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斌 《集团经济研究》2005,(13):206-207
盈余管理是应计制会计的产物.对于盈余管理的涵义,会计理论界是众说纷纭.国际会计界对此有两个权威性的定义:一个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个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相似文献   

2.
匡江  万凯 《审计与理财》2005,(12):15-16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  相似文献   

3.
试论盈余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华 《四川会计》2001,(11):8-10
盈余管理的涵义及特征在会计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盈余管理定义,按照美国会计学一、家凯瑟琳·雪普的定义,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旨在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而另一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尽管两个定义有所不同,但都认为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得到一种令企业管理者满意的财务会计结果,而会计盈余是决定财务成果是否满意的重要参数。根据以上合理论界对该问题管理有以下特征:理的主体是企业管…  相似文献   

4.
论盈余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自身利益或(和)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rine 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结合理论界对该问题的探讨和笔的理解,笔认为:1盈余管理的主体划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用的披露由他们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谥 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3.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4,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最大化主体自身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关于盈余管理,会计学界一直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观点,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K·Scott认为“由于会计灵活性是权责发生制会计所固有的特性”,所以盈余管理是指“在公认的会计准则(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国内外会计业界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盈余管理进行了阐述,较权威的是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 K.Scott对盈余管理的界定。他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允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会计学家 Katheri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相似文献   

8.
一、盈余管理的性质 美国会计学者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体现,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其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盈余管理的基本内涵.凯瑟琳·雪珀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Paul M.Hyaly和James M.Wahlen认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盈余管理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体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称为盈余管理,作者所指的盈余管理是一种狭义的概念,即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盈余或者说利润的控制。而另一美国著名会计学者凯瑟琳&;#183;雪珀的盈余管理概念是一种广义上的“披露管理”的概念,即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得私人利益,而有意地对对外财务报告进行控制,此定义是建立在会计数字是一种有用的信息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盈余管理的概述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美国会计学家雪普,将盈余管理定义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加拿大会计学家司可脱教授,将盈余管理定义为经营者在一系列的可选会计政策中,选择那些使自身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薇 《财会通讯》2008,(12):29-30
西方盈余管理研究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看法:(1)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所持有的“经济收益观”,即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体现。只要企业经理人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其主要针对会计盈余或利润的控制,可被视作“会计政策管理”。  相似文献   

12.
陈华 《事业财会》2004,(2):53-55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美国会计学斯考特(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economic consequences)的一种具体体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盈余管理是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一直研究的课题.笔者试图对此做些探讨. 一、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一般认为是干预对外财务报告,以获取企业利益的过程.对盈余管理是报告经济收益,还是报告会计信息,会计界有不同的认识.根据企业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企业管理当局拥有信息优势,是报告信息的生成者,不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本文认为盈余管理的概念应如下定义: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对外提供财务报告过程中,为了满足相关利益集团的需要,在编报财务报告和构造会计交易事项时做出的合乎会计规范的判断和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是一个有近20年历史的研究话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Scott)和凯瑟琳·雪普(KatherineSchipper)的研究。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的管理当局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雪普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是企业的管理当局有目的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不论是斯考特还是雪普都认可了盈余管理的目的性,这一目的性实际上背离了中立性原则,造成了对外财务报告的表达不实。  相似文献   

15.
郭凤喜 《河北企业》2006,(12):21-21
关于“盈余管理”的含义,国内一般借鉴美国会计学家威廉姆·斯考特、凯瑟琳·雪珀,以及国内会计学者魏明海、陈建岐、顾兆峰等人的观点。正如陈勇、弓剑炜、荆新所述:“大众传媒普遍认为,盈余管理是件坏事,他们还比较喜欢采用赢利操纵(earnings ma-nipulation)的概念;而机会主义的管理者则认为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会计学术界的许多研究也持这种观点。本文亦持此观点。”然而,笔者对盈余管理有不同的见解。一、关于“利润”与“盈余”大家知道,“利润”的英文是“profit”,“盈余”的英文是“earnings”。在西方国家,表示企业收益的两…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盈余管理问题已成为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界致力于盈余管理的研究.盈余管理问题成为当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我国,盈余管理是随着股票上市出现的新问题,引起各方的关注.盈余管理之所以成为世界各大公司财务经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因为它能通过平滑会计盈余等方法得到令企业当局满意的财务结果.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一直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会计数据作为信息观点之上的,所以,盈余管理是享有信息优势的企业管理当局通过选择带有利益属性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并控制财务报告的产生过程,引导外部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以增大企业价值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审计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盈余管理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是一个有近20年历史的研究话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Scott)和凯瑟琳·雪普(KatherineSchiPper)的研究。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的管理当局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雪普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是企业的管理当局有目的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不论是斯考特还是雪普都认可了盈余管理的目的性,这一目的性实际上背离了中立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是我国财务经济学和会计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盈余管理是违背公正原则的.本文提出从双重视角来审视盈余管理,通过政策和监管体制的完善,抑制盈余管理的负面效应,尽量发挥其对企业的正面刺激效应,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盈余管理的内涵国内进行盈余管理的历史并不长,对盈余管理性质、特征的认识难免失之偏颇。要正本清源,首先要追根溯源。美国会计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