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刖5日,来自全球的质量人聚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品质”的力量——克劳士比中国峰会以及克劳士比中国学院10周年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2.
“质量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广义的质量人指的是企业中的每一个人,也就是说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对质量负责。克劳士比(中国)学院杨钢博士对质量人的理解更与众不同,他认为:“人人都应成为质量人。比如消费者,他们对质量的要求能反作用于企业,最终让市场提高企业的质量关。”狭义的质量人指的是企业中负责管理质量的人。本文所提到的质量人是狭义概念的质量人。  相似文献   

3.
马宁 《监督与选择》2009,(12):11-11
2009年11月15日,来自全球的质量人聚首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品质”的力量——克劳士比中国峰会以及克劳士比中国学院十周年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的质量学家菲力浦·克劳士比(Philip Crosby)被称为“零缺陷之父”。他提出的“零缺陷管理”、“质量是预防出来的”、“质量是用金钱来衡量的”等观念,对企业来讲,不啻是开掘自己内部宝库的一把金钥匙。 克劳士比先生1952年开始从事专业质量管理工作。1964年,他因为创立零缺陷而获得美国国防部奖章。他的第一部著作《质量免费》(Quality is Free)由于引发一场美国以及欧洲的质量革命而倍受称赞。克劳士比先生现已出版了14部著作,而且全部是畅销书。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克劳士比的质量理论,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5.
“零缺陷”管理是美国克劳士比学院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推广的“第一次就做对”的质量文化。在国内,海尔、联想等企业也都把“零缺陷”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导入“零缺陷”理论对公司进行管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本文将“零缺陷”管理理论融入到具体的财务管理中,提倡“做就做对”的主观思想,发挥财务管理的主动性,堵塞漏洞,全面规范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来中国学相声的加拿大人大山在一次表演中,有人夸他汉语说得好,他谦虚地用非常地道的中国话说了一句:“马马虎虎,马马虎虎!”引得观众啧啧赞叹。这虽然是大山的谦辞,但这句话以及这句话所包含的行为方式,的确是一些外国人对中国人比较典型的评价。许多中国人做事的原则就是“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而这也正是中国企业在质量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 应用克劳士比质量管理哲学也许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克劳士比质量管理哲学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的质量学家菲力浦·克劳士比(Philip Crosby)被称为“零缺陷之父”。他提出的“零缺陷管理”、“质量是预防出来的”、“质量是用金钱来衡量的”等观念,对企业来讲,不啻是开掘自己内部宝库的一把金钥匙。 克劳士比先生1952年开始从事专业质量管理工作。1964年,他因为创立零缺陷而获得美国国防部奖章。他的第一部著作《质量免费》(Quality is Free)由于引发一场美国以及欧洲的质量革命而倍受称赞。克劳士比先生现已出版了14部著作,而且全部是畅销书。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克劳士比的质量理论,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惠普大学为例,阐述了该企业大学依托惠普全球教育培训体系,扎根中国30年,一直以“通过提供专业的全方位的学习与咨询解决方案,引领国际先进理念,分享惠普最佳实践,致力于企业组织和人才能力提升,帮助企业创造优异价值,实现持续成长”为使命。作为行业领导者,中国惠普大学不断引领中国企业成功的管理哲学与实践,该组织通过传播惠普之道,通过凝聚总结管理精华,成就惠普大学的卓越品牌;同时,帮助个人在职业和人生道路上不断成长,帮助企业及社会培养高端人才。中国惠普大学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了六大教育服务体系,即惠普商学院、惠普质量管理学院、惠普IT管理学院、惠普IT技术学院、惠普服务外包学院和惠普网络教育学院,在不同专业领域都居于行业领先位置。  相似文献   

9.
《中国质量》2007,(8):F0003-F0003
每年的九月是“中国质量月”。很多企业都会借助质量月的机会,开展质量知识的培训,组织形式多样的质量活动,以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引导员工重视使用质量管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为配合做好2007年中国质量月的宣传活动,帮助企业营造浓厚的质量月氛围,中国质量协会推出系列关于质量管理的贴画(海报/宣传画)。  相似文献   

