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华为     
《大经贸》2011,(2):38
就在年初,一向很少在公众和媒体面前露面的华为高管们最近集体"织"起了"围脖"。虽然开微博的高管中暂无总裁任正非和董事长孙亚芳  相似文献   

2.
并非华为的创始人,但人们赋予孙亚芳"华为女皇"、"至尊红颜"、华为的"国务卿"、"任正非接班人"等称谓,她在华为的崇高地位可见一斑。多年来,孙亚芳对华为的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体系建立居功至伟,其出众的大局观、跨文化沟通协调和细节管理能力,使得她成为任正非最为信任的伙伴  相似文献   

3.
月度人物     
《中国科技财富》2011,(9):12-14
任正非在战胜与摩托罗拉公司发生的知识产权案之后,4月18日全球第二大通讯设备商华为首次公开了董事会架构变动,这这份高层变动的名单里,众多原经营管理团队(EMT)成员晋级董事会,而任正非本人则已在逐步安排淡出华为。《财富》发布亚洲商界领袖榜,任正非排名第五。一向神秘的华为开始走进公众事业,而它的掌门人任正非先生对华为的贡献是令人铭记的。  相似文献   

4.
人物     
<正>任正非:华为面临的困境和宝马公司一样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任正非在华为年度报告会议上谈到该公司发展和产业环境时表示,华为目前的处境和宝马公司一样。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认为,华为和宝马公司有相似之处。在本周召开的华为年度报告会议上,华为现在面临的挑战就和宝马公司面临特斯拉等新兴汽车制造商的挑战一样。"宝马能跟上特斯拉的(创新)步伐吗?这种类似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任正非总是在喊"冬天来了"。这一喊,便是8年。在过去的8年里,华为的收入从152亿元人民币到125.6亿美元,增长迅猛;而在国际市场上,从第三世界到发达国家市场,华为与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们同台竞技。怀揣着现金,眼望着可预见的大好形势,华为CEO任正非却又一次警告,冬天要来了。居安思危,华为和任正非是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商业科技》2014,(9):10-10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任正非在华为年度报告会议上谈到该公司发展和产业环境时表示,华为目前的处境和宝马公司一样。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认为,华为和宝马公司有相似之处。在本周召开的华为年度报告会议上,华为现在面临的挑战就和宝马公司面临特斯拉等新兴汽车制造商的挑战一样。“宝马能跟上特斯拉的(创新)步伐吗?  相似文献   

7.
佚名 《中国品牌》2015,(2):22-23
在2015国际电子消费展(CES)上,看似无奇的华为展台,背后或许折射了华为2015年的相关策略:美国以运营商为主的市场催生的中低端需求,与华为产品结构"向上走"间的矛盾待解;展台上的可穿戴设备已成华为下一个发力市场,而展台上的万物连接区,包括车载市场等,如今同样已成华为的战略方向。对于很多人来说,华为是一家"怪异"的企业。若干年前,当华为第一次进入世界500强时,公司一位高管一大早走进  相似文献   

8.
“阴阳配”是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一个典型特点,如华为的任正非和孙亚芳、海尔的张瑞敏和杨绵绵、海信的周厚健和于淑珉、格力的朱江洪和董明珠、娃哈哈的宗庆后和杜建英等等,正所谓:一个成功的男性企业家背后往往有一个优秀的女性事业伙伴。  相似文献   

9.
张一池 《中国品牌》2011,(12):36-37
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在发布华为2010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报告)时表示:“企业只有把自身的核心价值观、经营责任与履行社会责任有机、合理地结合起来,并坚持下去,不追求短期利益,企业才有可能存活下来持续发展,也才有可能持续为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关晓蕾 《大经贸》2011,(2):43-43
去年,关于华为接班人的问题受到了外界的关注. 不仅仅因为华为极具影响力的市场地位,这个由任正非于1988年创立的公司在二十多年的锤炼中已经灌注上了他的个人色彩与强烈烙印,华为将由谁来接班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聚焦点. 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从中国改革开放中率先成长起来的民企目前都面临着"交接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今日和末日     
华为:诺亚方舟与末日管理 华为是一家狂飙突进的公司,但又是一路哀歌的公司。任正非那篇著名的《华为的冬天》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现在我们又读到任正非前不久与华为2012实验室的十部和专家的长篇谈话记录。我们可以把这篇充满激情又异常冷静的谈话冠之以《华为的2012》,或者干脆称之为《华为的末日》。  相似文献   

