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提出了基于业务流程的企业知识构成,通过对企业知识与业务流程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面向业务流程的企业知识供应过程模型,并通过某钢铁企业家电板产品设计过程的实例分析了该模型的应用。该模型建立在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企业知识三者关系的基础上,为实现企业内部对面向业务流程的知识供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对知识的获取与运用,尤其是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企业,因此,探究知识搜索活动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揭示知识搜索驱动高技术企业成长的机制,在对知识搜索、双元创新和高技术企业成长关系分析基础上,提出“知识搜索-双元创新-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特征对该作用机制进行细化,构建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下知识搜索驱动高技术企业成长螺旋模型,并对华为公司进行案例研究,检验理论分析,为高技术企业通过获取、运用知识推动企业可持续成长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二维属性,构建起成员企业的知识管理框架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以盟主企业为主体,以知识仓库为中心,以知识的学习、共享、集成为主要活动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决定着建筑企业的价值,知识管理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共享更是知识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可行的知识共享管理能力评价体系是发掘建筑企业发展潜力、发现其知识共享能力不足之处的有效方法.文章分析了建筑企业知识共享的流程和影响因素,并通过分析流程和影响因素,研究了对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进行评价的评价因素,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建筑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对定性指标进行了定量化处理,使评价结果更具可靠性和直观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价值链的知识工作者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三类知识价值链企业模型的基础上,对知识价值链企业、知识工作者和知识过程之问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假设检验得到了如下的结论:在三类知识价值链企业里,支持型知识价值链企业的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偏重于知识获取.并行型知识价值链企业的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偏重于知识创新,独立型知识价值链企业的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偏重于知识共享,而这三类企业的知识工作者在知识应用上没有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有知识管理理论,以研发团队内部员工之间知识转移为研究重点,提出知识转移的因素模型.通过多家企业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SEM)的分析方法,对该因素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修订.揭示了知识接受方、知识提供方、人际关系、知识特征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以及其相互间的量化关系,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知识量在飞速膨胀。现代企业越来越明显地置身于复杂而激烈的竞争之中,而企业间的知识竞争也日益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企业要想维持高速运作的状态需要做好以下五个层面的工作:首先是制订公司战略与实施管理工作;其次是有效地设计公司业务模式,企业的业务模式设计不好,会使人员冗余达到20%~30%;第三是优化整个流程体系;第四大力提高各项要素,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人们惊奇地发现,在美国的可口可乐、通用电器等10多家大公司里,出现了一批新任命的高级经理。各公司对他们头衔的称呼各不相同,或“知识主管”,或“学习主管”、“智力资本主管”,但他们的工作几乎是相同的:创造、使用、保存并转让知识和智力。这些知识不仅仅是数据,还包括已经发表在著作中的智力资本Q上述这些大企业倡导实行的知识管理,已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所谓知识管理,是把人力资源的不同方面和信息技术。市场分析乃至企业的经营战略等协调统一起来,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从…  相似文献   

9.
一、股息折现模型及其在实践上的难点 金融著作中经典性的公司权益资本估价方法是威廉斯的股息折现模型,其公式为:V=sum from t=1 to ∞ D_t/(1+i)~t,其中,V为公司权益资本的价值;D_t是预期的第t期的股息;i为股息折现率,假设各期相同。如果该公司是一个公开上市的公司,那么理解这模型将会十分容易,因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可以假设其为一个永续存在的公司(假如无破产的迹象),那么,其所有股份始终为社会公众所持有,而所有持股者在各年从公司得到的收入总和就是公司的现金股息D_1,D_2,……。这是因为股份在流通市场中转手,若没有手续费,  相似文献   

