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而在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诗歌和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诗歌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有着共同的体现,通过对这两种不同地域文化中共同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种种关系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人与自然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和谐共生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忘记了二者的同一性前提,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也没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一性要求我们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斗争性要求我们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两方面结合决定了我们的必然选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百色水利枢纽库区和谐社会应该体现社会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水利枢纽库区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来处理库区移民矛盾,构建民主法制的社会;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移民合法权益,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移民工作,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激发广大移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全力维护移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以及大力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最终达到构建库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以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线的一种创新文明理念。具体讲就是以尊重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以实现代际均衡和推动经济社会统筹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张兴国 《走向世界》2009,(10):28-31
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的概念落实到生活中,最好的诠释是创造一个安定、富裕、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面对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调的现实,我们的任务极其艰巨.而在当前,我们必须尽快在思想观念、社会发展观、生活方式以及科技观上实现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为我国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很丰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其最重要、最基础的内涵之一,而建设“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先决条件,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建设一个社会和谐、宜人居住、生态良好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人类产生以来,一直都是人类探讨的主题,本文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非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分析和反思,得出人与自然应建立一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在不同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14,(13):60-61
山水相伴,城林相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而是重庆市綦江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景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环境演变的历史过程,分析了环境伦理观中的矛盾与冲突,提出了创新观念,变革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学的设想。树立"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环境伦理,要拓展环境伦理的客体,规范、调整并促进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后期以来,生态经济的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的和解,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发展。纵观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想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观念至关重要,生态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在对生态经济的理论研究中,除了必须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广义的科学探讨外,还必须从哲学角度进行思考,从观念到行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生态文明的基本形态,生态经济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以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线的一种创新文明理念.具体讲就是以尊重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以实现代际均衡和推动经济社会统筹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没有农村的和谐,就很难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农村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促进城乡和谐发展;促进社会流动,实现各阶层和谐相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卫东 《发展》2007,(10):147-148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社会.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的发展意义重大.我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就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基本要素而言,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社会生活诸多问题的解决,法治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以《论语》为基础,阐述了儒家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从个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分析了儒家和谐思想的维度,在此基础上,从个人、社会和自然三个层面初步探讨了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当代社会,和谐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构建稳定祥和的社会秩序,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十六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我党指导思想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和谐思想的提出,尤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环境成为我们追求的新目标,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要义1.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  相似文献   

19.
巫文化的精髓就是崇尚天人合一,表达对自然,人性和客观规律的尊重;和谐社会倡导的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庆市巫溪县提出的“包容性治理”就是“传统文化、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在该县的落地创新。  相似文献   

20.
绍兴水乡景观的文化内涵在于其折射出的哲学意蕴: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人生哲学,这主要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儒家哲学重人生的一面;二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这主要折射出中国文化中道家哲学重自然的一面.绍兴人既注重现实生活,尽量将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安排得有条不紊,努力保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同时也重视顺应自然,过着一种自然闲适的慢节奏生活,努力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