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为基本法》最初起源于华为老板对于工资制度的困惑,最终使华为摆脱了靠个性权威治理企业的时代。在1995年前后,华为老板任正非遇到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公司已经发展到千人规模,工资单上的很多人他都不认识,该怎么给他们确定工资?能不能让专业人士做这件事?于是1995年,华为成立了工资改革领导小组,请来了某大学管理学院退休的院长来主持。  相似文献   

2.
任正非试图把华为从“狼性组织”变为“狼狈组织”。他通过《华为基本法》,以一个人的思想聚集一群人迈向一个目标。他以全员持股制度保证了华为15年的繁荣。当他意识到很多企业垮在管理难关,他抛弃“中药偏方”改吃“进口药”。至今,华为的成长仍系于他一人的胆识与能量,这位老英雄还能主宰新华为吗?他正在经历自我革命的苦难历程,同时他感到危机正向华为走来  相似文献   

3.
“让昕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让一线直接呼唤炮火!”2009年开年,任正非向华为全体员工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以唤醒华为久违的地头力。  相似文献   

4.
华为是一本让人想读但又读不透的书。这缘于华为在短短的十年之内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奇迹,但由于其长期以来的低调.使华为的成功之道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们难究其理,只能从《华为基本法》及任正非充满激情而又理性的文章中去洞窥点滴,于是,《华为基本法》似乎成了华为的一个象征及引领其成功的圣经。其实,《华为基本法》是一个历史产物,她只是华为在十年以前,为了适应经营环境,为了解决高速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刘灵君 《大经贸》2011,(2):39-40
在未来的5-10年的发展过程中,华为很有可能不再是以前大家心目中的华为。2010年,任正非一如既往反思似的言论,却透露出不一样的信号。从外部的形象看,华为正在将自己的心灵打开,让更多的人了解华为,而从内部业务上看,华为的业务未来会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华为的垫子     
周攀峰 《商界》2006,(9):130-135
华为是一本书,华为是一个谜! 18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辛历程,成就了华为的今天。为防成功后的华为人沾上骄娇二气,任正非一直大张旗鼓地倡导着一种东西,这就是华为人的垫子精神。[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赵云 《中国品牌》2014,(5):90-91
2013年是让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满意的一年。虽然“下课”的传闻几乎每隔一个月就会来那么一次,但坐在华为终端会谈室里,他说:“我还在。”在余承东接手华为终端部门时,华为终端的全球品牌知名度低于5%,而2013年“这个比例是52%,华为终端有了很大变化。”“行业正处于一个洗牌期,有些公司将消失。”他说,“4G的来临,对我们是—个机会。”  相似文献   

8.
吴春波 《创业家》2013,(12):96-98
柔性组织、激发活力、放下身段,过去的五年是华为变革管理的五年。五年前(2008年),华为成立20周年,年销售额超千亿元。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经预言的“三分天下必有其一”的梦想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三个人都是华为出来的,在华为有过四到五年共事经验,可以说团队构成有共同点,每个人的背景又有不同。比如洪总是非常资深的领导层,是华为这些年成长的亲历者。钱昱做过市场,也做过对外技术合作,她离开华为后到沃顿商学院进修MBA,接着到全球知名的资产管理公司富达国际做风险投资,投过很多优秀的公司。我个人是从国际法律主管到首席律师,包括做一些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参与了华为跟思科打官司的整个过程。离开华为以后我到硅谷,加入威尔逊律师  相似文献   

10.
跻身世界五百强前五十三位的华为公司,业务范围广泛,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也广受好评,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其成功的质量管理。随着企业发展,管理组织结构由“独立式”向“融合式”过渡,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应用将“零瑕疵”理念贯彻整个质量管理流程。其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全流程管控是华为的品质保证,也是消费者信赖华为的理由,更是华为发展壮大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1.
在当时的华为看来,美国是全球扩张的典范。1997年后,为建立起类似于美国跨国公司的管理架构,华为每年将3%的收入用于向美国公司咨询。但14年过去了,华为对美国的恋情曲终人散。来自硅谷的经验帮助这家中国公司横扫非洲、中东、拉美和欧洲市场,并跃升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商,它却仍在美国四处碰壁。迄今为止,华为还没有赢得任何与美国主要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合同。  相似文献   

