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黑龙江省高校专利工作对于全省的科技创新影响重大。加强黑龙江省高等院校专利工作,应建立实施专利战略,培养高素质的专利人才队伍,注重专利战略与科技项目管理相结合,坚持专利优先的业绩评价激励制度,建立专利专项基金,重视产学研合作,在转化运用上下功夫,加强专利保护,争取政府更多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战后经济增长中要摆脱资源的有限制约就必须选择合理的购置方式。而在实现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上。政府采取强制性的计划干预手段极为必要,即通过财政政策把有限的资源优先配置到优先发展的产业中去则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以此为视点对日本财政控制下的重点投资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参考国内外文献,总结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研究成果。将主成分分析法和理想解法相结合,构建不同时期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综合评价方法。并以北京市为评价对象,对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系统评价。研究表明:"九五"至"十五"期间,北京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持续下降,"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北京开始将创新的工作重点放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北京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持续增长且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法对2013年我国30个省市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再根据测算结果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Tob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企业产学研合作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有积极的影响,而教育投资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却有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网络本质上属于创新网络,作为创新主体与资源主体互动的有效形式,其网络优化已成为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网络模型和测评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DEA—Tobit方法分析得出网络规模、网络开放性、结构洞、联结强度和互惠性对资源配置效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网络中心度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政府角度提出了网络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国际经验表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体系的有力支撑,而半导体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演化是各类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以美国为例梳理了该国半导体产业与科技创新主体(军方、政府、企业、高校、中介组织)、科技创新环境要素(政策体系、法律体系、人才体系、资金体系)协同互促的实践历程。通过对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实践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有益启示:因时制宜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活动法制建设、完善国家科技创新法律体系,建立并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机制,将人才引育置于优先地位,构建高效务实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DEA法,对2009-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处于非DEA有效状态,且各地区配置效率差距很大;科技市场的发育程度、政府支持力度、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些因素是当前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8.
对影响区域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客观实际,对吉林省区域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提出了提升吉林省科技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支持,对提升科技竞争力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地方政府应以国家高新区建设为重点,围绕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探讨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产业综合发展能力的影响状况,构建起高新区产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结构,进行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等指标的评估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政策与财政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集群集聚效应、盈利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艳 《科技和产业》2024,24(3):133-139
为探索职业教育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采用Python对20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文本进行词频统计和文本分析,探索职业教育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分析分两轮进行,第1轮先对高频词进行分析,明确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研究样态,第2轮以劳动素养分类框架为基础,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视角,分析不同区域院校劳动素养评价的侧重点。分析发现:学生在测评中占核心地位,劳动行为和认知是评价体系的基石,劳动价值与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发展密切相关;劳动态度逐渐由内而外走向协同,劳动品质评价存在一定模糊性。基于研究发现,建议加强劳动素养的科技创新导向,融入产业协同发展要素,灵活应对不同区域产业需求,多元化评价主体参与,进一步完善劳动素养评价机制,提高学生适应科技和产业变革的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技能人才。研究结果可为构建科学有效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围绕海洋经济产出水平、海洋产业竞争力、海洋科技综合实力、海洋资源开发水平、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海洋综合管理状况设计区域海洋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理论构建了区域海洋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确定了指标权重,并以我国沿海省市为研究对象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沿海省市的海洋发展方向和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朱佳 《特区经济》2011,(12):229-232
在现代社会中,民航运输业作为交通运输基础产业不仅是城市间物质、资源交换的载体,同时也是各地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本文首先基于对航空运输的网络产业特性的分析,揭示航空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内在关系。其次从区域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运输能力等角度,构建民航区域市场需求的指标体系,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多年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我国各省市民航市场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民航发展的内在机理,提出政府发展和规划民航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各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水平不平衡,通过对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规模质量、共享利用和支撑创新等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标杆分析法对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综合实力开展研究分析和对比,阐述了地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优化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布局、增强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开发应用能力和完善科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的体制机制等发展建议,以期对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4.
李博 《科学决策》2010,(7):53-60
科技投入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将科技投入划分为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2GS2-ISS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科技投入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绘出了不同地区的工业企业科技投入有效性的雁阵形态图。  相似文献   

15.
大连市作为国内著名旅游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了更好发展大连市旅游产业,基于GIS技术定量分析,建立旅游产业组织中心评价指标,通过赋值法计算得出旅游资源丰度A指标和旅游设施完善度B指标分值,相加得出综合评价指标旅游业发展中心指数C指标,通过旅游业发展中心指数C和指数C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大连市旅游产业组织一级、二级和三级中心,通过变体波士顿矩阵分析得出组织中心的旅游产业地域发展类型有三种,分别是维护现状保持优势型、维护潜力挖掘优势型、旅游业发展培育型。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0—2016年广东省各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广东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高,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粤北与珠三角、粤西、粤东有较大差距;广东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值大于1,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所在。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同时还需注意技术效率,科学调整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科技资源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林玮 《改革与战略》2013,(11):91-94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型业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度以及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文章认为,高新区应把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促进其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来推进。在发展科技服务业的过程中,要完善机制体制,促进科技服务业规范化发展;结合高新区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确立和强力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并提高其科技服务能力;整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建立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  相似文献   

18.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动态评估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建立评估体系的原则,提出科技创新评估体系的架构,探讨了如何在因子分析基础上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动态分析,同时利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0年至2003年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同其他静态分析方法相比,本方法可以更好地描述、解释和预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两层次影响要素指标体系,从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五个维度,采用2006-2017年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北京市科技与文化融合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发现科技创新、政府支持与市场环境是影响北京市科技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分析了科技和文化融合产业对首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对就业增长吸纳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产业升级创新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在分析科技服务业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科技创新链和科技支撑要素综合维度研究了科技服务业细分业态之间的互动机理;从社会分工、价值链升级、产业融合三个维度研究了科技服务业和重点产业间的耦合机理;从政府行为、金融环境、行业技术进步、基础建设、公众意识等方面研究了宏观外部环境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支撑机理。可为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