用等级进行评价,并列举应用实例证明了该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客户忠诚度的相关理论,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提出计算客户忠诚度评价值的模型和算法。一方面计算客户忠诚度的客观值;更重要的也是难度最大的一方面是在对用户或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也即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确定客户忠诚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客户忠诚度层次结构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相应指标的权重计算,并计算出客户忠诚度的主观值,从而确定出固定电话客户忠诚度评价值。最后结合实际,利用广东铁通2003年7~12月固定电话用户的有关数据取样,计算出广东铁通2003年7~12月的客户忠诚度评价值,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提出了提高固定电话客户忠诚度的建议。本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可以帮助和实现客户忠诚的演化和客户忠诚度的提高,并可将此模型和算法应用于不同的电信运营商或不同的电信产品。  相似文献   

3.
连漪  樊志文 《科技和产业》2015,15(1):106-110
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以及产品服务趋于同质化的环境下,我国移动通信企业开始由基础网络建设向专业化的增值业务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及时准确的挖掘高价值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功能业务,提升客户价值,成为各通信企业获取新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之一。在BG/NBD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捕捉客户随机交易行为,构建了客户终身价值测度模型,结合电信运营商的客户数据进行客户终身价值预测研究,结果发现,模型在客户整体层面和个体层面均能有效且准确的预测客户终身价值。  相似文献   

4.
覃国森 《中国经贸》2010,(16):27-30
本文结合主成分分析,逻辑函数和熵值法,构造出一个信用评分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电信客户信用评级体系。本文通过对抽样选取的全球通客户的通讯行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遴选出六个重要维度及其代表性指标,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来缩减每个维度的指标,并用逻辑函数计算出每个维度的分数,最后用熵值法计算出每个维度分数的权重并求和得出最终的信用总分,从而实现了对电信客户的评级。通过案例实践,发现这一模型对通讯客户具有较好的识别信用风险和预测信用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和电信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客户流失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从移动互联网时代价值客户的识别、建立贯穿全公司的客户流失协同体系、加强客户流失预警分析、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体验式的客户响应模型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电信企业的客户流失管理。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C5.0、Neural Net和Logistic三种算法作为构建预测混合模型的基础算法。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分别采用品牌、地区、网龄和账单作为客户细分变量,构建了不同的客户流失预测混合模型,用命中率和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对预测结果比较评估,得到以地区为客户细分变量的混合模型预测效果最佳,以账单为客户细分变量的混合模型预测效果,其次以网龄和品牌为客户细分变量的混合模型预测效果较差的结论。省级电信公司在构建流失预测系统过程中,以客户账单(或客户消费层次)作为细分变量,对各地区客户单独构建流失预测模型;同时,要加强品牌管理,提高各品牌对客户的区隔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电信行业经过2000年和2002年的两次大调整,目前已经形成了电信、网通、移动、联通、铁通和卫通六家业务运营商并存竞争的局面。从原先中国邮电一家独大的高度集中垄断发展到各种业务分开经营的多家寡头垄断竞争,可以说,我国电信业务运营市场的竞争程度在逐步提高。本文选取2000-2003年我国各家电信业务运营商的业务收入总额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这四个年份我国电信运营市场的市场集中度,并从中观察我国电信市场的竞争程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互联网金融机构客户信贷数据为基础,使用7种不同的数据挖掘方法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模型,从预测准确率、模型外推性、第二类错误率、预期错误分类成本4个方面评价模型的综合信用评估能力。评价结果表明,使用分类树和K近邻分类算法建立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的综合信用评估能力最高;同时发现使用线性和非线性方法建立的模型各有特点,线性分类模型能够对违约客户进行有效识别,而非线性分类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电信客户细分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技术解决电信行业中的客户细分问题,并结合实际数据,应用数据挖掘工具Clementine建立了客户细分模型。  相似文献   

