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人庆 《会计之友》2007,(2S):F0002-F0002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实施。上市公司等企业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师事务所需执行审计准则体系。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是实现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国会计审计整体水平所迈出的重要步伐;是推进企业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企业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工作和会计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认真贯彻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是当前财政工作和会计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化指导,加强宣传,严格管理,确保向新准则平稳转换并实施到位。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新会计准则不仅理念先进、体系完整,而且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新准则的实施会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进一步缩小会计收益调整空间,它将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考验,对企业财会人员的执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新准则的发布实施,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会计、审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在与国际趋同的轨道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以此为起点,我国会计事业和注册会计师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下面,我就陕西如何贯彻新准则,进一步搞好对会计行业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工作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也使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本文拟陆续将我国所发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分别与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IFRS)进行比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将在2007年1月1日施行. 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准则)与国际标准的趋同取得实际性的进展,新会计准则的改革范围之大,程度之深是史元前例的,它的实施将极大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6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了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会计国际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会计改革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下面,笔者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完善会计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谈点自己的认识,愿与大家商榷。一、新准则和新制度保持了会计的中国特色一是新准则和新制度与我国的法律环境和法规体系相适应。在《企业会计制度》第一条中作了高度概括:“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同时,《企业会计制度》还对其适用范…  相似文献   

8.
桑莉 《现代企业》2008,(7):67-68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酝酿三年以久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并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以后逐步推广到其他企业施行。新准则的实施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体系,这对于提高我国会计透明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酝酿三年以久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并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以后逐步推广到其他企业施行。新准则的实施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体系,这对于提高我国会计透明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和费用的配比为标准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而计算出利润,不管是否在本期已收到或支出现金。原来的基本会计准则把权责发生制作为一项会计原则。2006年2月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把此项会计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把权责发生制作为一项会计基本假定来对待。本文就权责发生制的性质和归属问题,及权责发生制退出会计原则之列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施行。  相似文献   

12.
一、新准则对会计监管的影响 (一)新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标准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其实质就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始着手应对全球的投资者,把高质量、高标准的会计信息提供给更广泛的相关者。新准则除基本准则明确制定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外,各具体准则也体现了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5目,在人们的热切期盼中,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财政部令33号、财会[200613号、4号),从而一举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在持续不断进行的会计(含审计)改革的基础上,完成的一次历史性跨越。正如财政部副部长、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楼继伟在10月8目在京召开的会计准则委员会暨中国注册会计9币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所讲:“财政部2006年初发布的企业会计和审计准则体系,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提升了中国会计、审计的国际地位。”Alliott集团执行董事David Almond先生在接受《中国财经报》记者时说:“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升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中国的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程度很大,这意味着中国在会计准则建设的道路上步伐迈得很大,已经跨入国际会计准则大家庭的行列中。”  相似文献   

14.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之初,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市场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会计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安然事件”等一系列会计造假案件的发生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重新制订(修订)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是一部全面、规范、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总会计师》2008,(3):21-21
近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发布了《2008年度国际审计、鉴证和道德公告手册》。该手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了截止到2008年1月1日,由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发布的关于审计、审阅、其他鉴证服务及相关服务的公告。此外还包括了由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理事会(IESBA)发布的《IFAC职业会计师道德准则》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网络”、“事务所网络”的新定义。该手册的第二部分详述了IAASB为提高审计准则清晰度而重新起草的9项国际审计准则(ISA),以及IAASB“明晰化项目”的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17.
将2005年称之为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化年恐怕没有多少人表示异议。2005年,中国财政部发布21项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20项具体会计准则;2005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完成35项审计准则的修订工作。如果要用标志性事件来诠释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话,那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表联合声明和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主席——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主席签署的联合声明可以说是正逢其时,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18.
评国际舞弊审计新准则及其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舞弊审计新准则的主要内容及其框架 进入新世纪后,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特大财务舞弊和审计失败案例,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为了恢复资本市场的信心,重新把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塑造为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干净”的窗口,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继AICPA于2002年10月发布了舞弊审计新准则SASNo.99《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也连续重拳出击,修订、发表了多项准则,在颁布了一系列要求审计师更深入考虑舞弊风险的新的审计风险准则之后,又于2004年2月份发布了ISA240《审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于舞弊的责任》,试图建立较为权威的反舞弊标准和体系。  相似文献   

19.
阎平 《西部财会》2006,(5):14-18
会计审计准则体系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举行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发布会由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主持,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副部长楼继伟、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刘仲藜山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20.
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此次新会计准则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讲究以原则为基础.允许财务人员根据自己的判断做账.以求财务报表能够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价值。“IFRS不会告诉你什么不许做,只要求遵照它的精神去做。因此给了财会人员做账时很大的自由度。”一位会计资深人士表示。此举的市场规范意义与新“两法”衔接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深远意义不言而喻.而且新会计准则在理念、体系等方面,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与国际准则逐渐相同的趋势.新准则的实施会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进一步缩小会计收益调整空间。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来说。接受新会计准则体系首先意味着需要评估修订内容可能产生的影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作出关键的决策.制定自身的会计政策体系以适应执行新准则的要求。随后的新政策将被真正“嵌入”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流程和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则才是真正的挑战.需要上市企业财会人员积极有效地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