10.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企业发展面临许多新形势、新情况.怎样支持和帮助企业发展? 11月6日,在上海市质量协会承办的“2008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质量创新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质量专家和企业家相聚一堂.共话在危机中抓机遇、在危机中保持竞争优势、在危机中提升国际竞争力等热点议题。  相似文献   

11.
靠拢零缺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来说,加强管理,既是老生常谈的旧话题,也是常讲常新的新课题;既是企业的日常工作,又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向管理要效益,应该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尤其是中国入世后,企业在面临市场、游戏规则和管理三个方面的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通过管理创新迅速打造强势竞争力。因此,应对管理挑战,企业应拿出创新勇气,敢于超越自我,唱响具有竞争意义的“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由来及内涵什么是“零缺陷”,怎样才算实现了“零缺陷”?按克劳士比学院中国首席代表、北京克劳士比…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克劳士比4项质量原则,提出质量3个层次以及质量也是检验和管理出来的,零缺陷并不意味着AQL=0及质量也可以用指数来评价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3.
蕊冰 《上海质量》2009,(6):33-35
“零缺陷”质量管理方法是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在1957年提出的,他认为,我们的基本工作哲学应是预防为主,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使质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零缺陷管理的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零缺陷管理,又称无缺陷管理(简称ZD),是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的美国管理思想家菲利普·克劳士比于上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当时,克劳士比正在马丁公司负责潘兴导弹的质量控制。潘兴导弹在第七次发射中意外失败,克劳士比临危受命,并由此提出了著名的“零缺陷”概念。此后,克劳士比在美国推行了零缺陷运动。很快,零缺陷管理传至日本,并在日本制造业中全面推广,使日本的制造业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并且登上了世界级水平。继而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的质量运动。美国《时代》杂志等多家重要媒体称菲利浦·克劳士比为“美国质量福音的传道者,本世纪…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质量》2014,(5):96-96
为促进我国质量工作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质量学术水平,中国质量协会于2003年发起设立“中国质量学术论坛”,2010年更名为“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旨在为质量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我国企业搭建一个有效的全国性交流平台,不断推出优秀的质量学术成果和企业质量管理最佳实践,促进质量科学技术进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该论坛已经成功举办5届,得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支持,是代表我国质量领域最高研究和实践水平的学习和交流盛会。  相似文献   

16.
《质量管理》2014,(4):51-51
为促进我国质量工作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质量学术水平,中国质量协会于2003年发起设立“中国质量学术论坛”,2010年更名为“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旨在为质量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我国企业搭建一个有效的全国性交流平台,不断推出优秀的质量学术成果和企业质量管理最佳实践,促进质量科学技术进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该论坛已经成功举办5届,得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支持,是代表我国质量领域最高研究和实践水平的学习和交流盛会。  相似文献   

17.
菲利普·克劳士比,拥有39年作为企业质量管理执行官的经验,在马丁·玛瑞埃塔公司工作期间,他创造了“零缺陷”的概念,在担任ITT(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副总裁的14年里,他负责全球87个分部的质量工作。他因倡导“零缺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而声名显赫,其中“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哲学被认为改变了美国人  相似文献   

18.
看点     
管理大师朱兰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教父”克劳士比说,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未来的质量,将不只是最好,而将是进入市场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引言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普?克劳士比先生,于1957年率先提出的质量管理思想。对于质量管理,克劳士比先生用一个金字塔来演绎零缺陷思想,那就是: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三个代表、四个基本原则……。零缺陷的管理思想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高质量标准的目标奋斗。开展零  相似文献   

20.
俞康 《上海质量》2005,(12):26-27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以及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全球企业所关注的话题,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是核心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质量不高,就没有竞争能力”。世界著名的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在1994年美国质量协会年会上预言:即将来临的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