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农户间自发流转十分频繁,并且近年呈快速上升趋势。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近年热门的农业改革议题,各界把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看作现代农业的出路之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以及描述性分析法,基于多年学界观点、政策、农业公报以及国家统计局农业数据,得出如下观点:(1)我国目前不存在普适性的适度经营规模;(2)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行不可一刀切,"适度"的规模选择因时因地存在差异性;(3)小农经济是我国历史的选择,尽管某些弊端不能充分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但其农村生存保障性使其存在仍具有合理性,不能盲目消除兼并。  相似文献   

3.
李珍  张丙华 《经济师》2024,(2):135-136
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开展专门调查研究,对山东省德州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做法、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中指出:“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家庭承包制下农户经营规模不经济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而发展农户之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被认为是改善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一条重要途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过去30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  相似文献   

6.
基于湖南省的案例,研究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类型和实现形式,分析了企业、合作社和大户等三类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绩效,并针对各自劣势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四点启示:一是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规模是有限的,二是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应该多样化,三是政府在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需发挥积极作用,四是需要采取措施,保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8.
有关规模经营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一个随机抽样的来自我国粮食主产区5省100个村庄1049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分别从投入产出和生产成本两个不同的角度全面考察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生产规模经济的存在性。实证研究表明,在考虑土地细碎化的影响后,我国粮食生产总体上而言规模报酬不变。由此可见,如果政府单纯出于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而大规模推行规模经营的政策显然是不可取的。同时发现,除粳稻外,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对单位产量生产总成本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与经济效益提高实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关于农业生产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定海 《经济问题》2006,(12):47-48
农业生产组织是指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实施的机构或实体。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组织不仅有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户、国营农场、农业企业,还有农业生产者之间不同的联合与合作行为所形成的组织形式,如各种々业协会、技术协会、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组织等。这些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机构或实体(农产品生产者)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被称之为农业生产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目前的农地经营规模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许多学者认为,小规模的农业生产规模没有最大地利用规模经济效应,阻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国目前的当务之急不是大规模地强制推进集体农场或种田大户,而是应该消除农地转让中的种种障碍,降低土地交易成本,改善农地承包市场经营权流转的条件,使市场机制真正发挥配置有限农地资源的作用,让市场来决定土地经营的最低规模。  相似文献   

11.
文章借助博弈论的分析工具,以农户的产量决策为例剖析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中的农户博弈行为及其经济绩效。农户合作能实现多赢,给每个农户带来收益,不合作则集体受损,甚至使合作组织崩溃。然而合作不能自动形成,农户时常会采取低效的策略性行为,从而陷入囚徒困境状态。因此,农业生产合作组织需要构建合适的制度装置,导入激励机制,使合作成为农户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上虞市沥海镇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原则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村级土地流转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变革的实现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农户制下的小农生产.我国农村经济已逐步步入以专业化、分工合作、竞争为标志的现代经济运作机制,小农生产的农户制生产组织制度框架与现代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不论是农户制下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还是当前大力推广的农户制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农场制是取代农户制的最佳方式.以农场制为基础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俊 《经济师》2003,(1):182-183
文章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组织中的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市场、利益机制。并提出 :农户处于产业化的弱者地位 ,要注重对农户的改造 ;公司要围绕“农”字做文章 ;合作经济组织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从农业产业链管理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通过对中国现有的各种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的形成动因、运行机制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前提条件及其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积极拓展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产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营组织的行为。土地流转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改革,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条件改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高海  李尚红 《技术经济》2008,27(1):69-73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时俱进。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相比,公司制民营农场更有利于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在法律制度的构建上,为了协调公司制民营农场破产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之间的冲突,应当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后的退出机制;为了控制公司制民营农场的内部人控制,应当完善内部人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且要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决定简要说明了现行土地制度的不足,明确表示要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允许农民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19.
贾甫  赵楠 《经济评论》2012,(1):32-41
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演变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已有研究只是选择性地关注短期内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效率问题及其影响下的去集体化过程,或者只是简单地强调国家强制性制度安排下的合作化过程。本文认为,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监督成本和协调成本差异决定组织成本差异,组织成本差异决定各种农业经济组织的相对效率结构,因而决定农业经济组织的周期性演变及其多样化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战争、气候灾难等消极性因素和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寿命延长等积极性因素是劳动力规模及其劳动监督成本波动的诱因,因而是农业经济组织长期性演变的终极决定因素。利用1911-2011年中国省级、县级的各类人口和合作社数据,本文从宏观层面初步验证了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20.
胡延松 《经济师》2002,(8):163-163,165
“十五”期间 ,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的进程将大大加快 ,加快农业生产组织制度的创新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必须从农业制度建设、政策制定等方面着手 ,为其实现创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