12.
华为的权力结构有点怪,至今还像一个王朝。在任正非的领导权威的绝对控制下,一批责臣制衡一批重臣。为避免权力结构固化丧失企业活力,任正非以群众运动达到运动干部的目的,使华为权力结构动态化。在华为的二次创业中,任正非致力于从人治到法治的自我变革,但目前尚未完成开放权力结构的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13.
张建华 《商界》2009,(11):150-150
2001年,联想分拆,老帅柳传志带少帅杨元庆共同拜访的第一位企业家.是华为掌门人任正非。他们对华为以创新为龙头的市场探索表示艳羡。少帅杨元庆表示联想要做高科技的联想,请教任正非:“如何能做成华为一样的公司?”任正非以一位长者的口吻对他说:“开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做好投入几十个亿、几年不冒泡的准备。”并玩笑地说:“你们就卖华为的产品吧!”  相似文献   

14.
排行     
<正>●财富全球50大商界女强人排行榜出炉六位中国人上榜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了2009年度全球50大商界女强人排行榜。今年50位商界女强人中,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位列第17位,在6位上榜华人女总裁梯队中领衔。紧随其后的是位列第20位的华为公司董事长孙亚芳,位居第三的是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在50强中排名  相似文献   

15.
柳传志、任正非和马云,分别是联想、华为和阿里巴巴的创业人,他们是中国企业界教父级的人物。他们有多少钱?这不是笔者的问题,我没有这么"势利"。我只是常听到有人很是疑惑地问:为什么柳传志从来没上过什么富豪榜?为什么马云最近两年才出现在富豪榜上?为什么任正非在富豪榜上的排名是300位之后?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企业家的价值,一定要以身家多少来衡量吗?第二个问题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之创始人,跻身富豪行列是标  相似文献   

16.
丘慧慧 《中国市场》2009,(46):69-69
<正>华为以何种"育人"以及"驭人"之术将一支数万人的本土军团打造成一支能征善战的国际之师?1999年,华为总裁任正非在与新员工的一段调侃式对话中说道:"华为公司都是三流人才,我是四流人才。一流人才出国,二流人才进政府机关、跨国企业,三流、四流的人才进华为。只要三流人才团结合作,就会胜过一流人才,不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吗?"  相似文献   

17.
《华商》2012,(10):16-16
一个月以前,就在美国国会的一个委员会准备警告美国电信网络公司,不要和中国的华为公司进行业务往来的时候,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却在伦敦唐宁街10号的壁炉前,与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合影。卡梅伦宣布任正非已经同意华为斥资12qG英镑(约合i21亿元人民币),在英国扩展其目前已经相当庞大的业务规模。  相似文献   

18.
《华为基本法》最初起源于华为老板对于工资制度的困惑,最终使华为摆脱了靠个性权威治理企业的时代。在1995年前后,华为老板任正非遇到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公司已经发展到千人规模,工资单上的很多人他都不认识,该怎么给他们确定工资?能不能让专业人士做这件事?于是1995年,华为成立了工资改革领导小组,请来了某大学管理学院退休的院长来主持。  相似文献   

19.
《华商》2013,(2):23-23
人性的光芒在任正非创业的路上闪光。看上去很粗糙,却是华为得以成长为世界级公司的真正密码。没有人能够看透任正非。跟了他十几年的高管,往往习以为常的是任正非火暴的脾性,一种偏执狂才能生存的劲头,有谁会想到他会把中庸作为自己最珍视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20.
<正>IT界热点多,"爆炸性"新闻多,"你方唱罢我登场",来得快也去得快,这既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也是这个行业的特点。前不久华为并购港湾,标志着华为将最有力的竞争对手收入囊中。一时间,媒体和网络上的各种报道、评论和BOLG铺天盖地,这一切都源于这个看似普通的商业并购案背后,华为与港湾这两家公司的领袖任正非与李一男之间恩怨情仇的特殊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