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思考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一、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特征苏南乡镇企业正在进行着一场引人注目的企业产权改革。与以前所有的改革措施不同,这一次的改制不仅颇为彻底地明晰了苏南地区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的产权,而且基本上是把乡镇党政领导人对乡镇企业的直接支配权从企业撤出来。可以说这一改革实际...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与股权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本文通过 30家样本企业实地调查所掌握的材料 ,实证分析了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过程、措施和实际效果 ,并运用产权理论和企业组织理论 ,对乡镇企业的改制模式和改制中普遍遵循的两大原则“经营者持大股”和“集体股权退出越多越好”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文章认为 ,股份合作制财产组织上的制度缺陷是乡镇企业改制中放弃股份合作制而采取公司制的原因 ;经营者持大股的股权结构 ,不仅可以在产权理论上得到支持 ,而且实践也证明其是有效的。经营者持大股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建立有效的经营者选拔机制 ,二是形成比较完善的经营者退出机制 ,做到优胜劣汰。地方政府在改制中出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对改制采取了支持的态度 ,满足了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根据笔多家苏南乡镇企业的走访和典型调查实际,罗列了“苏南模式”的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一些改制为民营企业的“一刀切”现象,归纳出“唯我第一”、“产权私有”、“政企决裂”、“合并一统”等错误论调对嬗变发展的苏南乡镇企业的严重影响,并剖析其理论背景状况。  相似文献   

4.
苏南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以苏南模式为基本特征的苏南经济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的“苏南模式”孕育与形成阶段;二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产权改制及大规模引进外资阶段;三是进入2l世纪后的新经济格局形成阶段。本文对苏南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及当前的经济格局进行了初步剖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南通市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对集体经济为主模式的大胆突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识上的分歧。南通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如何?社区行政组织改制的动力何在?改制后基层政府、企业各自有些什么变化和反响?改制后出现了哪些新的矛盾?最近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对南通的启东和海门等(市)县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一、社区行政组织改制的动力社区行政组织在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基本态度可分为两类:其一:社区行政组织主动型。社区行政组织发自内心、积极主动地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基本上属小型、微利、…  相似文献   

6.
苏南乡镇企业崛起的核心在于社区集体,但是社区精英的意志在后续发展中愈发独裁,作为名义所有者的社区集体逐渐失去话语权,最终导致社区企业的"去社区化"。其中,社区精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推动乡镇企业改制的同时,实现了社会成本的转移,使苏南地区三大差别扩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镇域和村域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地域,试对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空间集聚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调整、改制,素以“苏南模式”而著称的苏南乡镇企业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革。通过村办企业的总体衰退、镇办企业的规模扩大,实现镇域企业的空间集聚,是目前苏南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特征,这也就为苏南地区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的改制,不是单纯的经营机制的改革,而是企业资产所有制的改革与重组。由于苏南乡镇企业改制先于乡镇企业法的颁布,故缺乏法律予以规范,改制过程中不仅出现集体资产流失,且有借改制之名而为了避债的,因而带来一系列问题。 乡镇企业改制的形式 一、注销法。由开办单位或主管部门(一般为乡、镇、村工业总公司或多服公司)对原企业的资产依法律规定程序进行清算,向债务人收取债权,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清偿债务。清理后将原企业所剩资产拍卖或以其他形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 90年代末期中国的乡镇企业转制为线索 ,分析了不同“行政级别”乡镇企业所有者的“政府化”和“非政府化”特征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 :以现代公司制度为特征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所必需的基本前提 ,即明晰的产权制度 ,不可能在委托人 (所有者 )“政府化”的情况下形成。中国乡镇企业的成长正经历着一个产权不断清晰化的过程 ,随着产权清晰化的完成 ,企业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将被提到议事日程。本文对“社区级”乡镇企业治理结构演变的描述显示 ,中国公有企业治理结构现代化的逻辑顺序为 :委托人 (所有者 )身份的“非政府化”是企业产权清晰化的前提 ,而企业治理结构现代化则是产权清晰化的结果。尽管本文分析的对象是中国的乡镇企业 ,但委托人“政府化”和“非政府化”的界定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转变也具有同等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0.
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正> 本文对乡镇企业由于其极为特殊的产权结构所形成的三位一体的企业目标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依据修正后的新古典模型对非私有产权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程度作出了简单的测定,说明了在政府、社区、企业共同界定产权边界的情况下,此间的交易费用对企业资源配置及配置效率的基本影响模式,提出了分析中国乡镇企业资源配置问题的一个说明性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一场面广量大、波澜壮阔的企业改制浪潮,正在苏南大地掀起。这是乡镇企业不断改革的历史延续,是顺应潮流,顺乎民心的重大举措,是80年代“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为确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盛不衰,快速高效健康发展的自我完善、自我调整。但从面上改制的情况看,在一些地方和一部分企业中,为了造气氛,赶进度,图省事,改制还存在不规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逻辑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研究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逻辑 ,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完善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近年来我国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 ,主要是在体制转型时期不对称、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之下 ,乡镇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利益调整和再分配的结果 ,是他们相互之间利益矛盾妥协折衷的产物。其中 ,以乡村政府和企业经营者为主导的乡镇企业核心层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和利益分割 ,对于产权改革路径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解决乡镇企业的融资问题和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资本化问题 ,是其中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基于以上分析 ,文章还探讨了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会不会提高企业效率、产权改革中的经营者持大股问题 ,以及产权改革的深化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江苏、浙江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总的来说,江苏(主要是苏南地区)、浙江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初始发展阶段(1979~1991年)。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苏南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启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创造了市场化和工业化的苏南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利用集体资本办企业,乡镇政府积极参与办企业。大部分乡镇企业的创业资本源自社区范围内的集体投入,其所有制的基本属性,便是以社区政府为代表的集体经济。当时这种模式产生的积极效应是明显的,乡镇企业如火如荼,农民迅速脱贫。苏南的成功,就其路径来说,首先是集体经…  相似文献   