10.
风险投资的退出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风险投资公司来说,退出时出售所投资风险企业是一种比较适合的退出方式,本文在传统的风险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为风险投资公司提供了一种利用布莱克——斯克尔斯期权定价模型进行风险企业价值评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权利向知识流动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公司制是其基本形式,而公司制的核心是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作为股东的受托人,只能说明董事会成员比普通股东有比较优势,但不一定是经营管理公司的专门人才。管理公司需要具有专门知识,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创新精神和风险意识的职业经理人。为此,董事会挑选和任命适合于本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委托其对公司行使代理权。为了防止公司董事和经理人员违法乱纪行为,侵犯股东的利益,公司必然要求设立对股东大会负责的、与股东大会构成从属关系、与…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 ,知识将被视为一种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加以管理和开发。知识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被予以资本化 ,这是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知识营销 ,进入知识经济的分工体系 ,已经是大势所趋。一、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企业内部环境 ,使员工自愿合作共享和开发知识资源去完成更艰难的任务 ,以达到更高的目标和产生更好的效益。与一般的生产管理相比 ,知识管理具有极大的智力优势。实施知识管理的前提是企业要拥有大批有知识的员工 ,企业的经营决策人员必…  相似文献   

13.
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运作以及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是组织一种有意识的战略,保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知识管理能够为企业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是企业加强培训资源建设的重要手段。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加强教育培训资源建设,以构建“需求测评体系、个性化教学模式、精品课程体系、评价激励体系”四位一体的标准培训模式为目标,在吸收借鉴优秀企业知识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搭建了教育培训知识管理体系并落实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框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原型框架。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包括企业知识生产与存储子系统和企业知识应用子系统。企业知识生产与存储子系统主要从知识资源中对知识进行收集、识别、建模、存储,并负责对知识应用子系统各种请求的响应、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数据安全管理等;利用企业知识应用子系统,实现各种知识管理及业务管理的处理逻辑。  相似文献   

15.
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通过对内外部知识的获取、共享、挖掘和创造的过程.其主要作用就是在最需要的时间,以最合适的形式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16.
建设监理企业的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建设监理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阐述了监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实施方式.通过对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监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框架模型.探讨了监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网络实现方式,提出了"三网一库"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企业的知识营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知识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观念,它的产生是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信息的全球化,特别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我国知识营销时代的到来。知识营销,是指依靠知识的积累,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不断创新,普及消费者科技知识,不断创造市场需求,靠智慧的资本快速创造企业价值,实现企业营销战略的一种营销方式。知识营销的内涵主要有:一是知识营销中的生产是知识密集型生产。生产以高新技术支持为主,而且技术呈现超前性和不确定性,其生产过程就是技术转化和知识吸收的过程。知识密集型产品技术复杂,但消费者使用时容易…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创新活动中, 新创高技术企业显然无法利用自身禀赋创造出全部所需的知识。因此, 新创高技术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为其获得竞争优势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知识流动是在企业间知识的获取和溢出的过程中形成的。本文从组织关系视角出发, 整合了企业之间的空间、知识基础、制度差距等因素, 确定了组织关系的3个维度, 分析了空间距离、组织距离和技术距离3个方面对知识流动的影响机理, 为组织关系在正反两个方向影响新创高技术企业间知识流动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当代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当代企业知识管理正在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积极先导,它吹响了新世纪企业管理革命的进军号角。我们初步发现,国外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正从企业知识资本管理入手,开拓知识管理的广阔天地;认真开展企业知识共享活动,寻觅知识管理的有效途径;精心组建企业知识库,为知识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积极配备知识总监,为知识管理安排专门的职位和人员;充分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知识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这样,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管理正从“必然王国”大步迈向“自由王国”,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一、从企业知识资本管…  相似文献   

20.
四、积极配备企业知识总监,为知识管理安排专门的职位和人员。随着企业知识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提高,许多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开始设置知识总监(CKO,ChiefknowledgeOfficer)或组建知识管理小组,委派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专司这一崭新的职责。知识总监就是为了对企业知识实施良好管理而设置的专门职位和人员。据研究资料表明,知识总监的角色应该具备的条件和素质有:首先,知识总监必须富于创新精神和主动性。他们对企业事业的发展和员工创造性的发挥感到兴奋,他们把自己看作开创一面崭新活动的建设者并因此自豪。他们具有战略家的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