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的最新研究前沿,它突破了传统金融学的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文章在分析我国投资者存在非理性行为金融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者教育机制可以有效治理行为金融的非理性问题,同时,构建数理模型分析了投资者教育实现证券市场稳定的动力学特征,在理论上解释了投资者教育对于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对于构建完备有效的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体系,维护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揭示了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特征、成因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运用传统金融学理论所讲述的各种分析方法已经无法解释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所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学家们试图另辟蹊径,将视角朝向引起股票等金融价格波动的投资者心理因素,即用行为金融学的观点来解释股票价格的波动.本文试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基本观点,基于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尤其是非理性的心理现象)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来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以促进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4.
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证券市场成长中将占据重要地位,其决策行为至今仍为一个颇具争议的课题。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给出了机构投资者非完全理性下的决策解释。并以Shefrin和Statman创立的行为证券组合理论为核心,建立了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在具有不同心理账户条件下的最优化选择模式,研究对机构投资者及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传统金融学理论所讲述的各种分析方法已经无法解释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所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学家们试图另辟蹊径,将视角朝向引起股票等金融价格波动的投资者心理因素,即用行为金融学的观点来解释股票价格的波动。本文试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基本观点,基于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尤其是非理性的心理现象)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来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以促进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6.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文顺  刘达 《开放导报》2005,15(4):69-71
证券市场上的种种异象使得人们对主流金融学产生了质疑,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投资者心理和套利限制构成了行为金融学的两大支柱。行为金融学所提出的观点更加切合现实,而且对很多异象都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另外行为金融学还建立了自己的模型——行为组合模型与行为资产定价模型,从而成为挑战主流金融学的最大力量。  相似文献   

7.
涂小刚  张赛君 《中国经贸》2009,(22):118-118
处置效应是证券市场中常见的一种投资者交易行为,对它很难用标准金融理论给以解释,因为它更多地体现了投资者的心理感受。而行为金融学理论却能给予较好地解释。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尚未完善,股价波动受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影响较为显著,选取合理的投资者情绪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文章选取IPO首日收益率、市场日交易量、换手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分类指数、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五个指标构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有效发掘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特点,有效防范证券市场可能面对的风险,为研究的后者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行为金融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三大支柱产业的证券市场,在实际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投资者关心的信息披露是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对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有关法规还不是很完善,一些上市公司利用这些漏洞做文章,导致投资者蒙受损失,文章主要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问题形成原因及相关对策,帮助投资者了解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杨 《中国城市经济》2012,(1):132-133,137
近年来,在行为金融理论中,最热门的两个问题是投资者过度自信以及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现象。在股市中,人们常常高估自己的投资技能,高估所购股票的收益率,从而导致过度交易的产生。"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是行为金融学用来向传统金融理论挑战的有力工具。研究过度反应现象,以及个人投资者过度自信对其回报率的影响,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的心理行为特征,从而使金融市场能够得到更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