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销售与管理》2005,(4):74-74
秦先生作过一家小公司的老板,还有不少老板级别的朋友。员工在一起议论的是老板,令人吃惊的是,老板聚会,也少不了谈论员工。员工在和老板斗志斗勇,老板也在和员工智慧较量。秦先生听多了,不免也总结出些规律。如今秦先生已改作文人,在商言商,不在商,也就有了揭底的勇气。  相似文献   

2.
崔金生 《商界》2008,(5):106-111
只有兔员工才知道,野狼员工也好,狐狸员工也罢,他们迟早,只不过是虎老板的食物而已。 只有兔员工才能够找到虎老板,又或者,虎老板是员工对老板实施“老板管理”管理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成君忆 《商界》2007,(7):34-37
老板付出薪水利用员工,员工付出时间利用老板:老板混员工的时间,员工混老板的薪水;老板假装关怀员工,员工假装忠诚于企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老板与员工的互相了解非常重要。零点调查和指标数据最新针对北京地区250名20~55岁之间的职业人士进行的一项入户调查结果显示,了解老板的员工对老板欣赏的比不了解老板的员工增加大约2倍半,而了解员工的老板对员工的欣赏的比不了解员工的老板增加5~6倍。  相似文献   

5.
任何机构中都有明星员工,管理明星员工对所有经验丰富的老板来说都是一件充满挑战的工作,稍有不慎,明星员工甚至会成为老板们的噩梦。  相似文献   

6.
齐建勇 《创业家》2004,(4):92-92
老板在挑选和审视下属时,别忘了下属也在以不易觉察但或许更挑剔的眼光在挑选和审视老板。一个职场经验丰富的员工往往心里有一个列着不合格老板的“黑名单”。在不得己时,他们可能在这样的老板门下暂且栖身,但一有机会就会远走高飞。身为老板的你,小心:看看自己是否已位列其中。  相似文献   

7.
升职以后     
李志成 《商界》2009,(5):138-141
一个老板,关怀员工,升其职。 然而,事与愿违。员工离职,企业内部人心惶惶。 是好心没有好报,还是老板行为方式有待推敲?  相似文献   

8.
林文龙 《糖烟酒周刊》2007,(21):100-101
老板的选人困惑 我认识的一个食品商贸公司老板,每年要花几万元去培训员工,因为他想在公司树立一种创业文化。但是员工根本不买帐。而且还抱怨老板太武断,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培训。这位老板的出发点没有错,可是有没有想过,你选对员工了吗?你选什么样的人,就要匹配什么样的管理文化。经过内部访谈我们发现,在这个公司的人员构成中,35%以上是家庭主妇,  相似文献   

9.
《商界》2008,(8)
之一朕即天下路易十四说:朕即天下。也许成为皇帝一样的人是每个人的本能欲望。很多中国公司的确是这样,老板的话不仅不能被抵触,甚至被当成企业的“圣旨”和教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这种环境下,老板经常会认为,员工的所得是出自于他的赏赐,从而漠视员工的劳动价值。甚至老板个人的喜好和厌恶,决定了一个员工在公司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崔金生 《品牌》2008,(7):70-75
只有兔员工才知道,野狼员工也好.狐狸员工也罢,他们迟早,只不过是虎老板的食物而已。只有兔员工才能够找到虎老板,又或者,虎老板是员工对老板实施"老板管理"管理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宫妮 《浙商》2005,(2):90-90
临近春节,年终奖的发放成了老板们比较操心的事情。年终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可以激励员工第二年的努力程度,所以,老板们在盘点员工业绩之后,在发放奖励之前,都会仔细拿捏奖励的分寸和方式。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在浙江CCE总裁研修班学习的老板们的想法和具体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听到老板们说:有德有才者,大胆重用;有德无才者,委以小用;有才无德者,坚决不用!这里的德与才又怎么样理解?老板要的是哪些德?哪些才?又有老板说,我最喜欢的业务员是能创造利润的员工,能创造利益的员工,能创造价值的员工。事实真的如此吗?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见过很多业务员,他们能力很强,又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在行业里到了那里人们对他们都是赞不绝口,可就是得不到老板喜欢,最后还是宾主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13.
微博     
《销售与管理》2010,(2):32-32
俞敏洪 一个人有担当的前提条件是知道会受到保护,能够维持人格尊严。在公司内,如果员工敢于对老板提意见骂老板,前提是老板不会因此开除或惩罚员工。美国大学教授敢于拒绝总统推荐是因为教授知道这样做总统没有资格惩罚他或拿掉他。因为在中国担当的后果常常很严重,所以能够担当的人就成了英雄,比如海瑞。  相似文献   

14.
梁辉 《饭店世界》2006,(6):50-50
好老板遇上好员工就会变坏;坏员工遇上坏老板就会变乖;好老板遇上坏员工就会发疯;坏老板遇上好员工就会发财。  相似文献   

15.
潘文富 《光彩》2011,(1):41-41
人人都有惰性,从骨子里来看,老板不比员工勤快到哪里去。只不过,老板有更多的动力或是压力,驱使老板们去克服自己的惰性,老板在克服了自己的惰性之后,自然就紧盯着员工的惰性问题了,天底下的老板几乎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勤快又积极,很可惜,如愿以偿的老板不多,大多数时候总是能听到老板发牢骚抱怨手下太懒。  相似文献   

16.
孙力 《商界》2008,(9):131-135
退路情结不仅仅是指老板们的移民,也包括员工与猎头们的眉来眼去。老板们“商而优则移”,担心的是仇富情绪,原罪曝光。员工担心的是职位不保,饭碗失算。那么,退路情结何时了?  相似文献   

17.
公司好比一条船,老板是船长,员工就是水手。一旦上了这条船,员工和老板的命运就连在一起了,因为双方有着共同的方向、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阿里巴巴的老板马云有一句经典名言:员工第一,客户第二。因为在他看来,员工是他的第一个客户。只有员工接受了他的产品(也就是他的经营理念、他的指示和领导),才可以和他一起为他的客户服务。时至今日,依然觉得马云这句话是对上下级关系最精彩、最深刻的诠释。后来,又渐渐明白,不但员工是老板的第一个客户,老板也是员工的第一个客户。一般情况下,员工对老板会有两种态度:一是对老板不满,满腹抱怨;二是对老板唯唯诺诺,惟命是从。这两种人都是职场不如意者。他们仅仅把老板  相似文献   

19.
何晓春 《浙商》2005,(12):107-108
价值意识:鲁柏祥:最近我问很多企业老板一个问题:公司是谁开的?老板们都认为公司是自己开的。正因为公司是“我的“,所以“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认为公司是自己开的老板其实脱离了社会价值层次。实际上,企业的第一股东是顾客,顾客以需求入股,老板是接受众人委托,以资金入股,员工以知识和劳动入股。这其中,顾客才是公司的大股东。  相似文献   

20.
许多企业老板一说到自己的生意规模或说起商海的艰难时,总会用上这样一句话:“我容易吗?我要养活百来号人和一个公司。”就像说养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一样的口吻。就连一些国企老板,在表达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说:“我有几百人要养活呀!”这样的表述,隐含着是老板养着员工的意思,思想背景中是老板对员工的恩赐和施舍。也许正因如此,在一些老板的潜意识中,压根儿就没有把企业员工看作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没有把企业员工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此,有些企业老板利用劳动力供给充足千方百计地降低农民工的工资,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