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劳工组织局长胡安·索马维亚在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体面的劳动”(decent work)这一概念,并给出了一个为人们接受的定义: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以及开展政府.企业组织和工会三方的协商对话等方法,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有适当报酬的、生产性的工作机会”.包括劳动者的权利得到保护、有足够的收入、充分的社会保护和足够的工作岗位等。  相似文献   

2.
8月6日,“2002年全国企联系统会长、秘书长工作会议”在青岛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南京会议”(2001年11月在南京由劳动部、国家经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组织召开的“全国贯彻实施《劳动法》《工会法》推进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精神,总结交流各地企联、企业家协会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经验,推动各地企联、企业家协会参与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工作的开展。会议总结、部署了企联系统参与三方机制工作,通报了山东、辽宁,浙江等6省市推进三方机制的典型经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陈锦华出席会议井就推进三方机制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
在一如既往关注充分就业改革的同时,促进体面劳动的一个内容是更多地关注劳动者的社会权利、就业公平、社会保障和社会对话问题。去年“五一”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4.
体面劳动     
8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就业论坛,主题是“增长、就业和体面劳动”。“体面劳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概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体面劳动”的提出 在1999年6月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国际劳工局新任局长胡安·索马维亚向大会提交的《体面的劳动》(DecentWork)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体面劳动”的新概念,将核心劳工标准以及恰当的报酬、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融入其中,作为检验“全球化的试金石”。报告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社会要求给经济以“人道的面孔”。因此,“国际劳工组织当今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男女在自由、公正、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机会”。胡安·索马维亚的报告为国际劳工组织在当前全球处于转轨之时提出一个首要目标,即确保世界各地的男女有体面的劳动。  相似文献   

6.
信息广场     
张左已指出我国将努力实现体面劳动本刊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已近日指出,实现“体面劳动的关键,是改善那些处于不利地位劳动者群体的就业环境和劳动条件。我国将采取措施实现“体面劳动”,一是制订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机会的社会经济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促进劳动者就业;二是帮助非正规经济中的就业人员解决政策、信贷、社会服务、劳动条件等问题;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此外,还要重视解决妇女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问题解决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失业人员问题。(张英)陈清泰透露国企要实行委托代理制本刊讯国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业》2007,(9):《中国就业》-6-8,17
在今年的亚洲就业论坛上,对“亚洲体面劳动十年”计划(2006——2015)可持续增长和工作进行了展望。论坛特别提出了《将非正规性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文件,认为“在此期间作出一致、可持续的努力以在所有亚洲国家实现体面劳动。国家行动的优先重点是在非正规经济中,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创造体面劳动机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一、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法律含义及其在中国的立法现状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76年144号《三方协商促进国际劳工标准公约》规定,三方机制是指政府(通常以劳动行政部门为代表)、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之间,就制订和实施经济与社会政策而进行的所有交往和活动。即由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共同处理所有涉及劳动关系的问题。即是说,三方机制是指政府部门、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按照一定的制度、规则和程序,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所形成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辟专栏,介绍雇主组织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有关知识,帮助企业充分认识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促进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志科 《上海质量》2007,(10):42-43
三、与“顾客”、“合作伙伴”和“员工”有关的术语 “顾客”、“合作伙伴”和“员工”是组织经营和运作中不可缺少的利益相关方。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组织与其顾客、合作伙伴和员工的关系,对组织实施和实现卓越绩效意义重大,波奖卓越绩效准则对“顾客”、“合作伙伴”和“员工”等组织的利益相关方,有特定的含义予以界定,  相似文献   

11.
抓制度建设从源头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一是建立健全三方机制。由区人社、工商、工会等部门和组织组成“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劳动关系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以就业、劳动监察、信访、行政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合同管理为一体的大维权模式,合力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成立了“金间区职工法律维权服务中心”及“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为职工维护合法权益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在“五一”前夕一年一度的劳模表彰大会上,胡锦涛在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13.
李源 《中外管理》2010,(1):72-73
“我一直坚信知识管理设计的三个宗旨:提高组织智商,减少承复劳动,避免组织失忆。”  相似文献   

14.
体面劳动(Decent work)是国际劳工局局长Juan·Somavia为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工问题提出的,意指人在自由、公正、安全和具有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的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机会。劳动者在人格上的平等性以及劳动在财富增长上的唯一性,既是体面劳动存在的依据,也使体面劳动获得了理论的正当性和实践的有效性。保障和落实以劳动权为核心的劳动者权益,加强和体现以人格尊严为核心的社会保护,是体面劳动在我国得以贯彻的两条最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劳动关系的通行做法和基本制度之一,是社会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和手段。实践证明,三方协调机制对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企业效益稳步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是当今市场经济国家为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而普遍采用的组织和制度。199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第144号公约《三方协商促进履行国际劳工标准公约》,表明我国开始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2c01年8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第一次会议,制定了《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标志着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正式建立。2003年8月三方在珠海市召开了“全国推进三方协调劳动关系工作经验交流会”,各省、市三方机制会议的负责人均出席了会议,十几个省、市的有关代表作了经验介绍。会议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孙宝树、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陈兰通均作了重要讲话。通过这次会议必将实质性地推动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实施。(见第11页)  相似文献   

17.
《江苏企业管理》2010,(9):20-20
为进一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加快实现“新城市、新产业、新人才”目标,昆山市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八个部门和单位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企业中推进体面劳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劳动市场的和谐是我国和谐社会的主体,而构建和谐的劳动社会最重要的就是让占劳动主体的农民工走上体面劳动之路。文章对新旧农民工如何走上体面劳动之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李静 《上海企业》2010,(3):53-54
国际劳工组织是最早关注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的国际组织,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制订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统称国际劳工标准,指导各国劳动立法和实践,以确保在自由、公平、安全和人类尊严的条件下,增加男人和女人获得体面和生产性工作的机会。综观该组织迄今为止所通过的侣8项公约和199个建议书,可以看出,通过职业康复等措施保证残疾人的平等就业机会始终是国际劳工组织关注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一、序言本谅解备忘录的目的是以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目标为基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局(以下简称为“双方”)制定一个合作计划,以支持中国国内的改革和全球范围的社会进步。本谅解备忘录确定了经双方同意的体面劳动四大战略目标下每个目标方面未来合作的优先政策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