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黄应成,苏胜利近三年来,我县的固定资产投资,从完成的投资总额看、年均呈39.32%的速度增长。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约占65%,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占61%。从投资的总体结构看,主要投向轻工、公路、水...  相似文献   

2.
数据点睛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5%,CPI上涨2.8%。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为22.8%,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0.2个百分点,由于是在去年很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2.8%,所以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依然偏大,但高位趋缓。  相似文献   

3.
继2005年实现9.9%的增长率之后, 固定资产投资再次出现高于预期的情况。尽管消费增长比较强劲,但还是继续落后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制造业是推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2006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率达到了 10.2%。这一增长速度高于早先公布的2006年  相似文献   

4.
从吉林省的投资主体格局来看,民营投资占大头,比重达到65%。这种结构决定了投资质量和效率不会差“十五”投资成绩《中国投资》:尊敬的曹副主任,请您介绍一下,过去几年吉林省在投资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就?曹家兴: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形势,立足省情实际,我们认为,我省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从1998年以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速达到22.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提高到50以上,平均每年带动GDP增长4到  相似文献   

5.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GDP达到9.7%,CPI为2.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7%;一季度出口增长34.1%,进口增长42.3%,贸易逆差84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如何评价前十年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自身作为参照系,前十年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很大,比1950-1980年31年累计投资134.9879亿元还多319.71亿元。增加2.37倍,但蛤要变换一下参照系,与同期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相比,前十年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实在太小,仅454.7亿元,只等于同期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1.64%。这个比例大大低于过去十年我区人口总和占同期全国人口总和3.68%的比例;十年间我区人均投入1157.7元,仅占全国人均投资2583.8元的44.8%。如以投资总量占全国总投资比例与其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相当作为合理的投资标准。过去十年我区投资总额占全国的比例应由1.64%提高到3.68%,投入的绝对量应是1019.36亿元,这意味着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少投资564.64亿元,比实际投资额还大。上述分析的结论是:前十年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纵比、增长幅度很大、横比,实在太小。  相似文献   

7.
从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上升期。这是在经历了长达6年的需求不足之后出现的。长期被压抑的需求释放出来,出现了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猛、信贷投放增长过快的问题。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7%,主要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投资分别增长10%到1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新的货币传递机制的研究认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投资、消费和国际贸易三大途径发挥作用。房地产投资是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1999年起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超过了20%,近两年有所回落,2005年为21%。  相似文献   

9.
(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偏小;投资增速高于全国水平,2003年,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7.31亿元,在全国排第24位,在西部地区排第7位,两项排名均为1991年以来的最低排位;从相对份额看,2003年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1.8%,广西人口占全国的3.8%,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全国的47.37%。由此看出,2003年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偏小。  相似文献   

10.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从2003年四季度开始持续增长,到2004年一季度达到最大值47.8%,随后在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二季度末为31%,到三季度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至29.9%。  相似文献   

11.
一、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2013年1—9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2%,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没有发生变化,故实际增速也为20.2%。对比当前与去年同期投资增速后发现,当前投资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参见图1)。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得以继续维持。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第一至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2%、10.9%和10.7%。在经济保持高增长的态势下,物价水平却比较平稳,CPI的增长率已连续20个月在2%以内。然而,2006年上半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却出现了明显回升,1~2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6.6%,到了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就上升到了31.3%,从7月份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开始回落。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上半年明显回升相对应的是,上半年银行信贷大量增加。第一季度的信贷增加额就达到了1.26万亿元,超过了央行年初计划增加额50%,全年的信贷增加额接近3.2万亿元。除了信贷的明显增加外,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也一直比较高。同时,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资本流入,导致外汇占款继续大幅度地增长,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不断增加。从国际方面看,尽管自2004年6月份开始美联储已经17次连续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但由于担心美国经济增长放缓,2006年6月之后美联储停止了升息的步伐。欧洲央行在2006年连续数次升息。日本央行也调整了其货币政策框架,鼓励无担保的同业拆借利率提高到0.25%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透视投资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宏观调控左右投资走势 调控的起因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 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使得经济 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凸显,部分行业投 资增势强劲,煤电油运供应紧张,通涨 压力不断加大,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严重 失衡。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5.5万亿,增长26.7%,在建总规模 约16万亿元,相当于近3年的工作量; 钢铁、水泥投资分别增长92.6%和121. 9%,2004年一季度又分别增长了107. 2%和101.4%。其中,地方投资过猛是 造成投资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为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政策,而房地产调控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在银行流动性过剩和银行可贷机会有限的大背景下,住宅投资呈现出逆市上扬的走势: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趋缓为24.5%,房地产投资增幅降至21.8%,但商品住宅投资增幅为25.3%,比上年同期高3.4个百分点。住房投资的增长改变了固定资产和房地产的投资结构: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降至20%,而住宅投资占房地产投资比重却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点70%(见图1)。推动我国住宅业稳步发展和住房需求旺盛的因素很多,如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等,而金融的扶持也是其持续向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彦 《投资与合作》2014,(7):362-363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是对项目建设情况积极了解,对投资经济活动有效指导与管理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意义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特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存在问题,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以来,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倾向逞递减势,储蓄倾向提高,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消费品市场的支撑作用减弱。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要刺激消费,提高消费水平,关键是增加城镇居民实际收入,调整落后的消费方式,把握居民新的消费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广西固定资产投资继2003年增长18.2%后,今年一季度继续高速增长,全区城镇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160.11亿元,同比增长49.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同比增幅创“九五”时期以来新高。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拉动需求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其中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最主要的推动因素。2013年,工程机械行业销售额为5663亿元,同比增长0.7%,是近十年来的最低增速水平。2014年1-9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放缓,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出现下滑,工程机械主要产品销量同比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9.
本期关注 固定资产投资反弹趋势显著 2005年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3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8%,预计全年增速将超过2004年(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7.6%)。  相似文献   

20.
《南方金融》2006,(6):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是我国三年前刚遇到的经济问题。而三年后的今天,这依然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的确,今年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一路快跑,增速过猛。1—5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30.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1.8%,房产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