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至今10年的房地产调控来看,房价的增长幅度与GDP、CPI密切相关,而两者相比较而言,CPI与房价的关系更为密切。本文主要从我国的房地产经济结构背景、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调控现状这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2.
王浩 《生产力研究》2011,(10):124-126
文章联系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实际,通过对调控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新国八条和房产税政策效力的分析,得出当前的调控政策只会抑制房价上升的幅度,而不会使房价下跌。从长期来看,房价将进入缓慢上升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研究财政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对于明晰财政政策在房价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的财政政策在影响和调控房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在影响房价的过程中,不仅缺乏税收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机制,而且保障性住房财政政策未得到有效实施,房价调控依然停留在限贷限购阶段,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财政政政策对房价的影响,为此,应当通过建立房产税制度加强房价调控、加强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力度,并积极研究新的房价调控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以及从高位的快速回落凸显了探讨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与退出策略的重要性.为此,本文基于VECM和DSGE模型量化地探讨这一问题.研究发现:房屋限购政策主要针对投机性需求,适合对一线城市房价进行调控;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政策主要针对刚性需求,适合对非一线城市房价进行调控.本文还对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政策的退出速度进行分析,最终给出了最优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和退出方案.  相似文献   

5.
易斌 《财经研究》2015,41(2):66-75
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实施了多轮房地产调控,调控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住房需求抑制和土地供给调节两种类型.对于这两类调控政策效果的优劣,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文章通过构建考虑信贷摩擦和房地产抵押担保效应的新凯恩斯模型,考察了住房需求抑制和土地供给调节这两类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抑制住房需求在促使房价下跌的同时,也会减少房地产投资和财政支出,进而降低总产出,但有利于增加私人消费和优化社会资本结构;而增加土地供给在抑制房价方面同样有效,且对宏观经济特别是非房地产部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从整体上看,在不考虑土地供给限制的情况下,相对于住房需求抑制,土地供给调节可能是更优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住房存量调整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住房供给方为理性预期、需求方为适应性预期的假设条件,建立了包含差异化预期和政策调控的住房市场均衡模型,然后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为样本,利用线性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预期和政策调控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对房价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上一期房价增量的提升对本期房价增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研究还表明,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价波动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当房价增幅放缓时,土地供应的放宽会拉升房价,反之则土地政策效果减弱.随着房价增幅的提升,货币政策对房价的作用增大.保障房政策对房价的影响随房价增幅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的动态变化而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尹虹潘 《经济学家》2012,(12):67-73
本文以城市房价空间分布曲线模型为基础,引入不同区位房价联动变化、市民对房价上涨承受意愿等假设,对房地产调控中常用的限制贷款、提高利率等金融政策工具和房地产税收、保障房建设等非金融政策工具在城市层面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金融政策工具适宜于宏观层面的总体调控,非金融政策工具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不同政策的运行机制存在差异,只有合理选择和搭配使用相关政策才能达到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8.
郑世刚  严良 《财经研究》2016,(6):98-109
调控政策对房价的反应、立场和影响效应是政府政策设计的重要依据,2007年底金融危机爆发后,调控政策和房价波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文章以2008年为界,构建了三个房价和政策变量的月度时间序列样本:1998-2007年、2008-2014年和1998-2014年,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前后调控政策的反应、立场和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实际贷款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在2008年前后对目标变量的反应是交错变化的,货币供应量对房价的反应与假定相反,货币政策并未对房价做出充分反应,而财政和土地政策表现出了较好的反应结果。(2)货币供应量对房价波动的影响最大,是房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2008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非常显著,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利率只能在短期内对房价产生负向影响,除土地政策外,货币和财政政策皆会在长期内对房价产生稳定影响。文章的研究为推进房价政策调控和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9.
