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新城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后,预测2012年新农村建设前景光明效益凸显。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江苏省海门市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全市高效农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亩产值3000元以上的中高效农田面积达到42.5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7.1%。设施农业面积25.5万亩,其中,在田大棚面积9.8万亩,分别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28.3%和9.7%。一、坚持政策扶持,引导高效设施农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济南市平阴县抓住国家推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良好机遇,以农产品标准化基地监测认证和品牌申报为重点,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方向,培植壮大优势传统产业,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基地标准化管理,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走出了一条以标准化带动市场化、以市场化带动产业化的农业发展新路子。截止目前,全县制定19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技术规程和2项企业标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达到38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0.8万亩.  相似文献   

4.
《江苏农村经济》2007,(8):F0002-F0002
苏州市紧紧围绕省高效外向农业总体部署,以建设现代农业为契机,坚持创新思路,狠抓措施落实,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到目前,全市高效农业面积134.3万亩,其中高效种植11/96.3万亩,高效渔业面积38万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无锡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战略部署,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开拓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综合创新试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呈现良好势态。对照亩均效益2000元以上的高效农业标杆,分别形成了亩效益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甚至百万元以上四种层次竞相辉映的高效农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太仓市为进一步推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旨在转变工作职能、提高服务效能的"百名农技人员进百村"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现代农业形成了点、线、面结合,市、镇、村联动发展的格局,有效推进了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上半年,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8625亩,完成年度目标的93.1%,其中,高效设施面积9918亩,完成年度目标的99.2%,全市高效农业面积累计近24万亩,占比达到了61.5%,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5.2万亩,走出了一条具有太仓特色的为农服务新路.  相似文献   

7.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这是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新的战略决策,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要求,是江苏农业走出有别于传统农业的路子、走出有别于中西部路子的必然路径。而农产品加工业正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难点所在,也是关键所在。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高效农业的核心内容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传统产业,在新一轮农业经济发展中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突破口。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在…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灌云县大力发展农业设施栽培,力争“通过3年努力,确保建成10万亩设施栽培示范基地”。至目前,全县设施栽培面积达4万亩,培育了2万亩芦蒿、1.5万亩苔蒜、1.5万亩辣椒、1万亩浅水藕、1000万平方米食用菌等五大高效农业规模基地。去年,全县发展农业设施栽培可实现农民增收1.6亿元。在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过程中,突出“三个强化”。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高淳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步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成效明显。“十一五”末,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7.8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235亿元;全县高效农业面积38.6万亩,年均增长20%;设施农业面积7.76万亩,年均增长18%。  相似文献   

10.
太仓现代农业新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积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以规划为龙头,以土地股份合作改革为抓手,以"三资"投入农业为主体,以农业园区、基地建设为载体,不失时机地引导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实施农业内部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有效促进农业向生态、高效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转变,并明确了到2010年全市的农业产业布局定位,即逐步调优形成10万亩水稻、10万亩常年性蔬菜、10万亩林果园艺、10万亩优质水产的四大主导产业(现有基本农田43.5万亩).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省睢宁县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取得显著成绩:一是高效设施农业发展速度迅猛。全县高效农业面积已达56.7万亩,新增20.7万亩,新增各类规模养殖场55个;二是主导产业不断壮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充分利用本区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发展高效农业,把发展高效农业发展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近年来走出了一条具有清浦特色的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一、现状和特点   近几年来,河北省邯郸市把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培植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农业强市的突破口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近几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种养园区星罗棋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发展规模大。几年来,全市先后组成了 166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其中省级以上的 8个。全市园区总面积 38万亩,其中种植园面积 25万亩;养殖园面积 10万亩;加工园面积 3万亩。园区占地面积在 100~ 500亩的有 90个, 500~ 1000亩的有 39个, 1000~ 10000亩的有 25个,万亩以上的 12个。   ——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14.
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全市以“四青”、“蔬菜”、“特经”为主导的高效作物种植面积4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2%。其中“四青”作物面积45万亩,被列为江苏农业百项投入工程项目;蔬菜常年播种面积已发展到50多万亩次,设施农业8,5万亩,建有多个规模设施蔬菜基地;“特经”作物面积已发展到20多万亩,四色豆面积达50多万亩(铺地),蚕桑面积达5万亩,优质梨2万亩。畜禽生产稳步发展,年饲养生猪22万头。家禽1300万羽,山羊125万只,全市高效规模养殖占比达87%(按照省统计口径)。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效农业规模化先进县(市)。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高效外向农业,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是江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号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今年以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高效农业面积达到1344万亩,比去年底新增141万亩,增长11.7%;“三资”投入农业规模项目投资总额1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农产品出口5.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9%;实现农业增加值546.7亿元,比上年增长5.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3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在高效外向农业发展中,各地涌现出了一批规模种养业、…  相似文献   

16.
目前,铜山县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获全省设施农业面积第一县、全省食用菌产量第一县、全省奶牛栏存量第一县三个单项冠军和全省高效农业规模化先进县称号,"一线三片"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高效农业面积发展到118万亩,其中设施面积41万亩,净增6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67元,增长10.4%.铜山县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四轮驱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扬州市组织开展了"学习寿光经验、发展高效农业"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市高效农业面积90万亩  相似文献   

18.
强化产业支撑 发展高效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省江都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作为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切入点。依托花木、蔬菜等特色产业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截至目前,全市高效农业面积达56.92万亩,其中花木茶果面积达199万亩、蔬菜面积达194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6.8万亩。全市高效农业规模化比重上升到55%。  相似文献   

19.
《江苏农村经济》2010,(2):F0002-F0002,I0001-I0005
2009年,江苏各地大力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高效设施农业已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并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高效农业提前一年完成五年目标。全年新增高效农业287.3万亩,累计高效农业面积达到2402.3万亩。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30%以上。二是新增设施农业面积超历史。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21.12万亩,  相似文献   

20.
浅议新洋农场工业高速高效发展的成功经验高宏,杨义超,张云春地处黄海之滨的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是仅有60平方公里的国家中型农垦企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它不仅走出了一条机械化水平高达91.5%,亩效益达700元,农业职工人均年收入近万元,亩亩吨粮田的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