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了中美贸易战对大连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提出了大连水产品出口加工企业摆脱困境的对策,以及面对新的市场定位,水产品出口加工产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思考。提出了从大连渔业整体发展出发开展水产品出口加工产业结构调整;面向中高端市场开展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把标准化作为企业能力建设的重点全面提升水产品加工产业水平;努力培育国内市场建立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南省海洋与渔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加工业已经成为海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为进一步了解海南水产加工产业的现状,探讨水产加工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笔者就加快发展海南水产品加工产业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沿海省份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在对比中国沿海各省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数据资料,从原料供给、劳动力数量、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消费、加工层次及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沿海各省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促进中国水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包括:发展水产品养殖、政府引导、建立水产品深加工技术服务体系、多种形式筹措资金、推进深加工及积极应对国际市场挑战。  相似文献   

4.
产业链调整、控制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福建渔业提出建设九大特色水产品超百亿产业链,通过产业链发展、控制、调整,推进福建现代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本文对福建水产品产业链进行研究,剖析了福建九大特色水产品产业链优势和当前产业链存在问题,从产业链控制角度出发,提出重构特色水产品产业链的思路,针对九大特色水产品薄弱环节,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建立标准化养殖区、培育加工产业集群、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发展"互联网+"现代渔业和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而提升产业链运行效率和竞争力,为管理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水产品加工既是黄冈渔业的短腿产业,也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朝阳产业。如2005年成功引进了湖北神鹭水产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以加工出口小龙虾系列产品为主,已成为落户黄冈的最大外向型水产品加工企业。7  相似文献   

6.
韩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水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国,并与我国保持着密切的贸易伙伴关系。论文对韩国1950年以来水产业发展历史以及产业结构进行回顾,总结分析了当前韩国渔业生产、水产品加工和水产品贸易的现状和特征。随着水产资源枯竭,韩国对水产资源进行了保护、增殖和合理的规划,实施了减船计划等,并成功实现了以捕捞为主向高效养殖的转变。文章的最后,根据韩国水产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我国水产业发展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湖南省科技厅批准成立湖南省淡水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由益阳益华水产品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湖南省内从事淡水鱼产业研发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11家单位组成。据介绍,联盟成立将以“引领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为宗旨,以水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以水产品加工为龙头,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行业,水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率的特点,许多水产企业也逐渐转型升级,将目光投向这一行业,一批又一批的精深加工水产品走向市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水产品加工的快速发展笔者曾参观过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整洁、明亮的生产车间真是今非昔比,鱼豆腐、鲍鱼罐头、即食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论文以浙江省为例,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海洋渔业产业内部组成的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业、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品流通业、休闲渔业等进行研究,得出各产业对海洋渔业影响程度为:海水养殖业海洋捕捞业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品流通业远洋渔业休闲渔业。分析认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逐渐伓化,海水养殖业是伓势产业,海洋捕捞业捕捞强度增大但产值占比下降,远洋渔业觃模有待提高;水产品加工业是支柱产业;水产品流通业和休闲渔业为潜力产业。最后,针对海洋渔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地建议,以促进新时代中国海洋渔业健康持续収展。  相似文献   

10.
论文在河北省水产品供给与需求分析基础上,选择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2010~2014年的水产品市场供给与需求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十二五"期间河北省水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将由供给大于需求向需求大于供给转变。随着城乡居民消费和水产品加工消费的增加,2012年将达到供需均衡,2013年后将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形势。根据对未来水产品市场的均衡分析,提出应选择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实现科技兴渔和产业化发展;提高水产品加工效率,提升产业附加值;大力加强渔业流通和服务业等渔业经济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析西藏水电开发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巴桑  戴林军 《水利经济》2011,29(4):25-27,54
根据西藏产业结构和水电能源开发现状,分析了西藏水电能源的储藏量及开发程度,指出水电能源的开发能够极大地促进西藏产业结构的调整。明确西藏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必须大力发展第二产业,进一步论证了水电开发能加快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正确引导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西藏水电成功开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处于发展较为缓慢,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标准化、现代化、生态化和信息化生产模式正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文章对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循环农业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起到的作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发展循环农业可以有效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同时认为,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产业结构向安全、环保、绿色的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即利于循环农业发展,也是农业产业结构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大农用地土地流转,培养龙头企业发展既符合循环农业发展需要,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射阳县产业结构现状及演变发展历程的分析发现,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失调,呈现低层次的发展状态;产业链条短,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大而不强;提出了完善支柱产业链、以农业基地为基础、推行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集群、增强集群效应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业占比、绿色金融信贷余额和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研究表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业占比、绿色金融信贷余额之间有着长期的比较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关系的层面分析,金融业占比对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有着正向的导向作用,而绿色信贷余额对产业结构优化有着负向的导向作用,即绿色金融资源的配置不仅不能够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而且会抑制它优化进度的发展。从短期的角度看,通过-0.036958的调整力度趋向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其利用结构直接影响着产业的发展和演化;而产业作为土地价值的体现形式,它的结构调整也同样影响着土地利用的变化;以河谷型城市兰州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系数指标和回归分析法,探讨了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主体功能区战略下重点林区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重点林区中内蒙古、黑龙江、四川、云南四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主体功能区定位确定其发展要点,选取碳排放强度指标进行分析,证实其发展政策的合理性并直观、有力地说明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而将该影响数据化得出碳排放强度的产业结构弹性以估算产业结构调整的减碳效应,结合分析结果提出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相关产业建议,以实现重点林区的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7.
胶济铁路沿线产业带及其对山东省区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东省胶济铁路沿线产业带是目前省内经济最发达、产业高度密集的核心地带,其区域背景优越。该产业带从1840年到目前经历了低水平均衡性空间结构的雏形期、多核心空间结构的发展期、带状点轴空间结构的成熟期,带来了山东省区域发展的南北差异、东西梯度差异和圈层结构。认为在发展战略上可采取轴线带动开发和圈层中心带动的模式,在此基础上达到整个区域发展的均衡网络阶段。  相似文献   

18.
韩家园林业局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韩家园林业局产业结构的总体情况,根据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确立林产品精深加工业、矿产开发业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开发作为该地区潜在的主导产业。并针对韩家园林业局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林业局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的有限性影响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出现了低迷,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给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调整,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加大高耗能产业产能控制,加强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内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均进行着调整,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而这种外流受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存在很大的关联。[方法]为了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利用1978~2014年面板数据,通过GMM三阶段分析法将农村流动劳动力流入各产业的比重变化,与三次产业结构比的变化进行描述性的对比分析,并建立联立方程及模型。[结果]研究表明:大量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在我国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第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了劳动力的流动;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内生性关系。[结论]并针对这一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更好的引导农村流动劳动力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