郑娜娜  汪文 《时代经贸》2008,6(1):82-83
近年来,针对房地产领域存在的问题,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幅度反而远远高于其他各类物价指数的涨幅,房价调控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房价调控的目标出发,针对以上情况,对房地产调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房价逐年上涨的形成原因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金清  彭俊 《生产力研究》2006,(9):117-118,138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从商品房基本成本、预期、供求、利率和汇率、政府调控等角度透视了上海房价不断上涨的形成原因和商品房的定价机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商品房基本成本、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单位供给需求与上海房价正相关,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调控房价的法律政策减缓了上海平均房价的增长,与房价负相关;这些因素的变动对房价的影响程度按从大到小依次为:单位供给需求、人民币升值预期、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政策、预期、基本成本;根据弹性分析,房价对基本成本的反应敏感程度最高,对单位供给需求的反应敏感程度次之,对预期的反应敏感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房地产急速发展的过程中,泡沫也在快速积累,不断攀升的房价不仅带来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也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甚至开始吞噬制造业的生存空间.中国政府对于房价虽有几轮大的调控,但每次政策调控后,是短暂的下跌和更猛烈的反弹,并没有真正控制住房价的过快上涨,这也证明了传统的政策调控是不够的.本文立足从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历史,房地产的金融属性等方面来论证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必然原因,以及房价和地价的上涨逻辑,创新地提出了以大众金融手段为房地产降杠杆,如建立做空基金指数,打破房价单边上涨预期,以市场手段来调控房价,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实施以时间换价格策略,逐步减少房价泡沫,构建房价和社会收入协调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曹秀华 《经济导刊》2007,(11):90-91
高房价问题早已成为国人关注的一个焦点.为了抑制房价继续上涨,2005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调控政策.但调控政策实施后,房价仍持上涨趋势,特别是今年以来,房价飞速上扬.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7年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6%,2月和3月上涨5.9%,至6月攀升到7.1%.一些地区的房价涨幅已到了令消费者难以承受的临界点.种种迹象表明,商品房上涨在短时期内仍难抑制.如果从消费文化心理的角度探讨,住房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价.长远地看,加强节约型住房消费文化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抑制房价,从而实现房价的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13.
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国八条”已经出台半年多,但中央政府稳定房价的调控目标并未实现.本文从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开发商与消费者的博弈3个方面来分析调控房价政策效果不明显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房价一路走高,出现过热现象。政府为了应对房价过快上涨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政治性和经济性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调控政策,效果差强人意,收效甚微。针对房地产业"屡调屡高、屡高屡调"的怪相,本文从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着手,深入剖析调控有效性偏低的原因,并给出合理的建议,以期对制定调控政策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针对房地产领域存在的问题,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幅度反而远远高于其他各类物价指数的涨幅,房价调控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房价调控的目标出发,针对以上情况,对房地产调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行业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它的发展倍受关注,房价的波动更是万众瞩目的焦点.然而影响房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土地成本、政策调控等因素都不能单独对房价的波动造成决定性的影响.笔者从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影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各种因素,进而对调控的长效机制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在当前的房地产价格波动情况下,政府可结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实现对房产供给和需求的调节,从而稳定房产价格。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常态,且有逐年上涨的态势。过高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居民的正常房产需求,不利于我国的民生建设。对房价进行调控成为当下政府的关键任务。分析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机制,有利于在制定调控政策时有据可依,实现政策的高效性。我国房地产价格趋势分析从房价收入比来看,我国的房价与收入的比值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甚至从2005年以  相似文献   

18.
武倩 《生产力研究》2012,(6):163-165
房地产行业是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调控措施,力图促使房价回归至合理水平,达成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居住要求的目标。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核心是"限购",在实施过程中,各方对政策的实施效果、政策的利弊可谓褒贬不一。文章主要通过对目前"限购"政策的效果,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对完善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房价不断高涨。本文对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政策进行回顾,探讨调控政策失效的原因,提出增强调控政策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周甜甜 《经济研究导刊》2012,(9):131-133,138
近年来,中国应对房价过快增长的政策不断出台。然而,这些政策"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房价的增长。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从政策过程的最初阶段——政策问题的界定阶段来探讨有关政府房地产政策的失效问题,并认清政府在此问题界定中存在"住房是纯粹的私人物品"等三个误区。当前,大力发展经济、地方政府真正让渡利益才是政府针对房价调控的应然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