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何周倩  罗小龙  顾宗倪 《经济地理》2022,42(2):45-51+63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区域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中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梳理1990年代以来长三角区域战略的演变历程、战略意图和政策效应,来探究长三角区域竞合特征及其趋势。研究表明,区域战略是系统研究长三角区域竞合的有效依据。长三角区域战略经历了从竞争为主到加强合作的历程,按竞合性质可将其归纳为竞争、合作和竞合三类战略。以区域战略透视长三角竞合新趋势,长三角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格局进一步发展成熟,都市圈成为竞合的重要载体,区域创新成为竞合的着力点,跨界合作带来新发展机遇。建议通过国家介入或中心城市主导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2.
李明  王卫 《经济纵横》2023,(6):90-98
作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体系,区域经济是物质财富生产过程的重要地域空间体现。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已形成“以点辐块,以块带面”的多层战略布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锁钥。为此,必须深刻领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目标要求,创新发展思路和举措。在飞地经济区域合作模式下,受托主体通过要素投入、利益分享及动态博弈,可实现利益主体帕累托最优,契合新发展格局下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飞地经济以跨区协同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为统领、以生产布局优化重塑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体系为架构、以绿色创新驱动经济增量创新发展和存量转型升级为动能、以利益分享改革破除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为保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3.
《经济月刊》2011,(1):138-138
2011年1月6日,北京市东城区率先对外正式公布《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 本规划明确了未来20年东城区的发展定位、目标和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是未来20年指导东城区科学发展,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未来二十年,新东城将实施“两新四化”总体发展战略,即打造文化新引擎,拓展发展新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发展高端化、公共服务优质化、城市运行智能化、区域发展均衡化。  相似文献   

4.
徽文化与“新江南文化”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徽文化融入“新江南文化”,一方面为“新江南文化”贡献新动能,另一方面带动了安徽文化的整体发展。通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齐心打造“新江南文化”生态、坚持区域文化共建共享、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加强区域学术文化研讨、深化文化与旅游的双向融合等途径,实现徽文化与“新江南文化”的融合创新发展,共同打造长三角区域文化“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共建长三角区域人们的精神家园,共谱新时代长三角文化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王红珠 《当代经济》2018,(12):86-88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不论从区域个性上看,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角度上看,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这也给宁波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从国家大的发展战略,到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再到浙江海洋发展战略,都对宁波城市发展战略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新中国建国40年来,为发展经济,实现生产力均衡配置和消灭区域差别,我们选择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政策一改过去单纯的“劫富济贫”、“为平衡而平衡”的思想,开始实施区域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从近10年的实践来看,这种战略要明显优于原有的平衡发展战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甚至失误。我认为非均衡协调发展才是今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先后选择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毛泽东的均衡发展战略;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江泽民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尽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但只有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热点,继而从三方面分析了党的十七大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指示和精神,即:我党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作出新定位;时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作出新判断;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作出新部署.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区域经济战略转变和新规划实施,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趋势,以及这种趋势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差距变动的影响。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新规划的实施打破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空间格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相对均衡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长三角地区已成为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区域。为此,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接轨长三角,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举措。临海市作为我省中等发达县市,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抓抢历史机遇,适时提出打造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近年来区域发展战略中的新命题,江阴市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是目前国内较少的一个案例。在解析江阴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案例的基础上,试图分析产学研联盟与地方产业集群之间的联系,并将江苏的这一案例与浙江、广东的情况作了比较,认为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作用是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这也正是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所需要努力的方向,两者之间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李悦 《经济学家》2005,(1):117-117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杨洪波和谭焱心等教授合著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区域发展新论——四川城镇化发展与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战略及途径》专著,深感它是一本研究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可多得的新论著。  相似文献   

13.
“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依托福建独特的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提出的发展福建地方经济的新战略构想。从服务于全国对台战略需要的角度看,这一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闽台区域经济合作,意在为将来与台湾共同构建“环海峡经济圈”创造条件;同时提升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的水平与层次,缩小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两岸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最终实现两岸经济一体化,为促进祖国和平的统一大业服务。  相似文献   

14.
面对国际环境深刻巨变和国内发展阶段演变,都市圈作为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空间,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引领国家发展的重要地域单元。文章在对中国都市圈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阐释了在新发展环境中都市圈面临的新价值使命,即都市圈是实现国家空间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支撑双循环发展格局、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突破,促进产业链与供应链重组、推动协同创新的优势单元,构筑韧性发展格局、实现区域共同成长的治理联盟。最后,针对都市圈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新时期战略需求,对中国都市圈规划和治理提出了若干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连云港建设大陆桥国际物流中心的基础条件 在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新亚欧大陆桥正口益成为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之桥,丝绸之路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中同中西部陆桥沿线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6.
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划分,是我国区域经济的空间划分,是宏观区域经济结构发展均衡和差异的反映。“中部崛起”是统筹区域发展新思路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入新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中部地处内陆腹地,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占全国10.7%土地,  相似文献   

17.
企业簇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企业簇理论成为理论界研究的新热点,企业簇的能量在于其具有的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企业簇理论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企业簇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皮圣雷  王廉 《时代经贸》2010,(20):15-17
区域战略应该嵌入上一级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中。将产权理论用于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以区域资源在战略规划阶段的有价值属性为依据选择区域的有价值资源向量,结合嵌入式理论研究经济主体的产权属性以及产权排他性,最终获得籍以进行战略选择的战略状态矩阵。将此理论和方法用于汶川县战略分析,得出汶川具备优质战略行动空间的价值资源以及具备优质战略支配力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东西部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融通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中国东西部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融通的思考□张世奇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是一个跨世纪的难题。加速落后地区的开发,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关系,已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任务。笔者认为,中国东西部社会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战略与文化发展战略的共振。人所共...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黄河流域自然生态开始呈现一些新特征和新趋势,不断凸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价值、战略需要和战略意义。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取向主要包括:通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开放格局和推动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来完善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因地制宜推进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和发挥中心城市高质量集约发展带动作用来探索地区特色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及强化生态安全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