12.
质量箴言: 创新者的脚步总是快人一筹,这正是创新之为创新的意义所在。正是创新使华为得以与行业巨头竞争并活下来,并且让自己变得越来撤强大。  相似文献   

13.
在新《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前,媒体上热炒的莫过于“华为万人辞职事件”,大批华为员工被要求重签劳动合同,工龄从零开始计算。紧接着,华为出台了一项新规定,工龄在8年以上的员工可辞职后再上岗,从老员工变成“新人”,同时获得一笔补偿金。  相似文献   

14.
在面向企业、终端消费者领域转型之际,华为希望世界认识自己的新角色2012年的华为,正站在一个转折点上。4月23日,华为公布了2011年财报。报告显示,华为2011年销售总收入达2039亿元,同比增长11.7%,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跌53%。营收放缓、利润大幅下滑,这些数字,有些出人意料。仅仅是去年,华为的营收同比增长24.2%,净利润同比增长30%。2010年逆市高增长的优异表现让人们对华为有了过高的预期,尽管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华为  相似文献   

15.
谭骥 《大经贸》2011,(2):41-42
云计算,这个词已经不再让人陌生,但是,究竟什么是云计算?似乎很多人都讲不清楚.事实上,按照华为内部人士的说法,华为做云计算也是在尝试.的确,云计算对于国际巨头思科等而言,也是一项比较新的业务. "云计算将改变整个信息产业."在任正非的眼中,云计算就代表了华为以及行业的未来.引路人,华为在以往更多的时候扮演的只是跟随者...  相似文献   

16.
赵代波 《商界》2009,(1):94-101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金融寒流所到之处,停工、降薪、倒闭,哀鸿遍野惨不忍睹。然而。华为和联想,这两个中国制造企业的代表。两个耳熟能详得几乎让人有些生厌的名字。熟悉得让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没有秘密的企业.却突然发出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声音,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我们真的了解他们吗?  相似文献   

17.
华为戏法     
《三联竞争力》2007,69(12):17-17
2007年11月22日,华为一位员工表示,华为员工“先辞职再竞岗”事件已完全结束,所有的员工都已进入正轨工作。另据悉,事件所涉及的5100多名员工中,100多人没有续约。  相似文献   

18.
任正非,每次都自自然然、顺水推舟、平平淡淡地给出那些让人愕然、给人冲击的言与行。所有让人惊奇的成绩他都不怎么放在心里,仍然能够看到华为的危机,仍然号召全公司必须继续处处改进以获得生存机会。行业内可能,他对那些言与行以及付出换来的结果早就成竹在胸了,一系列举措不过是一个连续展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今日和末日     
华为:诺亚方舟与末日管理 华为是一家狂飙突进的公司,但又是一路哀歌的公司。任正非那篇著名的《华为的冬天》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现在我们又读到任正非前不久与华为2012实验室的十部和专家的长篇谈话记录。我们可以把这篇充满激情又异常冷静的谈话冠之以《华为的2012》,或者干脆称之为《华为的末日》。  相似文献   

20.
田涛 《创业家》2014,(6):108-121
正华为投入了极大力量进行创新,同时反对盲目创新,反对为创新而创新。华为推动的是有价值的创新。前不久,欧洲一家通信制造商的高管在一个非正式场合这样讲道:过去二十多年全球通信行业的最大事件是华为的意外崛起,华为以价格和技术的破坏性创新彻底颠覆了通信产业的传统格局,从而让全世界绝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低价优质的信息服务。华为是一家创新型的企业吗?上述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