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唐钊  秦党红 《特区经济》2011,(6):300-303
传统的环境管制性手段存在诸多漏洞,且容易因管理者的自利而呈现软化,不足以应对复杂的污染转移形势。要从源头上预防污染转移,就应让污染者承担污染防治和控制措施的合理成本,消除污染转移的可能经济利益。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会避免传统的命令加控制管理方法的一些弊病,能使污染者付费落到实处。因而,面对愈演愈烈的污染转移,我国应妥善采用环境税、生态补偿等环保经济措施,并采取一些手段抑制其可能带来的不公平影响。  相似文献   

2.
邱婷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29-132
伴随高速经济发展而来的环境恶化、资源耗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不但降低了当代人的生活水平,而且也削弱了后代人生存发展的能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理论,是过度使用环境、遭到环境报复以后,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而得出的经验总结。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波污染密集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产业转移浪潮。污染密集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一方面需要通过承接产业进入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正视污染密集产业进入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基于此,文章站在污染密集产业承接地的角度。基于环境与经济运行的物质平衡系统,结合环境容量约束来分析污染密集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环境效应,并提出承接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三条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训舟  姚建  付中元  宋鹏臣 《特区经济》2007,219(4):193-195
运用1988~2005年的三废污染指标,从时序维度考察四川省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长期双向动态关联效应及作用机制。一方面,基于可消除变量内生性偏差的协整分析得到工业经济增长对工业三废存在正协整作用,结合实情得出该省三废排放受资源配置合理性、企业规模、工业和产业结构效应等外在压力的影响。另一方面,考虑到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滞后作用的不确定性,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工业三废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反向作用,结果表明工业GDP对工业废水、废气的冲击响应为正。同样结合实情分析出抑制污染排放的措施如环境管制、工业结构调整、转移治理重污染环节等会造成工业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滞后作用。但工业固废的反向冲击结论将启发后续研究者从企业信誉度、清洁环境收益、取消环境破坏经济活动扭曲补贴以及工业园区的环境效应等因素进行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矿山污染及环境破坏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随之产生了大量矿山环境问题。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了环境保护工作,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顾后果,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矿区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结了我国矿山污染及环境破坏现状,并提出保护我国矿山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外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发达国家通过废弃物贸易或直接将污染产业转移到我国,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而且,我国在对外开放初期买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给我国环境保护增加了压力。本文认为环境成本外部化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应尽量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以及环境规制,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以降低环境成本外部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外资进入我国。外资的进入一方面缓解了我国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国际产业向我国的转移。伴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大量的污染产业也转移到国内。本文在肯定外商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视角重点分析了污染产业跨国转移的原因以及对我国贸易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少污染产业转移我国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环境问题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愈来愈深远。日本的环境政策经历了污染治理阶段、政策协调和规划阶段、环境政策国际化阶段,它对中日贸易不会产生实质性的负作用,但农产品贸易和污染转移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是江苏创建创新型省份、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发展势头迅猛,在创新驱动的新形势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学研合作在全国居于前列。但是,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动力和能力难以对接的矛盾仍然存在,制约着产学研合作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包括整体政策环境需待补充改善、宏观管理体系不健全、科技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不协调、重大成果转化渠道相对闭塞等问题。文章在此背景下提出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的若干建议,即运用优化管理体系和政策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的统筹协调机制、推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创新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杠杆作用、探究转移通道等方式。  相似文献   

9.
全球定价权博弈发端于国际贸易领域,正日益金融化、常态化,威胁定价权弱势国的经济安全。文中主要以国际垄断寡头或与其母国操纵价格的直接证据来揭示全球定价权博弈的实质—财富转移或获取财富分配权的角逐,随后分析三种不同利益(国家利益、垄断资本利益、国家利益和垄断资本利益交汇)驱动的全球定价权博弈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威胁,进而提出营造公平竞争的国际市场环境、健全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及指导思想、筑牢经济安全防线底线、巧夺定价话语权和打造拥有国际定价优势的市场主体等对策建议,旨在破解全球定价权博弈中的中国安全困境,提升中国经济安全度。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转移过程涉及到的经济主体利益的角度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原因:它首先是有利于劳动力自身利益的一种选择,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放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工农利益不平衡的一种社会长久发展的选择。其次分析了政府、农民、经济组织等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角色和彼此的制约关系。最后提出政府职能创新的几个思路。  相似文献   

11.
污染源普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等一系列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建立健全污染源普查档案,合理开发与利用污染源普查档案信息资料,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污染减排,构建和谐社会。但更重要的运用现代化的方法实现科学管理,才是做好污染源普查档案信息资料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尹晓丽  赵敏娟 《特区经济》2009,242(3):236-237
临港经济的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环境的恶化必然阻碍临港经济的发展。环境税收制度作为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经济手段,已经初步显示出其优越性。如何更好地利用环境税收制度解决临港经济发展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对许多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排污权交易制度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蕊 《特区经济》2010,(2):247-248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保护环境的手段,相对于传统的行政控制手段,其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实现环境和资源保护之目的。本文简要介绍排污权的基本内容、核心价值和理论基础,阐述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在中国构建的必要性及其条件。  相似文献   

14.
经济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贸易的往来中隐含着环境成本在国际间的转移。新一轮国际分工中,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平衡,更多地扮演了生产者的角色,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要对世界环境污染承担更大的责任,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中国42个部门生产的完全产污系数和进出口贸易中包含的污染物排放量,基于同一技术水平检验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5.
王立新  刘松柏 《南方经济》2017,36(10):126-140
文章利用2003~2014年的全国253个地级城市的数据,建立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对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分析。实证发现:环境库兹列茨曲线客观存在,但不同城市不同污染物到达临界点时间并不一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环境库兹列茨曲线(EKC)为双向的倒U型关系。城镇化与环境污染也相互影响,但城镇化只有处于较高水平时,环境污染才会阻碍其发展。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环境污染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周边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会加剧本地环境污染,周边城市的城镇化发展会降低本地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李鹏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7):55-57,106
文章通过构建经济增长、环境管制与污染排放的动态模型,分析在政府环境管制约束下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发现:政府环境管制越严厉,越有利于稳态下的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和污染排放的减少.文章还发现消费的时间贴现率越小、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越小、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越快,越有利于稳态下的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和污染排放的减少.物质产品消费对消费者致用的影响程度越小、污染排放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程度越大,越有利于稳态下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但却会增加污染排放.文章的创新点体现在:提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适度降低经济增长率来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7.
China is actively seeking an economic transition to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which means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a pilot zone for transformation of growth engine (TGE) policy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We collected the monthly data of 73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five province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 from 2015 to 2020, then used the boundary discontinuity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BD-DID) for ident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pilot policy has effectively improved environmental quality while achieving economic growth, but the core zones did not perform well in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shows that innov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pollution control are important channels of the TGE policy in improving th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8.
世代交叠模型中的环境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OLG模型中考虑资本生产带来的环境外部性,分析了市场竞争均衡结构下的资本动态学,并且在稳态时比较静态分析经济中各因素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认为:严厉的环境政策有利于积累更多的资本,且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等。另外,政府在征收环境税,内在化环境外部性的同时,还需要征收消费税、一次性转移等内在化代际外部性以实现社会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如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加大,工业污染危害日益加重,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城镇发展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和扩散,成为当今世界最难对付和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失衡;城镇化使大量劳动技能差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带来了一系列过度"城镇化"问题——城镇化将城镇技术水平低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农村转移、扩散,从而也连带地将城镇污染向农村伸延、扩散,形成新的污染区域。文章根据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对生态城镇的建设加以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