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跨时期可比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验证FDI对我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1993-2014年间我国存在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并且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能够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样本期FDI的引入却削弱了我国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同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比较剔除FDI与国际贸易两个变量后的回归估计结果,发现样本期间我国对外贸易与FDI呈现出相互互补的状态,并且两者结合对我国技术进步资本偏向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技术进步偏向不仅是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现有文献主要讨论了技术进步偏向的经济效应,鲜有文献从数字金融角度研究技术进步偏向。从理论上构建技术进步偏向的CES生产函数,分析发现技术进步偏向会受到数字金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计算出1869个县域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并采用SARAR模型探究了数字金融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及其各维度均会引致县域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最大;县域初始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会影响数字金融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程度,而且还会改变数字金融对技术进步偏向影响的方向;在缓解了数字金融内生性之后,数字金融对技术进步偏向影响的估计结果依然稳健;数字金融会引致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但其会受到初始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后为促进数字经济繁荣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迂回生产的超边际分析,文章构建一个使用中间技术(污染技术或清洁技术)迂回制造最终产品的理论模型,从分工视角研究了碳税规制(排污税或减排补贴)影响清洁技术偏向的微观机理,揭示出污染型完全分工模式、清洁型完全分工模式和过渡型完全分工模式结构对碳税规制的清洁技术偏向效应具有异质性。具体结论表明:政府实施碳税规制(排污税、减排补贴等)会对清洁技术偏向产生显著正向效应,并且在“结构跳跃”阶段带来社会福利的增加;而有利于打破污染型完全分工结构的锁定效应,推动经济结构升级至清洁型完全分工结构。文章关于环境政策激励清洁技术偏向的理论创新,对于当下的中国经济转型,特别是从污染技术的分工结构转向清洁技术主导的分工结构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继电保护的作用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在最短时间、最小区域内将故障设备切除并发出告警,从而有效实现维护电力系统稳定的作用。文章就继电保护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聚焦于深化对外开放过程中的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外溢及其对服务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实证分析在证实中国服务进口技术外溢就业效应存在的同时,更通过对技术外溢的结构分解,揭示了服务产业间技术外溢相对产业内技术外溢而言更突出的服务就业增长效应;进一步研究亦证实,中国服务进口技术外溢的就业效应存在明显的技能偏向性特征。研究最后从改善服务贸易进口国别市场和提升服务贸易进口结构层次、强化本土市场规模效应与需求关联特性、培养高级服务专才与再造低技能型劳动力技能方面,提出增强中国服务进口技术外溢就业效应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中国出口方被赋予了新的出口竞争优势,这对出口发展的持续性产生了深刻影响。基于此,文章结合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机器人数据和同期中国出口产品贸易数据,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对出口产品持续时间的客观作用。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发展有效提高了出口方出口产品的持续时间,且该过程在出口方的智能化倾向和贸易信息差异上存在着异质性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生产率提升效应和信息成本削减效应是人工智能促进出口产品持续时间提升的重要渠道。此外,在考虑核心指标稳健性、出口轮次统计误差、计量模型设定等多方面稳健性检验,并利用双重差分法和工具变量回归的方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文章认为,把握“智能热”的时代发展契机,推动人工智能在出口贸易领域的应用发展,是实现中国出口贸易保稳提质目标的纲领所在。  相似文献   

7.
出口地缘偏向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出口商品的质量、出口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根据国外研究成果的共识,向高收入国家出口的地缘偏向性越大,将有助于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出口技术效率。但是,本文根据中国2000~2010年行业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即我国向高收入国家出口地缘偏向性的增多不利于我国技术效率的提高,甚至会降低行业平均工资和减少研发人员数量。不过,我国向中低收入国家出口的地缘偏向性与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外部经济冲击角度的实证分析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造成我国独特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我国当前出口贸易的模式和国际分工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出口地缘偏向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出口商品的质量、出口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根据国外研究成果的共识,向高收入国家出口的地缘偏向性越大,将有助于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出口技术效率。但是,本文根据中国2000~2010年行业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即我国向高收入国家出口地缘偏向性的增多不利于我国技术效率的提高,甚至会降低行业平均工资和减少研发人员数量。不过,我国向中低收入国家出口的地缘偏向性与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外部经济冲击角度的实证分析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造成我国独特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我国当前出口贸易的模式和国际分工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形成本行业的“人工智能+”模式,以实现良性的人机互动,提升工作效率。在影视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同样为影视创作、推广和观众体验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通过探讨影视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人工智能驱动力,分析人工智能在影视制作、内容推荐、观众互动和产业价值链中的具体应用,揭示其对影视行业的重要性。人工智能驱动的特效技术、内容推荐系统、版权保护与内容审核、智能化制片与资源管理系统等为影视行业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向和商业机会。  相似文献   

10.
