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年,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一次会议上,松下幸之助问一位公司的中层雇员:“你在与客户打交道时,如果客户问你,松下电器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什么,你怎么回答?”在座的所有人都觉得非常奇怪,松下电器公司的主要产品当然是各种电器了。这位职员也不解其意地说:“是各种电器。”没想到这位职员的回答使松下幸之助非常不满。他说:“这种回答从根本上就错了。如果有人问你们松下公司主要生产什么,你们必须回答,松下公司主要是培养人的公司,兼做电器。”松下幸之助的话使在场的人受到很大的震动,也使人深受启发。由此,让人想到,日本汽车的发展以及生产…  相似文献   

2.
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有一次问下属:如果有人问你松下电器是做什么的,你会怎样回答,下属说:“我们公司是一家专营电器制造的公司。”松下幸之助严厉地批评说:“错了,松下公司是一家培育人才的公司,兼营电器。”  相似文献   

3.
松下公司已故董事长松下幸之助生前曾反复强调:松下公司首先是生产人.然后才是生产电器.松下先生的意思是松下公司首先是造就松下人,只有松下人才能制造出松下产品.由此笔者想起了西方企业管理界的一句名言--"企业即人",说的也是一种以人为本对企业实施管理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如果有人这样问您:企业生产什么?您一定会觉得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可笑:企业当然是生产产品,除了产品什么也生产不了。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周祖荣先生对我说,他在日本考察期间,曾向松下幸之助问过一个同样的问题—松下部生产什么?松下老先生的回答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松下公司只生产两样东西,一是家用电器,包括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组合音响……;二是生产‘人’,生产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市民议事厅><绝对现场>两个大型互动直播栏目开办之初,经常会有人问我:"今天,你们直播了吗?"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一些朋友、同事见到我总是在问:"明天,你们直播什么?"这个问题提的人多了,我也在问自己:"明天,我们怎么直播?"  相似文献   

6.
很多公司在招聘人才时都非常强调"人品",我在讲课的时候,经常会问企业家以及管理者们这样一个问题:"您最重视团队成员的什么要素?" 结果绝大多数人的答案几乎是一样的: "人品."  相似文献   

7.
赵雨润 《新前程》2009,(7):11-11
总有朋友看到我的简历后,好奇地问: "跳槽那么多,最爱哪份工作?"平心而论,这是一个很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如果答案是"某个以前服务过的公司",总让人会误解为"在留恋过去、在后悔离开",也等于向别人证明了当初离职导致今天的埋怨.如果说是"下一个单位",却如同像问演员"什么是你最满意的角色"的回答一样,纯粹外交辞令.而静下心来,剖析自我,原来自己最爱的工作是"做自己".三个字,虽然简单,但十多年的职场波折历程和内心感悟尽在其中.  相似文献   

8.
<正>人人都梦想成功,追求成功! 我在每次的培训中都会问参加培训 的学员:"朋友,你们想成功吗?他们总 是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为什么人人 都想成功呢?因为成功代表着财富、快 乐、幸福、回报、地位、尊重……。那么, 成功到底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回答。有人说:"成功是一种奋斗与追求 的过程。"有人说:"成功是一种权力。"也 有人说"成功是体现一个人的能力……" 我个人认为"成功",它是一个结果 --一个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刘春林 《新远见》2010,(6):89-91
一、听的艺术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后相当什么啊?"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  相似文献   

10.
捕骆驼     
《大众标准化》2010,(12):55-55
<正>父亲带着3个孩子到沙漠猎捕骆驼。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还有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亲摇摇头说:"不对。"父亲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二。老二回答说:"我看见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还有沙漠。"  相似文献   

11.
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相似文献   

12.
生活很像一场网球赛。发球不好的人,注定会输(在英语中,"发球"和"服务"是同一个字)。有人问精神分析学家卡尔·门宁格尔博士:"若有人感觉神经崩溃,你建议他做什么?"大多数人希望他回答说:"看精神科医生。"但是博士的回答令人惊讶:"锁上门,去外面,找到有需要的人,做一些事情,帮助他们。"德兰修女说:"除非为他人而活,否则生活没有价值。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是空虚的生活。"如果你对你的生活很不满意,去服务他人吧。忘记自己烦恼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读书,看到书中说周恩来总理是注重细节的典范:一次在北京饭店举办涉外宴会,周总理问餐厅的一位工作人员:"今晚的点心是什么馅?"工作人员答道:"大概是三鲜馅吧。"周总理马上追问:"什么叫‘大概’?究竟‘是’,还是‘不是’?客人中如果有人对海鲜过敏,出了问题谁负责?"我对  相似文献   

14.
传说,有一次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一起打坐.苏东坡自觉修行甚高,坐姿优美,便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像尊佛."苏东坡很高兴.  相似文献   

15.
<正>如何做好沟通、提升沟通技巧,扫除沟通中的种种障碍,达到共赢良好的效果,也是这次"我们的范儿"活动,用来定义"恒信"准则讨论的的焦点之一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  相似文献   

16.
勇于放下     
刘邦曾经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答:"三十万。"刘邦又问:"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一万"。刘邦问为什么?韩信答:"我主是将将者,我是将兵者。"业有所精,各有所长。刘邦可以带众将领们,却不善领兵。而韩信善于用兵,但不善于统领众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和老总之间,也应该是  相似文献   

17.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企业家向管理大师德鲁克请教:"我如何才能成功?"德鲁克回答说:"如果你不改变你提问的方式,那么你注定不会成功."年轻的企业家问:"我该如何提问呢?"德鲁克说:"只有你先问'我该如何贡献?'你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蔡建军 《秘书》2012,(8):24-25
据传,东汉时候有个陈蕃,十五岁那年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其独居一室,屋内杂乱,龌龊不堪,便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室乎?"不料薛勤反问一句:"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旧唐书·文苑列传》则记载了一个叫席豫的人,说他"性尤谨",处处谨慎行事,不肯马虎随便,即使写给晚辈的文字也从不潦草。他认为给别人看潦草的字迹是对人不尊重,也是不尊重自己。有人问他这么细小的事何必介意,他回答说:"细犹不谨,而况巨耶!"  相似文献   

19.
<正>2006年,在应邀参加了北京华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特物业)十周年庆典活动时,和赵文发总经理有了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看到由他在1996年退休后设法筹集资金注册成立的没有任何背景的物业管理企业在经历了艰难起步、巩固提高、规模经营的发展后,呈现了不可阻挡的崛起之势。在那天的庆典活动上,我问赵文发:"在这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华特物业能打响自己的品牌,主要靠什么?"赵文发不假思索地回答:"靠一流的服务!"我接着问他:"在企业快速扩张中保持品牌的关键又是什么?"能在新接管项目中派出优秀管理人员!"他脱口而出。简单的两问两答让我感到这是一个有思想且能干大事的人。在赞赏的同时,精心撰写了卷首语,把赵文发和他的企业推荐给行业,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并从中吸取精神和力量。  相似文献   

20.
鸡毛变令箭     
《冶金企业文化》2008,(4):55-55
宋仁宗有一次出游,途中多次回头找饮水的器具,没找到,他也没吱声。回到宫里,他渴坏了,"咕咚咕咚"喝了好几杯水。旁边的人问他:"皇上,您渴成这样,刚才干吗不说呢?"仁宗回答:"如果我说了,一定会有人因此而获罪啊!"宋仁宗的老祖宗、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也传有类似的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