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效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慧 《经济论坛》2006,(19):126-127
随着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大量农民面临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为了解决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2003年1月,中国政府推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种我国农村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曾经在农村卫生事业上起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因失去了经济基础而大面积解体。20世纪90年代开始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003年以后,合作医疗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重建时期,各地陆续开始试点工作。本研究试图探讨试点过程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效用以及影响制度效用的因素,为新型农村合…  相似文献   

2.
尚颖 《经济论坛》2008,(10):123-125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以解决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设想。2003年1月,《关于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原则、组织管理、筹资标准、基金管理、医疗服务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因病致贫效果指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衡量金融风险的思想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实践中,将农民的因病致贫看作一种风险加以防范,提出一种直观、可靠、易于操作的单一评价指标——新农合缓解因病致贫效果指数,并利用广东省五个地区微观调研数据,对这一评价指标进行了实证检验。因为满足因果关联性、预测性和普遍适用性要求,这一指数有利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效果在不同地区的横向比较,并对决策者调整政策参数以实现预定的政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安春 《时代经贸》2009,(7):77-7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引导、组织,农民自愿参与,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目的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以下简称新农合档案)工作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中央明确提出要逐步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明确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河北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合作医疗基础较好的迁安、曲周、枣强3县(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06年试点县市)进一步扩大为36个,参合农民人数达到1170.40万人,参合率为79%。截至2006年6月底,享受报销农民165.81万人次,费用报销金额累计13167.36万元,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达到25%,有效地减轻了农民因…  相似文献   

6.
发挥政府职能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来,政府就如何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但对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障的研究有些滞后。本对政府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能进行了探讨,以解决目前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国昌 《经济论坛》2006,(6):101-104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政府、制度和农民角度对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缺陷性三位一体的思考、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试行以来,其绩效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及投资下,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农村参保人数大大提高,农村医疗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就在社会广泛关注其成效时,一些问题也日益显现,效率低下,基金筹集问题,监管弱化等。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绩效,降低施行过程的缺点及不良作用,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也是中国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国农村医疗改革的思路所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广泛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公司发挥在精算技术、网络服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降低了成本,使政府减轻了压力。本文从理论和实施层面对保险公司承办“新农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过程中仍有待完善的政策和制度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分析,就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如何更好地管理基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来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新制度仍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新旧制度的对比,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新农村对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卫生事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本文针对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从强化政府作用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保险公司根据政府组织、自愿参与的基本原则,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  相似文献   

15.
对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保险公司根据政府组织、自愿参与的基本原则,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  相似文献   

16.
林素红 《发展研究》2006,(10):92-93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福建省已在部分县(市、区)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过一、两年的探索和实际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试点县(市、区)已基本成型。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过程巾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现状 河北省自2003年开始,选择了三个县(市)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近年来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稳步推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截止到2007年底,全省已有139个县(市、区)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数达到4176万人之多,参合率达80.4%。  相似文献   

18.
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心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建中  王军  龚春艳 《经济论坛》2006,(10):121-124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农民群众依靠集体力量在自愿原则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医疗互助制度。它对满足当时大多数农村人口的初级医疗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单一的集体经济变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多元经济,依托于集体经济建立起来的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条件,这项制度由此中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而农村地区在经济、卫生、文化等诸多方面明显地落后于城镇地区,能否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李军  石云平 《经济论坛》2005,(24):13-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社会的建设包括多方面内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而这其中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又是最基础的一环,它事关农民的生存和生命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地区“全面小康”的建设进程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快河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对于实现医疗公平、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新型合作医疗看农村医保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疗保障是公民应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建国以来,政府主要通过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等形式对城乡居民提供较为普遍的医疗保障。但一方面在内因上,由于这些制度在其自身构造上存在严重的缺陷,缺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是在外因上,这些原有制度难以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化要求改革与其不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