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发展甘肃特色农产品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青玉 《中国市场》2008,(41):98-99
甘肃省是农业大省,有特色农业资源,但农业资源"优"而无"势"、特色产品"特"而不"强"的状况较为普遍。针对特色农产品发展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强化特色、延伸优势、创新市场"是新形势下发展甘肃特色农产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福建山海资源丰富,气候生态良好,高优特色农产品产业较为发达,外向型农业发展迅速,是我国食品农产品出口的重点省份。为保障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福建检验检疫局探索建立了"1+4"安全控制模式,并在21个出口食品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大量低价优质农产品涌入中国,使我国本已饱和的农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发展特色农业,重视特色农产品发展,可以发挥地域优势,增加农产品附加价值,提高农产品收益,增强农产品竞争力,进而促进农民增收。为此,促进特色农产品发展,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模式研究特外凸显重要。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笔者确定特色农产品的内涵,确定特色农产品的主要特征。其次,简述山东章丘大葱以及广西百色芒果(其分别是两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过程,研究两个地区特色农产品成功发展的原因。最后,总结概括出特色农产品的内在模式,总结经验。笔者认为政府指导,政策扶持;建立"龙头企业+农户"或者"生产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品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引入外资,与国外企业合作。以上几点是特色农产品能够成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我国特色农产品生产的重要省市之一,长期以来,黑龙江省许多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都保持着"小而散"的状况,主要问题是特色农产品流通的市场主体发育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薄弱、环节过多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了农民收入低、与付出不成正比,且降低了农业整体收入水平。黑龙江省发展特色农产品流通的对策是:加大流通市场主体的培育和财政支持力度;建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农产品流通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5.
广西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有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虽然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保持积极良好势头,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有差距。品牌建设已成为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重要手段。广西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加速推进和实施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既是广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历史选择,也是广西农业走向世界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广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发掘及研究,以广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有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建立及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认证体系作为发展方向、重视家业科研人员培养、增加品牌建设资金投入、创新品牌营销方式、增强农业企业实力和推进农产品差异化发展等对策。以期寻求适合广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特色农业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发挥农业保险"稳压器"和"助推器"的作用,对推进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传统农业大市,阜阳市农业资源丰富,区域特色显著,拥有大棚蔬菜、果蔬、畜禽、中药材等几大特色农产品产业,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但特色农业投入多、价值高、风险大,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特色农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农业保险加以保障。近年以来,阜阳市积极推动特色农业保险试点与推广拓展工作,成效突出,同时也存在特色特色农业保险需求满足度不高、覆盖面有待拓展、协作机制有待增强等问题,应从开展特色农险产品创新、建立多元化特色农险协作机制、营造特色农险发展环境等方面推动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4P理论、产品差异化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低碳营销理论是特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基于营销视角探究广西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提高特色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展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打造知名特色农产品品牌;建立服务于特色农业的中介组织;开发多样化特色农业体验营销产品.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其中,柑桔、特色水果、茶叶、马铃薯、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蚕桑、苎麻等特色效益农产品在全国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我们四川省工商局坚持围绕特色效益农产品强力推动商标战略,坚持走内涵提升型特色效益农业发展道路,促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实现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朱红林 《现代商业》2014,(3):203-204
特色农产品是以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依托特有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能满足某种独特的、多样化市场需求,具有区域性、规模性、高效益的农业产品。在农业比较优势较低的形势下,立足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区域经济水平的增长,是目前中国农业发展策略的主要取向之一。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2.2%、46.5%和41.3%。可见,该地区农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很低。因此,陇南市特色农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其中银杏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较为薄弱,提出可行性发展对策对于促进银杏产业发展,提升陇南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互联网+特色农业"逐步盛行起来引领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的升级。因此,以互联网为依托,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特色农业市场经营模式是机遇,也是挑战。本论通过"互联网+特色农业"营销模式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发展策略等方面的阐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促进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的逐步健全,农业经济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