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代统治者的政策对生态环境变迁有着重大的影响,统治者一方面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时生态资源巧取豪夺,另一方面他们的某些政策又对生态环境的变迁产生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生态管理机构的设置正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生态文明建设。随着人民环境偏好的增强,中国的生态文明体制不断变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通过对中国环境管理机构、环境保护政策变迁历程的梳理,可以探析其变迁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中国的生态文明体制变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适应人民群众环境偏好变化为逻辑起点,并不断通过体制改革来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和改善环境治理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体制的变迁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在未来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环境偏好变化、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增强环境治理的效果和效率提供保障、以综合治理的思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严达会  陈悦 《魅力中国》2010,(22):11-11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本文就生态补偿含义、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生态补偿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时代,人地关系已成为人类重新审视自身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的一对关系,青年学者郑维宽所著的《清代广西生态变迁研究——基于人地关系演进的视角》一书,系统地对清代广西生态环境变迁的时空过程进行了梳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秦鹏 《发展》2011,(5):17-18
近年来,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作为探索环保新路的具体行动之一,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受到国家高层的重视。变化首先是在政策层面,相关部门加强了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制定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政策。随后,在操作层面,相关企业加强了生态环保意识,通过多方合作,在实际矿山开采过程中把生态破坏程度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河流域是南疆乃至整个新疆的绿洲生态屏障。水资源是维持塔河流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生态因子。近几十年来,伴随塔河沿岸人口的增长及农业的开发,沿岸生态环境发生恶变,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地方文化及水土利用方式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7.
缪吉兵 《魅力中国》2009,(31):67-67
生态补偿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在我国已经有相关的政策的规定,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已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本文从国内外生态补偿理论、生态补偿的价值研究、我国实施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综述论述了生态补偿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朱艳  陈红华 《南方经济》2020,39(10):125-140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美丽中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文章采用倾向值匹配法(PSM)实证检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生态效果、效果的动态变化以及转移支付标准高低异质性对生态效果的影响。基于广东省是实施该政策较早、又具有投入资金多等特点,因此选取广东省2011-2017年县级层面统计数据为样本,以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作为生态效果的衡量指标进行效果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县市的生态环境,该类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平均提高约3.42个单位,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4.5%。另外随着生态转移支付拨付年份的增加,该项政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呈现增大的趋势,但在2017年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进一步的政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转移支付标准会影响政策的生态效果。因此建议我国长期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适当加大转移支付拨付力度,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加快建设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发展生态绿色经济,以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文章采用倾向值匹配法(PSM)验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异质性分析,丰富了生态补偿的实证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发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维护生态安全的作用、完善我国生态补偿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的正外部性及风险性等决定了政府必须利用财税政策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为有效发挥财税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作用,必须适时开征农业生态税,实现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生态农业倾斜和优化支农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大部分山区的功能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涵养被列为山区首要任务,突出了山区对保障首都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划定以区县为单位,尺度较大,而列入生态涵养区的五个区县整体对生态涵养的功能是不均质的,因此统一的生态涵养政策与管理模式,一方面限制了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民就业增收困难;另一方面生态涵养的功能也不能很好落实,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化进程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中 ,生态环境恶化占重要地位。工业化进程中 ,人的经济活动对西北地区生态破坏方面的影响极为突出 ;以史为鉴 ,走生态优化型的西部大开发之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此为主线 ,详细分析了农业经济向“二元”经济转变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变迁 ,从生态发展的角度反观工业化进程 ,为西部大开发的深入研究新的视角 ,发展“绿色工业”  相似文献   

12.
城市的加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生态环境负效应。生态失落是产生生态环境负效应,导致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生态觉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生态城市则是从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所要追求的目标。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李莉 《中国经贸》2010,(22):63-64
近年来,西部经济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与政策指引下,实现了质的飞跃,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状态并不容乐观,尤其是大江大河发源地的生态保护更为重要。本文以三江源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现状,针对其重要的区位意义,提出了先保护、再适度发展的观点,并就保护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生态补偿概念界定中需澄清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是环境保护及政策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对生态补偿概念的界定不准确,影响实践的深入。文章认为,生态补偿是对社会主体而不是自然主体的补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公共财政支出是否属于生态补偿要以是否包含对因环境问题而利益受损者补偿为标准;环境税费可能成为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但其制度本身却并不属于生态补偿;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机制有本质的区别,生态补偿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践操作设计。  相似文献   

15.
论生态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O1JB790030)的研究成果之一。文中在探讨生态发展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发展的内涵及实施生态发展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为,只有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即通过生态建设推动生态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生态发展是西部地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之间“累积因果关系”的突破口,通过生态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产业的形成,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并就人工生态系统设计和生态管理对促进生态发展的意义和内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人工生态系统设计和生态管理的原则,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推拉力机制与移民规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志良  张涛  张潜 《开发研究》2005,(6):101-103
本文论述了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危及黄河、长江、澜沧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生态移民是三江源区重建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并运用推拉力原理对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小城镇建设、草原承包制度和政策保障与移民规模的推拉力机制分析,认为三江源区的生态移民应适度控制在50000人以内。防止移民规模过大而带来的择业难,移民生活水平下降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圳市自2005年率先在国内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以来,对生态用地管理的探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本文从深圳市十年来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政策变迁出发,结合十年来生态线内土地利用、建筑物等变化情况,提出完善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对策建议,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和生态优势,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在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实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立省战略。随着“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青海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的保护,自然资源将得到合理的开发,青海生态保护的独特效应不断凸现,青海经济社会将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和生态优势,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在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实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立省战略。随着“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青海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的保护,自然资源将得到合理的开发,青海生态保护的独特效应不断凸现,青海经济社会将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河流域是南疆乃至整个新疆的绿洲生态屏障。水资源是维持塔河流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生态因子。近几十年来,伴随塔河沿岸人口的增长及农业的开发,沿岸生态环境发生恶变,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地方文化及水土利用方式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