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人本经济学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表明,一方面,人作为社会性存在,其经济行为总是受“选择”背后的利益关系和制度结构的制约。如果不研究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经济学研究就会背离经济问题的实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本身的发展是衡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终尺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的统一,强调对经济关系的研究和对人的研究的统一。正是基于这种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探讨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同时,从“经济关系人格化”出发,对人的动机和行为做出历史的具体的解释,从而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人本经济学。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呼唤中国人本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中国经济社会建设要“以人为本”的理念。它不仅警醒人们关注人民群众在经济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而且对理论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任务。由于科学发展观难以从传统的和主流的经济理论寻求直接的、完全的理论支撑,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马克思经济理论之丰厚的人本内涵,以及作为非主流经济思潮的西方人本经济学的合理内核。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人本经济学研究。可以为科学发展观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基本假设的经济人,自从亚当·斯密提出以来,受到众多西方不同时期的经济学流派的挑战和修正。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提出了有别于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在综合比较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异同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两者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贡献作用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史娟娟 《经济学家》2001,(4):120-121
从亚当·斯密开始,西方经济学者开始使用"经济人"这种抽象的"人"对经济进行分析与研究.西方经济学中这种假设从根本上限定了经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目的、任务、对象及方法诸方面存在着重大区别。在肯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和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性、辩护性的前提下 ,要对西方经济学中科学成分进行借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既要研究生产关系 ,又要研究生产力中的资源配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在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 ,经济人的假设有一定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继续坚持重点研究公平的基础上 ,也应研究社会经济效率 ,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性论是人性之体与人性之用的统一,这一点从根本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本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应以人为研究目的,以人的能力、素质发展作为解决经济矛盾的根本途径,以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为主体,其基本研究方法是一种科学的人本研究方法,即唯物辩证法。西方主流经济学没有认识到人性是体与用的统一,没有科学认识“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其研究方法具有非人本性。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中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学的行为研究总的来说遵循由隐含的、先验的幕后假设逐步走向台前的路径.以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行为假设的修正为起点,行为研究的枝蔓逐渐扩散开来,并在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分支中扎根,从多角度认识经济行为的细微末节,将经济学研究推向更为微观的领域,逐步实现向有限理性的真实经济活动面貌回归.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方法论和制度变迁动力与方式异同的角度,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得出以下结论:可以坚持经济人基本假设,将经济理性看作是个人学习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考察,将文化、伦理、社会性等作为结构和环境等制约因素,引入到对经济人的分析中;诺斯和马克思理论中的制度变迁动力说,都表达了对学习和知识存量的重视;两种制度变迁动力说,各有其适应的层次和范围;自然禀赋等非制度因素对制度变迁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研究中的人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民 《当代财经》2000,(11):3-10
西方经济学对人的研究表明:西方经济学是以财富的获取和占有为对象,以资源稀缺为出发点,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物本经济学;马克思的人本经济思想,实现人本主义哲学传统和经济学的统一,对经济关系的研究和对人的研究的统一,由于当代人类在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需要胡立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强调经济学研究人,强化经济学的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制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本质上是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在其价值观、分析框架和基本方法等"硬核"方面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从研究对象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具体分析方法方面看,新制度经济学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硬核"的基础上,借鉴与吸收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并进行科学综合,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11.
"经济人"假设的含义与拓展 "经济人"概念是当今主流经济学或正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之一,在经济学分析中被广泛应用,每一位从事经济研究的人,都会对这一假说作出自己的理解,并以此作为经济分析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对人本经济学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林 《现代财经》2004,24(11):3-8
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中国经济社会建设要“以人为本”的理念。它与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念形成微妙比照,并为理论经济学研究指出了新方向。作为非主流经济思潮的西方人本经济学瑜瑕互见,瑕不掩瑜,值得认真发掘。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人本内涵统摄中国的人本经济学研究,可以为科学发展观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而理性假设也经历了由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的发展,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更为贴近.完全理性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前提,而有限理性假设的发展是随着新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本文首先论证人的本性并非绝对利己,利他主义是合理并存在的,接着对理性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最后对理性假设的发展以及其对经济研究方法的转变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经济学基本假设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鹏举 《经济与管理》2003,(7):61-61,63
以往经济学依靠的是“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生来就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且总是理性思考。但现实中既没有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也不存在纯理性思维的“理性人”。由于基本假设的偏颇,导致当代经济学的发展与现实距离越来越远。因而,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重新反思,并对其基本假设和研究思路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5.
理性是经济学的核心假设。本文阐述了新古典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 )中工具理性、理性行为和经济人的含义 ,以及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总结出新古典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 )的经济理性的四个特征 :工具理性、愿望目标、性状良好的偏好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方法论上一直奉行理性主义传统,并把确定性经济社会观、经济人假定和个人主义作为其方法论的硬核;而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又不断地把逻辑演绎、数学方法和博弈论纳入它的方法体系中。在如何对待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反思中,以揭示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演变为线索的路径可以让我们发现它的理论具有的特性。这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传统,而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要根据研究的实际问题实现多样化,包括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些具体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伦理经济学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和加强对伦理经济学的研究,既是现代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向,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需要。社会主义伦理经济学应以社会经济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如何制约人的自由发展程度;二是人的全面发展水平如何影响、制约和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8.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自从“经济人”假说诞生以来,以其为基石的各种理论不断发展,也进行着学术争鸣。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是以自利为核心内容的“经济人”学说,存在伦理道德缺失的不足。本文认为,应该用“经济人——文化人”理论取代传统的“经济人”学说,因为“经济人——文化人”假设相对于旧的“经济人”假设,充分考虑到了道德约束的个人效应和社会效应,从而为“经济人”主观为自己、客观利他人的必然逻辑提供了社会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赵璐  侯建明 《当代经济》2006,(16):12-13
科学总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前提假设.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最能体现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人性的假设是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展开逻辑分析的基石.自从"经济人"假设提出以来,关于"经济人"争论之波此起彼伏.限于篇幅,在本文中,笔者只讨论亚当·斯密与马克思对于"人性假设"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论经济学的出发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幸强国 《经济学家》2001,(3):112-118
“社会人”和“经济人”是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的出发点,经济学本质上是包含人的“终极关怀”的社会科学,因此,以“社会人”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更为合理,在“经济人”假定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是经济学的重大进步,然而,数学方法本身不是经济规律,而是经济学的工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它能够并且有必要借鉴,改造,消化以“经济人”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服务,这就是“社会人”和“经济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