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汽车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模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达国家汽车市场集体低迷,然而中国汽车市场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和发展潜力,并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国。随着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在华布局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以合资品牌为主、民族自主品牌与进口品牌为辅的市场竞争格局。2008年4月广汽本田提出了合资自主品牌的创新发展模式。本文基于以上背景,通过研究影响中国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模式的经济、政治、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四大因素,并重点论述经济因素中重要变量与中国合资自主品牌导入时机的直接关系,从而提出了中国汽车合资自主品牌导入时机的研究系统。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围绕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的模式,本文阐述了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模式的现状,着重分析了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的四种模式,并为我国汽车企业更好地推进国际化模式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品牌国际化是我国食品企业生产经营向更高标准规划发展的标志,是食品行业迈入成熟期的开始.近年来,我国食品经济迅速发展,市场上丰富的食品种类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食品企业的国内外信誉,严重损害了中国食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阻碍了我国食品企业品牌国际化的进程.本文结合我国食品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现状,论证了品牌国际化对于食品企业、食品行业和消费者的意义,并基于食品安全视角提出我国食品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归纳了品牌国际化的路径模式,以珠三角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TCL、东菱凯琴、格力等企业的品牌国际化进程为例,探讨了这些企业品牌国际化路径的不同模式,并对其进行比较,提出了对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陈济雷 《经济论坛》2012,(7):96-100
企业发展战略需要从它的发展环境、所走道路、前进方向等方面进行客观的分析论证,并通过分析汇总各种数据,得出可行性分析长城汽车作为自主品牌的范本,坚持走自主道路,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具有典型性与广泛性本文着重分析在合资品牌、进口品牌夹击下的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经营现状,并以长城汽车作为模板,借鉴韩国起亚汽车发展模式,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两企业各自的发展道路,分析了自主品牌车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机会和挑战,提出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归纳了品牌国际化的路径模式,并以珠三角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TCL、东菱凯琴、格力等企业的品牌国际化进程为例,探讨了这些企业品牌国际化路径的不同模式。通过对其进行比较,提出了对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葡萄酒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国外很多企业看好并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这对我国葡萄酒行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本文结合实际,对张裕品牌国际化战略及品牌保护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并提出了在实施国际化战略过程中如何加强品牌保护、推进品牌国际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归纳和分析了可能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R&D支出产生影响的6种内部因素,并提出相应假设。基于2003—2005年我国66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统计数据,验证了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出口导向度、成长性、创新绩效及资本结构对汽车企业R&D支出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汽车企业的企业规模、创新绩效与企业R&D支出正相关;而汽车企业的成长潜力则与企业R&D支出负相关。通过实证分析,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果 《当代经济》2016,(14):42-43
纵观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成长经历,它们都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品牌国际化战略.中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的路上,虽然有很多产品做到了世界第一,但真正被世界接受的品牌还是非常有限.本文重点从企业能力着手,分析了推进企业品牌国际化发展的能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汽车产业也迅速发展,使得中国在汽车消费和生产方面占据了全球主导地位.同时,中国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势头也正处于上升阶段,不管是品质还是销量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必须要在生存中谋求发展才能取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正确的营销方式的选择能够极大程度的实现市场拓展,因此在营销策略方面,国产汽车还有待加强.本文将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营销方式进行探究,以期为加强国产汽车市场竞争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张然  孙婧 《经济师》2006,(12):229-230
我国是世界服装生产、出口的第一大国,然而我国服装业由于缺乏品牌竞争力,打入世界市场的知名服装品牌少之又少。文章以中国服装企业经营中的品牌营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中国服装经营品牌的聚集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国服装企业成功打造民族品牌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郑珂  马相东 《生产力研究》2013,(12):165-168
福田汽车是我国"双自主"产品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商用车企业,其国际化发展道路对推动我国"双自主"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具有典型借鉴意义。文章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视角看,福田汽车经验可以归结为:始终以培育"世界品牌"为战略目标,将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作为其快速发展的战略基础,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从而推进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进程。为加快北京外贸转型升级和我国出口竞争新优势培育,一方面,要将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提升,继续推进"以质取胜"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当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大举进军我国,并大力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之时,以海尔、长虹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家电企业不甘示弱,逐渐形成了走向世界、争创全球品牌的战略意识,纷纷在观念、生产、营销、研发和资本等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 WTO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品牌会更加注重国际化经营战略,参与世界竞争,与世界跨国公司一道分争国际市场。这是必然的趋势。就像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言:“要做到与狼共舞,必须首先变成狼。”让我们看看海尔等中国本土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猛的同时,汽车生产企业问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汽车生产企业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变化、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自主品牌、选择适合的销售模式,才可能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化模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并不断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作为国际化的主体,大企业集团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和模式更加灵活多样。本文深入讨论了当今大企业集团国际化发展的三大主要模式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借此为我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产品架构技术作为连接企业与市场的重要桥梁,对企业快速开发设计出新产品、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作为汽车产业的后入企业,加强对产品架构技术的学习有利于实现整个技术知识系统升级,建立持续竞争力。界定了产品架构技术的内涵及技术维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通过分析识别出汽车企业在适应性学习阶段、深化学习阶段、协同发展阶段重点学习发展的产品架构技术维度以及采取的技术学习方式,从而构建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产品架构技术学习路径,为我国汽车企业在产品架构技术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化模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并不断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作为国际化的主体,大企业集团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和模式更加灵活多样。本文深入讨论了当今大企业集团国际化发展的三大主要模式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借此为我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产业模式不断变革,各大汽车制造商逐渐重视品牌的树立和营销模式的转变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建设完善的营销体系是我国汽车企业实现汽车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江淮汽车为例,研究江淮乘用车当前的营销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发生转换,提升发展质量成为重要内容。品牌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推动供给与需求双侧优化升级方面具有突出作用,但由于我国在企业品牌建设方面起步较晚,尤其是商贸流通企业长期受国外知名零售企业的挤压,自主品牌处于弱势地位,品牌建设面临诸多困难。在分析自主品牌价值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自主品牌的作用机制,提出以制定自主品牌构成体系、构建自主品牌实施体系、培育自主品牌价值体系作为加快我国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建设的发展战略,通过完善自主品牌建设政策促进体系、建立科学的品牌评价及传播体系、持续塑造良好的商贸流通业营商环境、引导零售商提升自有品牌开发管理能力等具体措施,推进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20.
1.保证产品质量,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是品牌国际化的根本。优良品质是企业利润得到保证的基础,产品没有精益求精的品质就不可能成为有口皆碑的持久型国际化品牌。高质量的产品离不开先进的技术,而缺乏核心技术仍是当前我国一些行业与企业的“短肋”。由于没有独家生产技术,很多关键部件都要用国外企业的品牌,导致“中国制造”根本无法与洋品牌相匹敌,只好进行“贴牌”生产,我们获得的利润太低,开发自主核心技术无从谈起,更无法实现品牌国际化。大部分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很少,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没有研发。有资料显示,中国企业的发明专利只是日本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