开放经济下,基于丰富低技能劳动禀赋的比较优势,中国形成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制造品加工的贸易形式。这种产业结构和贸易形式主要增加对低技能劳动的需求,从而限制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发展。文章遵循Acemoglu关于贸易影响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观点,利用中国地区面板数据和行业贸易数据实证考察中国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对技能劳动相对需求及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产业结构和进出口贸易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存在逆向作用。一个政策建议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更高质量产品贸易将为增加技能劳动需求奠定市场规模条件,从而促使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发展,推动中国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和传输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网络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求网管人员能迅速准确地判别故障部位和故障性质,及时处理故障、恢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及其在计算机网络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可能,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外资进入与技能溢价——兼论我国FDI技术外溢的偏向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将外资影响技能溢价的主要途径区分为两类:其一为外资通过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影响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进而影响技能溢价,其二为外资通过影响技能劳动力的相对供给进而影响技能溢价.文章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对这两种途径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外资的进入会通过偏向非技能劳动力技术外溢对我国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产生显著负向作用,同时由于...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也取得了有效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人工智能技术被大量地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提升了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得我国计算机技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和发展。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计算机网络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社会的发展水平,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背景,对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致力于提升其应用水平,为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CES生产函数,推导出技术进步方向的测算方法,并据此度量了1993-2012年期间中国制造业部门地区间不同的技术进步方向和偏向性程度。测算表明:在考察期内,资本生产效率的增长率在大幅下降,而劳动生产效率的增长率在上升。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原则出发,可以得到结论:在国家总量层面上,技术进步总体是偏向使用资本和节约劳动的;在地区层面上进行考察发现,中西部地区资本偏向性水平是最高的,其次是东部地区,而东北地区虽然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但其技术进步对于资本的偏向性水平反而比较低。据此,文章从要素供给角度,为全国总量层面上技术进步方向的决定因素找到了答案,也为地区层面不同技术进步偏向程度的形成原因找到了体制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要素积累、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占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尽管我国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一直快速增长,但技能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劳动收入占比的上升,相反,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对于这些与已有理论相悖的"谜",本文从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视角,借助于资本与技能之间的互补效应机制对其进行了解释.本文认为,由于机器设备与技能劳动是互补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在提高技能劳动者工资的同时,也会提高资本的收益,这就导致了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进一步地,通过将技术进步的方向内生化,我们发现:技能劳动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呈"驼峰形"特征,这与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相一致;技能劳动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呈"U"形关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在技能劳动供给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劳动收入占比呈现"U"形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速度令人惊讶,但这种发展是高能耗、低质量的。制造业发展所消耗的能源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已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在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强度是目前非常迫切的事情。诸多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但技术进步的不同来源对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又存在很大区别。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技术进步偏向及其与能源强度相关的文献,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探索技术资本、人力资本的属性,对于改进企业技术与人力资本的运营效果进而提高增值潜能具有重要意义。技术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共同属性有增值性、商品性、动态性、异质性与边际报酬递增性。此外,两者还具有各自特性。技术资本的特性有创新性、垄断性、时效性、外部性、可分离性与价值动态减损性。人力资本的特性有时间增值性、经验增值性、不可分离性与能动性。企业应全面权衡各自的属性特点,通过调动两者的互动促进企业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戴永安  张潇 《世界经济》2023,(5):119-151
偏向于能源节约的技术进步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现有技术进步方向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区域间贸易成本,构建两区域多部门的异质性企业模型,演绎外生环境政策冲击影响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机制,并将其分解为企业研发效应与企业迁移效应,进一步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例,运用空间双重差分等方法开展经验研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促进本地节能偏向技术进步,且具有非线性的U型溢出效果。机制研究表明,低碳试点政策显著影响企业研发和迁移行为,政策溢出效果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研发补贴与环保处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现有环境政策空间溢出机制研究的边界,为如何更好地实现全局环境目标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增长趋缓的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寻找全新动能的重要契机,即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升级。“数字革命”浪潮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将为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化带来新机遇。由于数字经济发展产生的技术进步可能具有一定的偏向性特征,因而文章通过理论推导,分析了数据要素投入在技术偏向与任务偏向下对劳动力市场的可能影响;进一步地,对技术进步条件下我国比较优势的重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我国发挥比较优势将面临的制约因素;同时基于对我国全球价值链重塑动力变化的拆解,采用连续商品假设下的李嘉图模型证明了数字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贸易福利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