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货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价值的符号,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的载体,它在反映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技术、风俗人情、政治变迁和文化发展情况。汇总我国历朝历代的货币,就是一部鲜活的社会发展史。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系统介绍货币与文化的关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货币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信用卡》2006,(9S):34-39
中国房之道,源远流长,深蕴元穷,涉反艺事层面广袤,若参考明代人的归纳大约可分属为用赏与居游二大类。 居游类范围广至园林室庐的营造、花术水石的栽植、舟车衣饰的乘服。用赏类则以房用品笔、墨、纸、砚等四宝为主体,兼佐笔筒、笔架、笔觇、笔洗、笔格、墨床、墨匣、墨夹、纸苟、纸筒、纸镇、压尺、砚屏、砚山、砚滴等辅助书写的工具,进而发展于鼓琴、焚香、娈棋、试茶、临帖、观画、刻竹、饲鹤等人热衷的生活雅趣反艺事所必备的用具。甚至布置书斋中的几、榻、犄、案,供石古器的陈设等,都是中国古代人精致生活美学的呈现。 中国古语中“道”的意思,是致力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终极目标。多采多姿元与伦比的中国房之道,常令邻邦的日本、韩国羡慕不已,自唐代以来即相继摹习仿效,虽成就未臻至境,但在承袭与沿革的过程中,已使化传播的成果光耀异域。[编按]  相似文献   

3.
蒋或 《中国外资》2010,(16):169-17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进入与世界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历史新时期,对此必须通、过认真审视把握其积极与消极面,注重实践与比较,排除障碍,实现中国文化的新建构。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进入与世界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历史新时期,对此必须通过认真审视把握其积极与消极面,注重实践与比较,排除障碍,实现中国文化的新建构.  相似文献   

5.
《百年中国证券典藏》是一部侧重于证券收藏鉴赏、兼收证券历史知识普及和证券历史研究之效的大型图典。该书无论是从收录的证券藏品的品种覆盖面以及代表性,还是从证券史实的叙述与考证的可靠精确度以及系统全面性,都堪称此方面论的集大成。  相似文献   

6.
7.
在中国传统消费文化中流行着这样一些名训:“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俭素为美”等。这些名训在帮助人们克服物质贫乏的困难方面,起有一定的作用。人类毕竟靠消费生存和发展,消费水平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命的质量。人类生产——积累的目的就是消费,不消费,物质就没有价值,生产——积累也就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琳琳  戴静 《金卡工程》2009,13(11):117-117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博大精深,而瞿同祖先生所著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分析堪称中国法学界关于古代法律制度研究著作中的经典之作。本文以上述著作为蓝本,结合中国的国情与西方法学家对法与社会的关系综合论述中国古代的法律和古代法律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货币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无不带着人类文明的烙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古钱审美观念形成的源流。外圆内方钱币之所以盛行2000多年,就在于它符合古老民族意识、趣味的多样性。内方外圆的组合一般由面、背、肉好、内廓、外廓、文字、边道等要素构成。然而正是这些简单的组合,却使方圆之地构成一幅意境高远、逸度宏宽、圆活姿媚、舒卷洋溢、丰满翩然、气象万千的画卷。造意理想美。外圆内方型钱币,始于秦始皇统一货币之时,从此沿用2000多年,直到民国时期才绝迹。外圆内方钱之所以为封建王朝历代沿用,除了圆形造…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开封市山陕甘会馆的特别,主要在于建筑的艺术价值。气势雄伟而秀美,工艺精巧而华丽,具有“无木不雕,无石不刻”的独特建筑风格。那些看起来比较考究的“三雕”,虽说有着匠气痕迹,可是它们仍然给人以美感,与建筑本身相呼应,形成整体上的和谐。在这座荟萃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华之处的会馆建筑上,处处体现了儒家文化与晋商精神。反映了晋商们怀抱以商救民,以商富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字的传播是中国历史文化中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的传播进行解构,以探明那时候,文字传播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陈桥 《西南金融》2006,(5):63-64
《中国钱币》2005年第2期发表了梁恒孝先生《谈谈“优待售粮食储蓄存单”》一文,经反复拜读,对文中所及“优待售粮储蓄存单发行背景”、“存单的本质特征”、“收藏价值”等问题深感意犹未尽。因该存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银行现金兑换券,而是与新中国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之重大史实有着直接联系,所以,有必要探究其更深层次的发行背景,使之能较为完整地反映和记录新中国计划经济初期,这一段难忘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史,彰显其应有的学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5.
韩山 《深交所》2006,(10):56-60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此二句浅显易懂之诗,非出自今人之口,乃撰写《资治通鉴》的宋代大儒司马光所写。由于北依邙山,面朝龙门,西有函谷险隘,东有虎牢坚关,洛阳在中国古代一直是帝王据都的形胜之地。早在夏朝,就有四个帝王以洛阳为都。  相似文献   

16.
金德平 《中国金融》2000,(12):53-56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 ,中国古代的钱币也是源远流长 ,辉煌多姿 ,展现着东方货币文化的风采 ,在世界货币史上占有着显著的地位。中国古代金银币   一、古代金银货币的使用黄金、白银因其价值高、美观、坚固、不易氧化锈蚀 ,在世界上很早就用来制作贵重的器饰 ,并且因其价值相对稳定 ,可任意分割 ,适于交换、收藏和转让 ,也很早就用作货币。在中国 ,金银用作货币也有着久远的历史 ,《管子》一书中谈战国的货币情况是 :“以珠玉为上币 ,以黄金为中币 ,以刀布为下币。”在《史记·平准书》中又记载着 :“古者皮币 ,诸侯以…  相似文献   

17.
《安徽水利财会》2007,(2):38-40
猗顿 猗顿,是鲁国人。他的致富.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以盐起家:一说是他原本是个贫士,听说陶朱公很会赚钱,因此前去请教,听陶朱公的话大畜牛羊,十年之间,赚取了可比王公的财富。  相似文献   

18.
书法国际传播和书法文化输出将有效地提升中国书法的品牌价值与文化价值,形成书法文化的软实力和书法的国际话语地位2010-2020年将是中国全面制定文化战略的时期、开始进行世界文化联盟和文化输出的时代。如果中国失去了这个机会,被动挨打是肯定的。文化的崛起是国家安全问题,也是这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显现。纵观一部现代性历史,是一部文化战略历史。  相似文献   

19.
20.
戴志强 《金融博览》2012,(13):68-7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创造和孕育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孕育了璀璨夺目、影响深远的东方货币文化,使之成为研究世界货币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会历史、探索人类文明的重要工具。从本期开始,“品茗斋”将连续刊登我国著名钱币学、货币史专家戴志强教授撰写的“中国的机制币”专题系列文章,完整再现中国机制币诞生、发展、演变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