10.
姜松 《魅力中国》2011,(20):385-385,345
电信运营商数据网管CNM系统立足与数据网络管理系统现状,并结合电信市场客户竞争需要,论文深入分析CNM系统需求,分别从系统总体架构选择,B/S、C/S架构设计,以及电路管理功能实现进行了阐述,电信运营商运营数据网管理的完善具有较强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邹蕾  叶华平 《特区经济》2007,(5):128-129
企业信用评级的迅速发展引起人们越来越关注企业信用评级展望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选取84家样本企业和12个指标,使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国内上市企业信用评级展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股价的β值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国内上市企业信用评级展望的影响因素,其中β值是主要因素。上述结果启示我们,国内上市企业可以通过降低营运风险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来提高企业信用评级。  相似文献   

12.
基于43 个发展中国家357 家银行数据,运用系统GMM 方法,研究银行分项监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其中,银行监管包括12 类分项监管,银行风险包括总体风险、信用评级风险和破产风险。回归结果显示:资本监管、内部管理监管、存款保险监管、信息披露监管和监管效率5 类分项监管均能降低3 类银行风险。其他分项监管能降低1 到2 类银行风险,即准入监管能够降低总体风险,增加信用评级风险;所有权监管会增加信用评级风险,降低破产风险;外部审计监管增加银行总体风险和破产风险,降低信用评级风险;流动性监管降低银行破产风险,对总体风险、信用评级风险不显著;资产分类和处置监管降低总体风险、信用评级风险,但增加破产风险;退出监管增加银行总体风险、信用评级风险,降低银行破产风险。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加强银行监管,降低银行风险有很强的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With gradually deep construction in social credit system, the function of enterprise credit rating becomes increasingly emergence in prompting credit risk, maintain finance stable and impel society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But due to the enterprise credit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impels to be insufficient and the enthusiasm of commercial bank in using exterior rating outcome is not high, and some local enterprise credit rating service is still bare to survive. Therefore, only exerting the government impetus function, enhancing the credit rating organization public credit power, guiding the society to increase credit product demand and establishing an integrated supervisory system combined government supervision with industry autonomy, can further impel the credit rating industry steady develop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及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过程及结果表明,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及评估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信贷过程中的非线性因素,准确地预测出完整的信贷风险评估指标和信用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能快速评估和有效减低商业的信贷风险。一组实例结果显示该评估模型的准确率接近90%。  相似文献   

15.
为了构建和完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体系,商业银行以及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商业银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开发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内部评级方法;研究与发展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建立健全以内部评级为核心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促进资信评级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信用评级中介机构不仅是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以中关村50指数最新股票池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K-means聚类分析等方法,统计整理金融创新视角下科技型上市企业Z值模型和信用评级标准,并验证文章所提出的Z值模型在深证科技100指数最新股票池的有效性。通过分析发现,Z模型关于科技型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结果具有一定参考性,但不具有持久性。  相似文献   

17.
刘航  刘胜题 《科技和产业》2021,21(12):41-46
对2014—201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券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国内信用评级在债券市场上是具有信息含量的,即信用评级能够在发债企业和债券投资人之间传递出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从而减少债券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比评级较低的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低,同时债券的评级也会影响债券的成本,即评级越高,债券的成本越低。  相似文献   

18.
美国信用评价机制发展及对中国基金评价机制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业作为特殊的中介行业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也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信用评价的相关规范,但仍然属于起步阶段,中国基金评价机制的构建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通过对美国信用评价机制发展的研究,结合中国基金评价市场的现实情况,可为中国基金评价机制的完善提供多角度的借鉴,促进中国信用评级业规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三大评级公司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对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信用评级不仅没有起到危机预警作用,反而在一次次地调低这些国家的信用评级过程中使债务危机不断扩散和升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也给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打破国际信用评级市场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实现国际和国内评级机构对国际评级市场的相互渗透与结合。  相似文献   

20.
蔡璐 《科技和产业》2013,13(3):126-128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实例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等,研究国际信用评级监管制度的核心价值,以及对我国相关行业的影响,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长期以来,以美国标普、穆迪、惠誉为主的三大评级机构,它们几乎垄断了全球90%的评级业务,随着2012年世界信用评级集团的成立,有望终结国际三大信用评级的垄断,开创一个新型国际评级组织。借此机遇,我国应努力加快发展本土信用评级行业,保证事前认证制度的执行,坚守事中执业行为的规范,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