14.
政府角色定位与企业改制的成败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3  
由产权不清和政府寻租导致的企业家努力水平低下是造成乡镇企业经营困难的根本原因 ,企业改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但是 ,如果改制仅仅局限于所有权易手 ,不去触动地方政府事后寻租的权力基础 ,不形成对产权的有效保护 ,那么考虑到政府的事后寻租 ,企业家仍然不会提供高水平的努力。只有进行政府机构改革 ,使企业家确立政府不会事后寻租的信念 ,企业家的激励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本文通过构造一个两阶段不完全博弈信号传递模型 ,解释了造成改制后地区间经济绩效差异的原因 ,阐明了机构改革是政府传递改制决心、企业家识别政府类型的关键信号。而是否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则决定了改制的成败  相似文献   

15.
苏南乡镇企业体制创新及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过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九五”以来的产权制度改革,苏南乡镇企业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间资本的大量进入,改变了乡镇企业以集体为主的所有制结构;社区集体资本金退出企业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了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政府退出企业的微观运行,更多地提供服务,政府的职能转换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资源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乡镇企业新体制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6.
乡镇企业改制的另一种解释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对于乡镇企业的改制 ,一般的解释是企业内部的经营效率低下是推动政府改制的根本原因。但实际上 ,从现实观察到的却是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对改制的态度是“靓女先嫁” ,即越是好企业越应当早出售 ,这对传统的解释是一个挑战。另一方面 ,理论界一直认为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与政府对它的支持密不可分。但是 ,1 997年全国性的企业改制在很大程度上却又是由地方政府发起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的变化造成了政府行为的彻底转变呢 ?这些问题都很难在出现的理论框架中得到满意的回答。本文发展出了一个理论模型 ,从中可以看到造成上述疑问的关键是 ,原有关于乡镇企业的解释忽视了改制其实是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争夺政府资源的结果 ,只有把改制放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政府支持的“含金量”下降的大背景下 ,才能真正理解改制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苏南乡镇工业纵观其萌生和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社区政府强大的推动力,“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它既孕育了苏南乡镇企业,又成为今日持续健康发展的桎梏,从而引出了社区政府“退出”微观主体的课题。 一、社区政府推动的历史作用 1、外部恶劣环境的抵制作用 苏南乡镇工业的初期发展,可以追溯到50年代末“人民公社”的萌生阶段,以及“文革”十年动乱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发展阶段。这20多年时间,极左路线占主导地位,当时的社队企业在十分恶劣的环境里得以悄然发展,概出于社区政府强有力的保护。70年代的前期和中期,正值动乱的肆虐年代,“农业学大寨”、“以粮为纲”、“割资本主义尾巴”成为当时推行左倾路线的主要口号,农村经济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然而,社区政府打着“维护集体  相似文献   

18.
简论苏南乡镇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名闻天下。它的重要历史地位与意义,注定要成为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一 苏南乡镇企业,原名苏南社队企业,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办的工业企业。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社队办了一批农机具厂、农产品加工厂,在调整时期,绝大部分下马了,但也留下了几个企业。在“文革”期间,社队企业又悄悄兴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如果说,大跃进、人民公社有那么一点好处的话,就是为苏南社队企业在“文革”中的兴起开了个头。 苏南乡镇企业有两方面内涵:一是由苏南农民农村干部办的工…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出结论:1郾乡镇政府和企业经理共同控制了乡镇企业的改制,普通职工只有被动的参与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治、法律以及社会规则硬约束逐步解除,意识形态的约束逐步被弱化,所有制选择形式的禁锢被打破,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产权、交易成本的重要性显现出来。在此制度环境背景下,乡镇企业的改制过程由最初的外部制度供给框架严格限定,逐步转化为改制相关利益群体间的微观主体行为,也即乡镇政府和企业经理的博弈过程。而以企业中本乡镇职工为代表的所有者因为从乡镇集体企业…  相似文献   

20.
路瑶 《经济纵横》2001,(1):19-25
本文通过对 3 0家样本企业调查 ,分析了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过程、措施和实际效果 ,对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一些突出特点进行了探讨 :股份合作制在实践中采用很少 ;企业改制普遍遵守“集体股退得越净越好”和“经营者持大股”两个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